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滨江)迎来上市热潮 上市企业数量位列全省区县(市)第一
来源: 天堂硅谷报 发布时间: 2019-12-12 09:29 点击率:

资本市场“滨江板块”再扩容。12月10日,启明医疗港交所“敲钟”;12月11日,当虹科技科创板“鸣锣”。

截至目前,高新区(滨江)累计培育上市公司4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到106家,上市公司数量全市比重超四分之一,占据全省的十分之一左右,已经成为全省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2019年是我区自1996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年。”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新区(滨江)新增上市公司7家,在全省区县(市) “上市公司数量”这项“竞技比赛”中,高新区(滨江)拿下了新增和累计上市公司数量的“双料冠军”。

坚持创新驱动 紧跟科创板发展步调

自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高新区(滨江)积极抢抓机遇,精心谋划,助推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成效显著,虹软科技、安恒信息、鸿泉物联和当虹科技先后登陆科创板,据了解,光云科技也将于本月13日接受上市委员会审核。

5家企业获得受理,4家企业成功上市,高新区(滨江)跑出了科创板挂牌上市的“滨江速度”,形成了企业上市培育的“滨江模式”。

就拿当虹科技来说,这家在视频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已经成功地让高质量的视频流媒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收入的20%左右,专利申请量逾百项,国内外获授权的专利有30多项。

当虹科技专注原始创新的发展之路,折射出的正是高新区(滨江)对“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坚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过去五年高新区(滨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累计支出达474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在13%,这一投入是浙江省平均值的5.7倍。

而研发的高投入,也让科创型企业在高新区(滨江)“遍地开花”——截至目前,我区拥有在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8家,瞪羚企业233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325件。

上市公司“滨江板块”要想持续保持优势,离不开上市后备梯队体系的构建,高新区(滨江)积极引导科技型创新企业加快股改,目前,拥有IPO梯队企业21家,pre-IPO梯队企业40家,后备企业数量全市居首,这也意味着为企业厚植沃土的高新区(滨江)“育苗成林”,将迎来收获期。

“滨江有底气,也有实力成为全省第一个上市公司突破百家的区县(市)。”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好“护林员” 培育上市“生态林”

造好上市“生态林”,高新区(滨江)从“育苗”就开始了,10年前的启明,就是这片“生态林”中的小树苗。

2009年,訾振军带着一群技术员,极其低调地在杭州滨江组建了一间新的医疗公司——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9日上午,訾振军站在港交所门前,长舒一口气。

这家“滨江版块”上市俱乐部里的新成员,可不简单。经过10年发展,启明医疗已经成为中国心脏瓣膜产业发展的旗帜和标杆,拥有多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截至目前,启明医疗全系“中国智造”瓣膜产品已经走进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足迹涉及亚洲、欧洲、南美和北美地区,为2000余位患者打开心门重获新生。

回忆起公司初创时期,启明医疗有关负责人表示,“滨江主动上门服务,并一直陪着我们成长,这是非常难得的。”从启明医疗IPO开始,高新区(滨江)就紧抓股改、辅导、申报等上市重要环节,帮助启明医疗解决企业“不擅长的事儿”,“可以说,反馈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还经常陪着我们跑。”

启明医疗得到的服务和扶持,在高新区(滨江)不胜枚举,比如,出台《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的实施意见》和“百家上市公司行动计划”,鼓励企业上市、挂牌以及并购重组,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的上市企业专项培训经费,强化基础培育,健全上市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滨江)为切实企业现实困难,已经分阶段对拟上市企业提前兑现房租、研发资助等扶持资金1.6亿元。

接下来,为当好上市“护林员”,持续跑出上市“加速度”,高新区(滨江)将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区内产业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阳光政务
高新区(滨江)迎来上市热潮 上市企业数量位列全省区县(市)第一
发布时间: 2019-12-12
信息来源: 天堂硅谷报 浏览量:

资本市场“滨江板块”再扩容。12月10日,启明医疗港交所“敲钟”;12月11日,当虹科技科创板“鸣锣”。

截至目前,高新区(滨江)累计培育上市公司4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到106家,上市公司数量全市比重超四分之一,占据全省的十分之一左右,已经成为全省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2019年是我区自1996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年。”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新区(滨江)新增上市公司7家,在全省区县(市) “上市公司数量”这项“竞技比赛”中,高新区(滨江)拿下了新增和累计上市公司数量的“双料冠军”。

坚持创新驱动 紧跟科创板发展步调

自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高新区(滨江)积极抢抓机遇,精心谋划,助推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成效显著,虹软科技、安恒信息、鸿泉物联和当虹科技先后登陆科创板,据了解,光云科技也将于本月13日接受上市委员会审核。

5家企业获得受理,4家企业成功上市,高新区(滨江)跑出了科创板挂牌上市的“滨江速度”,形成了企业上市培育的“滨江模式”。

就拿当虹科技来说,这家在视频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已经成功地让高质量的视频流媒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收入的20%左右,专利申请量逾百项,国内外获授权的专利有30多项。

当虹科技专注原始创新的发展之路,折射出的正是高新区(滨江)对“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坚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过去五年高新区(滨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累计支出达474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在13%,这一投入是浙江省平均值的5.7倍。

而研发的高投入,也让科创型企业在高新区(滨江)“遍地开花”——截至目前,我区拥有在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8家,瞪羚企业233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325件。

上市公司“滨江板块”要想持续保持优势,离不开上市后备梯队体系的构建,高新区(滨江)积极引导科技型创新企业加快股改,目前,拥有IPO梯队企业21家,pre-IPO梯队企业40家,后备企业数量全市居首,这也意味着为企业厚植沃土的高新区(滨江)“育苗成林”,将迎来收获期。

“滨江有底气,也有实力成为全省第一个上市公司突破百家的区县(市)。”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好“护林员” 培育上市“生态林”

造好上市“生态林”,高新区(滨江)从“育苗”就开始了,10年前的启明,就是这片“生态林”中的小树苗。

2009年,訾振军带着一群技术员,极其低调地在杭州滨江组建了一间新的医疗公司——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9日上午,訾振军站在港交所门前,长舒一口气。

这家“滨江版块”上市俱乐部里的新成员,可不简单。经过10年发展,启明医疗已经成为中国心脏瓣膜产业发展的旗帜和标杆,拥有多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截至目前,启明医疗全系“中国智造”瓣膜产品已经走进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足迹涉及亚洲、欧洲、南美和北美地区,为2000余位患者打开心门重获新生。

回忆起公司初创时期,启明医疗有关负责人表示,“滨江主动上门服务,并一直陪着我们成长,这是非常难得的。”从启明医疗IPO开始,高新区(滨江)就紧抓股改、辅导、申报等上市重要环节,帮助启明医疗解决企业“不擅长的事儿”,“可以说,反馈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还经常陪着我们跑。”

启明医疗得到的服务和扶持,在高新区(滨江)不胜枚举,比如,出台《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的实施意见》和“百家上市公司行动计划”,鼓励企业上市、挂牌以及并购重组,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的上市企业专项培训经费,强化基础培育,健全上市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滨江)为切实企业现实困难,已经分阶段对拟上市企业提前兑现房租、研发资助等扶持资金1.6亿元。

接下来,为当好上市“护林员”,持续跑出上市“加速度”,高新区(滨江)将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区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