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 跑出了滨江速度和特色 这项改革专项评估 请你来参加
来源: 天堂硅谷报 发布时间: 2019-10-11 09:17 点击率:

“最多跑一次”,跑出政府高效率,跑出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为目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扩面,持续在群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和政府数字化转型上下功夫,跑出了滨江速度,跑出了滨江特色。

当好“店小二”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一场理念、制度、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自改革推行以来,我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建+政务服务”转作风、提效能,践行局长坐班“表率在一线”、临时支部“服务在一线”、兜底窗口“协调在一线”、配套服务“温暖在一线”,当好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店小二”。

建立健全群众意见管理机制,确保群众意见“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抓手。我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机关效能,推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时组织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问题整改闭环机制,通过实行“一问题、一件事、一闭环”的工作机制,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做到一旬一清。截至9月,我区共收集1.02万条群众建议和信息,专题研究819条并完成闭环整改,有效回访群众达7.8万人次。  

服务出真招

体制理顺,效能提升,我区“最多跑一次”服务出真招。目前,我区按照“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复用”要求,对53件多部门联办事项实施“一件事”改革,其中企业开办、简易注销等10项企业“一件事”和出生、上学等16项人生“一件事”已改革完成,群众和企业办事“跑多部门”“跑多次”问题得以缓解。

推进“就近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好,是推动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有效途径。目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就近办”改革在我区同步实施,88个民生事项在街道可办,实现“一窗受理”平台街道全覆盖;作为商事登记政银合作全省试点,我区已开通银行代办网点38个;“警医邮”便民服务网点增加到6个,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体检、换证及违章处理业务;“同城通办”服务再扩面……

服务水平提升,需要技术支持。我区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智能化应用,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最多跑一次”。今年,全省首个商事服务智能语音咨询系统在我区上线,目前用户满意度高达99%;分三批推进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书等77种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窗口端、PC端、移动端三端对涉及的285项事项全部实现“一证通办”;“一网通办”全面升级,完成浙江政务服务网全部“一件事”事项认领,完成率全市领先;“城市大脑”全面扩展,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形成了多部门多场景同步建设的良好局面。  

优化营商环境

“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便捷高效的服务留住人才。”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在“跑得早、跑得好、跑得久”上下功夫,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

全市首批试点“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在我区落地,目前已有3291家企业享受“8小时内办结”红利;率先试点“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目前申报率达100%;率先启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率先建立“阳光评审”制度,公共资源交易再升级;全省首家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在我区正式启用,并围绕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实施10项“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有速度、有力度,商事领域“最多跑一次”跑出了“滨江速度”。

作为创新创业高地,我区吸引了千余名外籍人士前来创业、生活,涉外政务服务成为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点突破领域。针对外籍人士普遍存在的语言不通、政策理解难度大等“痛点”,我区推出涉外服务“一站式”导办、部门协作“一件事”联办等服务,外籍人士“不知怎么跑”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国际滨”涉外政务服务品牌进一步打响。

亮点多多

创新“好差评”制度

特点一:

窗口双屏交互,采集“双率”数据

窗口双屏交互系统,从“满意率”和“实现率”两个维度设计,将群众现场打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档,设置是否实现跑一次选项,使得前台数据收集尽可能细化,为后续分析、整理、回访夯实基础。群众现场的评价情况,分部门在智慧大厅大屏上实时公示,便于管理督查和比学赶超。

特点二:

问题实时响应,发挥“客服”作用

当出现群众不满意或跑一次未办结评价时,后台系统自动发送提醒短信给窗口督查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问题,有效响应群众诉求,督促窗口服务,成为群众办事在线响应“客服专家”,得到群众好评。2019年上半年,大厅现场共收集群众满意评价29.66万次,不满意评价125次,不满意件现场及时干预和处结。

特点三:

第三方跟踪回访,避免“人情好评”

