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13)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8年1月25日在杭州市滨江区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张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7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滨江区成立十周年,高新区、滨江区管理体制调整五周年,也是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和“建设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目标,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总体部署,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产业强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技工贸总收入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财政总收入5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5%。

  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增长。全年新引进科技型企业274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2家,累计630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占全区技工贸总收入的75.4%。其中,通讯设备制造和软件两大支柱产业集聚和带动效应明显,通讯设备制造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10亿元,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的49%;软件及相关服务实现收入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的28.8%。新通过CMM/CMMI认证的软件企业10家,累计52家。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电视产业实现技工贸收入52亿元。动漫、网络游戏及相关企业61家,全年完成动画片22部12800分钟。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传统优势产业稳步提升。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技改力度,鼓励五金、机械、服装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推进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大区级科技项目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实施技改项目49项,占全区技改项目总数的45%。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围绕“三主三副”商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商贸服务业态及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举办滨江区商贸项目大型推介会。积极引进第六空间等大型商贸项目,加快推进星光大道商业步行街等重点项目建设。福朋喜来登酒店、华美达酒店等一批商贸服务业项目相继开业。积极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实施西兴、滨江农副食品综合市场改造工程。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全年销售商品房8889套,面积120.2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44.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 %。

  都市型效益农业健康发展。全年新拓展区外农业生产基地2160亩,累计达到1.7万亩。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0元,比上年增长8.1%。

  (二)坚持建管并重,科技新城形象提升

  城市规划不断完善。修编完善控制性详规,其中浦乐单元已获市政府批复,中兴等三个单元已完成报批,西兴等六个单元已形成中间成果。继续深化各专项规划,完成滨江区水系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规划和农贸市场布点规划,开展电力专项规划、地铁沿线及站点(含上盖物业)规划、中小学布点规划等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南部区块规划设计。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投资7.88亿元,重点实施了以“一带”、“一线”、“二水”、“二桥”、“二变”、“十一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有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工,建成道路10公里。地铁一号线滨江段四个站点及江南风井全面开工;铁路“平改立”和跨铁立交工程加快推进;加大河道综合保护工程和水厂一期主体工程建设力度,时代河等5条河道全部完工。继续推进沿江景观工程。切实加强电网和消防设施建设,顺利建成11万伏江一变电所、长河变电所。

  国土资源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全面落实国家土地政策,规范工业用地招拍挂和土地出让金管理使用程序。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集体土地征用拆迁管理工作意见》,进一步落实征迁责任,健全征迁机制,维护征迁秩序。加大行政裁决和行政强拆力度,全力推进征迁工作,全年新签征地协议3638亩,实际交地3500亩,拆迁农户523户、企业14家,拆迁建筑面积达26.6万平方米。

  农村多层住宅建设有序推进。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质量管理,有序推进农村多层住宅建设。全年投入建设资金11.44亿元,新开工建设30.5万平方米,交付使用30.6万平方米。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实施“三定”方案,加快回迁安置,全年安置2018户,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完善小区功能,提高入住群众满意度。

  城市管理日趋规范。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区”为目标,全面落实城市管理长效措施,加强环境卫生和“八小”行业整治力度,强化生活垃圾处置监管,完成全区屋顶水箱清洗工作。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生态环保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6%。开展危旧房改善工作,完成2.7万平方米危旧房改善任务。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加大渣土整治、小制砖作坊专项清理和查违控违拆违力度,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033处、11.87万平方米。加强绿化工作,全年新增绿地74.3万平方米。巩固“平安畅通区”创建成果,新建滨康路绿波带工程。新开通B支3、688等2条公交线路。顺利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年度复查审核和省级首批生态区预验收。

  (三)实施项目带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充实招商力量,设立驻沪、驻深招商机构。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6.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4%;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6%。协议引进内资88.1亿元,比上年增长4.8%;实际引进内资67.5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其中,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20个,世界500强企业新设项目2个,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5家。

  项目推进成效显著。通过“两会五表两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妥善处理53个遗留产业项目供地问题,组织开展2次“项目开工月”活动,阿里巴巴(中国)基地、网易杭州研发中心、正泰太阳能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中兴通讯手机生产基地一期厂房主体结顶。列入市新一轮“十大工程”的12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34个集团总部项目已有9个投入使用。

  外经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全年新批外经项目7个,投资额达1245万美元。加强与外管、口岸单位协作,优化通关条件,引导产品出口结构调整,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全年完成出口总额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自营出口17.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

  (四)推进聚焦滨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

  滨江创新指数适时推出。以推进区域创新为导向,推动“聚焦滨江”战略实施,组织研究并推出“滨江创新指数”,量化我区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滨江创新指数为117.1。

  创新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区累计研发经费投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17.1%。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8项,计划投资39.86亿元。全年区本级兑现各类扶持资金3.15亿元,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1.93亿元。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区新列入市级以上各类产业和科技专项573项,其中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27项,国家创新基金28项。新批准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8个。我区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2家企业列入全国知识产权创建示范七十强,2家企业进入全国发明专利申请百强。新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66项,比上年增长20.6%,新批省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加强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范孵化器管理。全区新增入孵企业63家,新增孵化面积1.5万平方米。软件园三期建设顺利,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创新软件园正式投入使用。高新投资担保公司全年为企业担保1.69亿元,累计17.48亿元。阿里巴巴、网盛科技分别在香港联交所、深交所成功上市,我区上市企业数已占全市总量的1/4。积极推进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代办试点工作。加强与世界著名原厂商合作,设立英特尔(浙江)软件创新服务中心。加强科普工作,我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创新人才更加集聚。全面启动“天堂硅谷聚才”工程,大力开发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海归创业人才,全年新引进各类人才15540人,其中博士56人,硕士1035人。新入选杭州市131人才工程176人,入选量居各县(市)区首位。新批博士后分站3家。新引进留学回国人员62人,创办企业45家,累计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20余家,占全市80%。

  (五)构建品质生活,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进一步落实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政策,严格实行“即征即保”,新办理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676人,累计参保率达93.7%。提高征地农转非老年人员生活补贴,全年共对14315人发放生活补贴5633万元。稳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98.6%。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开展第八次“春风行动”,全年共救助各类困难家庭4443户次,发放资金1033.57万元。

  就业工作全面推进。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对促进就业特别贡献企业给予重奖。新认定10家 “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261个,帮助失业(失土)人员实现就业5527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4928人。继续实行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加强“清薪”维权工作。

  教育文体协调发展。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取消公办学校服务性收费,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完成江南实验学校综合体育馆和滨文小学校舍主体工程建设,新开办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9所学校通过省标准化学校验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个,筹建乡土博物馆,完成《滨江区历史文化丛书》出版、发行工作。加强文体基础设施投入,完成19个村(社区)文体设施“五个一”工程和10个特色广场建设任务。新建10个健身苑(点),村(社区)健身苑(点)覆盖率达100%。成功承办和举办杭州西湖国际烟花大会、第二届科技城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

  卫生计生工作成效明显。巩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城区成果,在全市率先实行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规划,改建、迁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3家。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做好杭州滨江医院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疾病预防,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计划生育率达到99.4%,我区被国家计生委命名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

  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推进治安网络监控系统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七类”案件破获率达100%。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区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加强信访电工作,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总量比上年下降1.4%,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列省、市前茅。加强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认真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社区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加强社区组织建设,8个行政村完成撤村建居,新设闻涛社区,完成20个社区换届选举。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处理,村级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机制,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全面完成征兵工作任务。民族、宗教、对台、地名、人防、物价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青年、妇女、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事业等健康发展。

  (六)加强民主法制,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成效

  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监督,扎实办理和落实人民代表的建议、意见,全年办理代表建议、意见67件,办结率达到100%,代表满意率92%。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政府各项工作。