以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前来该区办理过事项的群众和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每月随机抽样1000余个样本,保证回访的独立性、权威性。避免了部分办事群众实际上办事体验不佳,但基于在窗口时“不好意思”而给出的“人情满意”。通过深度回访沟通,复核满意率回访,收集办事群众体验信息,征集群众“金点子”并推出改革举措16项。

创新“区域评估”制度

方法一:

立足区域特点,实现“四评”全域覆盖

信息技术产业占比80%左右,规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95%,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较少,将全区(行政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作为评估范围具有可操作性。2017年10月全域规划环评通过原国家环保部审查及批复,同年12月,全域通过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验收并取得区域能评批复,且充分利用全市地质灾害评价和矿产压覆评价结果。以上“四评”已全域覆盖,高新区(滨江)投资项目审批时均无需独出具评价报告。

方法二:

突出单元功能,“1+X”推进水土评估

全域推广“区域水保+区块登记” 水土保持审批改革,进驻滨江区的企业投资项目均只需由建设单位填报《水土保持登记表》进行备案。同时,将水土保持、防洪评估和水资源论证报告以产业功能区为单元按照“1+X”原则进行报告编制工作。

方法三: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文保评估

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创新文物保护区域评价,根据区域文保特点和项目类型分类施策,实现审批提速,企业减负。

方法四:

应用负面清单,简化地震雷电评价

我区注重应用国家及省级评估标准和工作指引推进,除六大类建设工程项目负面清单项目外,均不再另行要求企业进行地震评估。

启用全省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

作为高新区(滨江)建设知识产权生态最优区的最新举措,中心旨在打造全省集聚程度最高、服务范围最广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融知识产权各门类服务为一体,构建知识产权全领域、全链条和高质量服务体系,推动实现知识产权服务“最多跑一次”。

当前,已经进驻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杭州代办处、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浙江受理点、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杭州高新区(滨江)商标申请受理窗口、版权服务窗口,以及一批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并将落地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滨江分中心、杭州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平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等。此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还引进了知识产权图书馆、知识产权审理庭,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阳光政务
“最多跑一次” 跑出了滨江速度和特色 这项改革专项评估 请你来参加
发布时间: 2019-10-11
信息来源: 天堂硅谷报 浏览量:

“最多跑一次”,跑出政府高效率,跑出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为目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扩面,持续在群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和政府数字化转型上下功夫,跑出了滨江速度,跑出了滨江特色。

当好“店小二”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一场理念、制度、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自改革推行以来,我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建+政务服务”转作风、提效能,践行局长坐班“表率在一线”、临时支部“服务在一线”、兜底窗口“协调在一线”、配套服务“温暖在一线”,当好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店小二”。

建立健全群众意见管理机制,确保群众意见“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抓手。我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机关效能,推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时组织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问题整改闭环机制,通过实行“一问题、一件事、一闭环”的工作机制,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做到一旬一清。截至9月,我区共收集1.02万条群众建议和信息,专题研究819条并完成闭环整改,有效回访群众达7.8万人次。  

服务出真招

体制理顺,效能提升,我区“最多跑一次”服务出真招。目前,我区按照“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复用”要求,对53件多部门联办事项实施“一件事”改革,其中企业开办、简易注销等10项企业“一件事”和出生、上学等16项人生“一件事”已改革完成,群众和企业办事“跑多部门”“跑多次”问题得以缓解。

推进“就近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好,是推动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有效途径。目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就近办”改革在我区同步实施,88个民生事项在街道可办,实现“一窗受理”平台街道全覆盖;作为商事登记政银合作全省试点,我区已开通银行代办网点38个;“警医邮”便民服务网点增加到6个,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体检、换证及违章处理业务;“同城通办”服务再扩面……

服务水平提升,需要技术支持。我区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智能化应用,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最多跑一次”。今年,全省首个商事服务智能语音咨询系统在我区上线,目前用户满意度高达99%;分三批推进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书等77种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窗口端、PC端、移动端三端对涉及的285项事项全部实现“一证通办”;“一网通办”全面升级,完成浙江政务服务网全部“一件事”事项认领,完成率全市领先;“城市大脑”全面扩展,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形成了多部门多场景同步建设的良好局面。  