  行政能力建设切实加强。以区长经济责任审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严格审批程序,规范管理制度。积极试行政府性投资项目代建制,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政府性投资新建项目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深化。围绕“作风建设年”、“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大讨论”活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强化江南、江北办事大厅服务功能,加强并联审批,实施流程再造,筹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完善区综合性政府服务平台。加强“数字滨江”建设,推行电子政务。不断深化以城建领域为重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构筑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组成一年来,全区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绩喜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谐社会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民生事业支出10.4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6.5%;用于农村多层住宅的建设资金,占政府性投资项目总额的50%。更加注重创新体系建设,“滨江创新指数”正在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聚焦滨江”已成为我市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由点到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引领地位进一步彰显。更加注重招商选资和征迁交地工作,引进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大项目引进有了新的突破,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四次到我区参加项目开工仪式,开工项目数和开工建设规模为历年之最,征迁难、开工难问题有所缓解。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全体代表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驻地部队和省、市驻滨江单位的关心支持,凝聚了包括外来投资创业者和务工人员在内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清醒地看到,在建设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进程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薄弱环节,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受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工业经济增幅趋缓,新兴产业成长缓慢,商贸服务业发展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征迁安置引发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高新区(滨江)在更高起点上建设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的关键一年。应当看到,党的十七大为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省委、省政府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实施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发展战略,为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为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与此同时,我们又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当前宏观环境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家从紧的货币、土地政策,以及新税法的实施,对我们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周边地区发展势头迅猛,我区经济增幅有所回落,正处在一个进退消长的“十字路口”,对我们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2008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区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创新创业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龙头,以项目推进为载体,以保障民生为落脚点,解放思想、克难攻坚,全面实施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开创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200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技工贸总收入增长18%;财政总收入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34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7万人以上,征地农转非人员“双低”养老保险即征即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协议引进内资、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20%;滨江创新指数达到120。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政府工作要在“引领、示范、窗口、高地”八个字上下功夫。引领,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家级高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创新提升创业、以创业培育就业,打造浙江省实施“双创”总战略的引领区。示范,就是要按照城市功能新、创新能力强、生活品质高的要求,积极推进全国一流的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建设。窗口,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创新能力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出成果、出经验,使我区成为全市、全省展示科学发展的重要窗口。高地,就是要集聚各种创新要素、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聚焦高端产业、高端人才和高端研发,形成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研发高地。

 

三、2008年政府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夯实工业经济基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

  做大做强工业。以八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和十个特色产业园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通讯设备、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和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推动六大产业链的集群式发展。深入实施“7823”企业培育工程,促进规模企业向滨江集聚。实施“瞪羚计划”,培育中小企业巨人,重点扶持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超亿元企业160家。实施企业上市“三年倍增计划”,全年力争新增上市企业4家,使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9家,做大做强“杭州高新板块”。以开通二板市场及扩大“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代办系统”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系统。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加快传统工业提升改造,逐步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和绿色生态企业。积极鼓励街道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健全区、街道、企业节能降耗三级联动的监测考核制度,探索节能降耗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清洁生产和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能源利用率。

  做优做新商贸服务业。进一步优化“三主三副”商圈规划布点,加大国内外商贸服务业知名品牌引进力度,重点建设星光大道等10个大型商贸设施,完善居民家政等4项社区服务配套体系,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在完善相关审批程序的前提下,鼓励符合规划的传统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和物业资源,实施“退二进三”,引进商贸服务业项目。切实加强对村级三产留用地开发的指导,完善开发模式,选准开发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尤其对成熟的项目在规划定点、用地指标上给予优先落实,力争早见实效。

  做精做亮都市农业。以东江围垦为基地,继续优化发展布局,扶持示范企业和项目,使滨江都市型休闲效益农业呈显更多的精品亮点。

(二)着力城市品质提升,全面启动南部开发

  全面启动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建设。围绕“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白马湖旅游休闲度假区、杭州城市美学和建筑美学示范区、杭州和谐创业示范区”目标,按照两年形成框架、四年初具规模、六年基本建成的要求,加快南部区域开发,打造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加强同中国美院合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编制白马湖地区规划,精心编制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深化土地利用、交通、生态、自然景观等规划编制。创新白马湖区域的开发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三力合一”,推行和谐创业新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积极推进城市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积极推进市政道路、跨铁立交、沿江景观配套、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对16条河道实施综合整治,建成水厂一期工程。全力协同市级有关部门加快地铁滨江段、滨江医院、奥体中心、科技馆等重点工程建设。

  依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围绕“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用地需求,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完善征迁补偿政策,加强对拆迁评估工作的监管,强化土地征迁和报批工作,优先保证重点急需项目用地。认真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试点工作,全面落实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开展卫星遥感执法、“已批未供”和“已供未用”项目清理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用地和闲置土地的查处力度。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切实加快农村多层住宅建设。以调整完善建设机制为抓手,加强协调,强化管理,科学合理、适度超前安排建设安置工作,实施 “三定”方案全覆盖,逐步实现征迁安置同步,全年计划开工35万平方米,交付使用60万平方米,安置1600户。积极推动三产用房市场化运作,加快“三证”办理,提升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有效接轨。

  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市政道路、绿化养护和保洁招投标工作,不断推进城市家具的有机更新。进一步加强绿化工作,全年扩绿26万平方米。继续做好“上改下”和控违拆违工作,加快危旧房改善步伐。加强畜禽养殖业禁养、限养工作,推进生态区建设。深化殡葬改革,集中治理“三沿五区”坟墓,推行生态葬法。

  全力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区”。全面启动健康城市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清洁滨江”行动,重点整治“五乱”现象和“八小”行业,美化城乡环境。继续坚持“洁美杯”和“卫生最佳村”评比,加大督查力度,实行失职追究。

  (三)着力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滨江创新指数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施专利战略,以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为载体,引导企业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创建国家高新区标准化示范区为抓手,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制定及相关工作,全年新增10家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定工作。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申报中国名牌产品、国家驰名商标等市级以上名牌、商标、商号认定,全年新增30家品牌产品企业。

  努力构筑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强中高层人才的引进力度,打响“相约在高新”的引智品牌。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形成一定的人才培训规模,建立紧缺性、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库。继续做好131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继续加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加大留学人员招揽力度,形成聚集海归企业家的长效机制。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不断扩大建站引才规模。进一步完善人才保障工作有关政策,努力解决人才家属户口、子女入学、健康保健等方面的问题,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扩大政策性租赁房供应量,逐步解决人才住房困难。

  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整合全区创新创业资源,加快我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向江南集聚,集中财力重点建设软件、IC设计、动漫游戏等创新平台。进一步扩大区校合作的新领域,加强与浙大等高校的合作,推动政府、企业与中科院、微软、英特尔的战略合作。培育创业投融资市场,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着力引进海内外风投机构,为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和行业指导。

  (四)着力大项目带动,开辟招商引资新领域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有引优”,重点引进“两强两优两新”等产业项目,力争新引进3家世界500强企业;“以研引产”,依托现有已落户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努力促成其制造业生产项目落户,尽快形成研发经济;“以民引智”,以建设国家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基地,打造浙商回归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为载体,吸引优质民营企业结合海外先进技术或创业团队,引进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的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总部招商,着力整合厂房、楼宇资源,实施“无土招商”、“楼宇招商”。强化招商引资基础工作,拓展招商引资信息渠道。

  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实行 “两会五表两制”,加快落点建设,缩短征迁交地时间,着力提高项目开工率。坚持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切实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高度重视企业在项目推进中的主体作用,以服务和督查相结合,在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的同时,加强对进区项目的履约监督工作。