优化营商环境

“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便捷高效的服务留住人才。”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在“跑得早、跑得好、跑得久”上下功夫,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

全市首批试点“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在我区落地,目前已有3291家企业享受“8小时内办结”红利;率先试点“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目前申报率达100%;率先启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率先建立“阳光评审”制度,公共资源交易再升级;全省首家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在我区正式启用,并围绕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实施10项“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有速度、有力度,商事领域“最多跑一次”跑出了“滨江速度”。

作为创新创业高地,我区吸引了千余名外籍人士前来创业、生活,涉外政务服务成为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点突破领域。针对外籍人士普遍存在的语言不通、政策理解难度大等“痛点”,我区推出涉外服务“一站式”导办、部门协作“一件事”联办等服务,外籍人士“不知怎么跑”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国际滨”涉外政务服务品牌进一步打响。

亮点多多

创新“好差评”制度

特点一:

窗口双屏交互,采集“双率”数据

窗口双屏交互系统,从“满意率”和“实现率”两个维度设计,将群众现场打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档,设置是否实现跑一次选项,使得前台数据收集尽可能细化,为后续分析、整理、回访夯实基础。群众现场的评价情况,分部门在智慧大厅大屏上实时公示,便于管理督查和比学赶超。

特点二:

问题实时响应,发挥“客服”作用

当出现群众不满意或跑一次未办结评价时,后台系统自动发送提醒短信给窗口督查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问题,有效响应群众诉求,督促窗口服务,成为群众办事在线响应“客服专家”,得到群众好评。2019年上半年,大厅现场共收集群众满意评价29.66万次,不满意评价125次,不满意件现场及时干预和处结。

特点三:

第三方跟踪回访,避免“人情好评”

以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前来该区办理过事项的群众和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每月随机抽样1000余个样本,保证回访的独立性、权威性。避免了部分办事群众实际上办事体验不佳,但基于在窗口时“不好意思”而给出的“人情满意”。通过深度回访沟通,复核满意率回访,收集办事群众体验信息,征集群众“金点子”并推出改革举措16项。

创新“区域评估”制度

方法一:

立足区域特点,实现“四评”全域覆盖

信息技术产业占比80%左右,规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95%,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较少,将全区(行政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作为评估范围具有可操作性。2017年10月全域规划环评通过原国家环保部审查及批复,同年12月,全域通过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验收并取得区域能评批复,且充分利用全市地质灾害评价和矿产压覆评价结果。以上“四评”已全域覆盖,高新区(滨江)投资项目审批时均无需独出具评价报告。

方法二:

突出单元功能,“1+X”推进水土评估

全域推广“区域水保+区块登记” 水土保持审批改革,进驻滨江区的企业投资项目均只需由建设单位填报《水土保持登记表》进行备案。同时,将水土保持、防洪评估和水资源论证报告以产业功能区为单元按照“1+X”原则进行报告编制工作。

方法三: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文保评估

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创新文物保护区域评价,根据区域文保特点和项目类型分类施策,实现审批提速,企业减负。

方法四:

应用负面清单,简化地震雷电评价

我区注重应用国家及省级评估标准和工作指引推进,除六大类建设工程项目负面清单项目外,均不再另行要求企业进行地震评估。

启用全省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

作为高新区(滨江)建设知识产权生态最优区的最新举措,中心旨在打造全省集聚程度最高、服务范围最广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融知识产权各门类服务为一体,构建知识产权全领域、全链条和高质量服务体系,推动实现知识产权服务“最多跑一次”。

当前,已经进驻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杭州代办处、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浙江受理点、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杭州高新区(滨江)商标申请受理窗口、版权服务窗口,以及一批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并将落地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滨江分中心、杭州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平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等。此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还引进了知识产权图书馆、知识产权审理庭,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