  进一步加强外经外贸工作。通过开展实务培训、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政策扶持等手段,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强和推进与口岸单位的沟通联系和合作,改善企业通关环境。积极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加快我区企业“走出去”步伐。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业。编制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园、和瑞基础软件中心、东忠软件园等一批软件服务外包园区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双模认证,扩大从业规模,提高软件及服务外包交付能力。办好实训基地,鼓励企业依托高校兴办实训中心。组建软件产品出口联盟,加强整体形象宣传,打响“天堂软件·杭州外包”品牌。

  (五)着力维护稳定,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深化社区建设,加大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者队伍培养力度,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和业主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创建和谐社区。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村务实时监管系统应用,实行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实现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间 “四规范”。着力推进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保障村民合法权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村级公共管理服务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确保选举工作平稳顺利开展。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推进“平安滨江”建设。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着力在“双向规范”上下功夫,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大“打防控”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进一步健全治安动态监控设施的管理和应用,加大对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中高危人群的管控力度。深化“建筑工地平安达标”工作,强化对重点行业的管控,集中整治社会治安乱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扎实做好重大节庆和重要内外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六)着力民生保障,繁荣社会各项事业

  加大就业帮扶力度。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加强政策宣传,规范促进就业资金管理。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健全政府主导、校企参与的技能培训机制,继续坚持推行“技能培训券”制度,调整公布我区第二轮紧缺工种目录,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建立3-5家技能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建立“一对一”就业结对帮扶机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开展信息发布、职业介绍、集市型交流和职业培训等服务,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自主创业以及企业吸纳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组织实施《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双低”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和少年儿童医疗保险参保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逐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水平,确保参保率和收缴率不降低,扩大医疗救助受益面。稳步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力争到年底实现全区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深入开展“春风行动”,不断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办法,确保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不断巩固和扩大集中供养工作成果,推进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启动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加快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步伐。完善“名师名校长”工程,更好地发挥名师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在不断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规范学前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拓展社区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满足各类群体对教育的需求。

  加强卫生文体计生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运行机制改革,争创“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省级示范区”,实施“健康生活进家庭工程”,加强引进和培养卫生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加强基层文体设施建设。深化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工作,启动“乡土博物馆”建设。举办新春文化系列活动、百场电影大巡映、奥运火炬传递和第二届机关干部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巩固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成果,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任务。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切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完成征兵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统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促进工会、青年、妇女、科普、侨联、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推进政府实事工程。今年区政府将着重抓好以下实事工程:

  1、加强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7500个,帮助失土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6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500人),培训失土失业人员3000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2、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西兴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长河、浦沿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全区村(社区)文体设施建设“五个一”工程全覆盖。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新建或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3家,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率达到80%。

  4、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启动白马湖小学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5所农村多层住宅小区幼儿园。

  5、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新开通公交线路1条,优化公交线路5条,建设公交站亭20座。

  6、加快农贸市场建设步伐,全年新建或改造农贸市场9个。

  7、加强廉租住房保障工作,整合创业人才和大学毕业生公寓2.5万平方米,外来务工人员公寓2.5万平方米。

  8、开展村庄分类整治工作,创建1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提升2个城郊型示范村,完成2个环境整治村。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不断深化改革。探索政府管理创新,建立科学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改善民生的社会管理体制、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改革基层社会管理,调整街道财政收支范围,对街道财政实行部门预算管理。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管理。整合国有资产,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考核和绩效审计,努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推进科学决策。坚持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听证等制度。实行政府领导联系人大代表制度,政府常务会议等会议和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坚持政府重要行政事项和公共政策社会公示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定期通报工作。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意见。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政府法制和依法治区工作,实现各项工作制度化、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政府工作项目化,强化督促检查,增强工作执行力。

  提高服务水平。以作风建设为手段,以效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综合性政府服务平台建设,简化办事环节,强化窗口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方便、企业满意、投资者放心。

  落实“一票否决”。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切实履行职责。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统筹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高度重视重点区域、行业和大型活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把节能减排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各级干部中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监管,规范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行为,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保持我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至关重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广大代表的监督支持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建设全国一流的创新型和谐社会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附件1

2007年度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1、新开工农村多层住宅30万平方米,交付使用25万平方米(其中:纯住宅2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2000户。

  完成情况:新开工农村多层住宅30.5万平方米,交付使用30.6万平方米(其中:纯住宅23.8万平方米),安置2018户。

  2、新增就业岗位7500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6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500人;培训失业人员3000人。

  完成情况:新增就业岗位8261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5527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4928人;培训失业人员6669人。

  3、新建、改建、设立10个文体特色广场;5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高标准的“五个一”:一个老年(少儿)活动室、一个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一个多功能活动室、一个宣传橱窗、一个室外文体活动场所。

  完成情况:新建、改建、设立武术、民间艺术、交谊舞等10个特色广场;完成19个村(社区)的“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全区“五个一工程”建有率达到54.3%。

  4、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筹资水平达到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1.5%以上,分段报销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

  完成情况:自2007年1月1日起,提高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到180元,达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4%,分段报销比例上升5%,封顶额度从4万元上升到6万元。

  5、滨文小学主体完工,西兴第二小学开工建设。

  完成情况:滨文小学于2007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西兴第二小学因拆迁等原因,未能开工建设。

  6、建设五个铁路“平改立”箱涵。

  完成情况:五个铁路“平改立”箱涵全面开工建设,其中,信诚路、聚工路口主体箱涵顶进,引道塘渣铺设,预计2008年春节前完工并投入使用;长河路口主体箱涵顶进;长江路口箱涵完成混凝土浇筑,待2008年春运结束后箱涵顶进;江晖路跨铁立交铁路下穿部分箱涵开挖,2008年春节前完成混凝土浇筑。

 

 

附件2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三主三副”商圈:“三主”,一是星光大道商业步行街及周边商圈;二是会展中心及公建中心周边商圈;三是白马湖生态创意城配套的商贸休闲旅游商圈。“三副”,指以三个街道为中心的一般消费区。

  2、一带一线二水二桥二变十一路:“一带”即沿江景观生态带,“一线”即地铁一号线滨江段,“二水”即自来水厂一期主体工程、河道综合治理与保护开发工程,“二桥”即江晖路跨铁立交、火炬大道跨铁立交,“二变”即11万伏江一变电所、长河变电所,“十一路”即西兴路、阡陌路、滨兴路东伸、江晖南路、闻涛东路、长江南路、白马湖路、火炬大道、信诚北路、时代大道南接线、南环中路。

  3、“三定”方案:指农村多层住宅安置过程中“定房源、定对象、定时间”的方案。

  4、“八小”行业:指小食品加工、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旅馆、小浴室、小歌舞厅、小网吧。

  5、两会五表两制:“两会”即招商引资例会,项目推进例会;“五表”即拟上门招商项目安排表、在谈重点招商项目情况表、已落点待供地项目进展情况表、已供地未开工项目进展情况表、在建项目进展情况表;“两制”即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制度。

  6、聚焦滨江:指技术创新各项要素资源向滨江集聚。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凸现杭州国家级高新区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进程中的特殊地位与区域创新优势,发挥我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领跑、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7、滨江创新指数:是从高新区(滨江)统计指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内在逻辑联系的指标群,依据科学的权重评价方法计算出的一个综合指数,旨在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和变动趋势。“滨江创新指数”由六个分类指数构成,即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主体指数、创新人才指数、创新成果指数和创新辐射指数。

  8、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内用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以固定的网格为监察区域,以适时电子信息监控和处理为管理手段,从而形成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和预警预防的劳动保障监察新机制。

  9、“7823”企业培育工程:是我区实施大项目带动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抓手。即到2010年,全区有7家收入超100亿元、8家超50亿元、20家超20亿元、30家超10亿元的企业,促进企业集聚,构建产业集群。

  10、瞪羚计划:瞪羚是非洲草原上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该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瞪羚计划”则是一项有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