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共杭州市滨江区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要求,回顾总结2019年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主要任务,动员全区上下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迈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全面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会上,区委书记王敏代表区委常委会作了题为《把握三对关系 深化三态融合 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的报告。

肯定成绩   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信心和决心

担当有为 迈上全面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新征程

作为高新区,不仅应该在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时期快人一步、胜人一筹,更加应该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样板区。作为高新区,必须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范围内思考,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抢抓2022年亚运会的赛事机遇,主动承担起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使命。

1

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更高站位来理解发展,以更强忧患意识来看待发展,立足未来谋划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2

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治理的关系。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强有力的治理能力支撑。

3

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与高素质队伍的关系。在全区上下形成“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担当、处事有韧劲”的创业氛围,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坚强保障。

从过去的发展经验看,“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态融合既是一种涵养高新产业、高新人才和城市能级的发展环境,又是一条符合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的科学道路,归根结底是一种优质的创新生态。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要坚定不移地深化“三态融合”,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持续不断流入,通过集聚更高人才量级、更高产业层级,匹配更高城市能级;通过提升更高城市能级,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孵化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真抓实干 奋力开创全面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新局面

2020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三对关系”,深化产城人“三态融合”,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建设“创新滨江”,努力打造全国自主创新策源地;建设“数字滨江”,努力打造数字经济和数字应用双强的示范区;建设“国际滨江”,努力打造幸福和谐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

建议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工业增加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建设“创新滨江”,打造全国自主创新策源地。

不断深化“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创新十要素在三态体系中的集聚和融合,不断强化资源丰富、功能齐备、特色鲜明、活力充沛的创新生态。

一要重视创新人才

创新体系的关键是创新生态,核心资源是人才资源,要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最首要位置。

1

要强化引才机制和引才品牌,搭建一流平台引进一流人才。深入推进“5050计划”,打造引才育才的平台,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协同的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强化在招商中引才,在赛事中引才,在名校中引才。

2

要健全以人才安居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完善一流政策服务一流人才。持续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加快解决人才居住、医疗、子女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需求,建设一门式服务的“人才之家”,提升人才获得感。加快完善对高端人才子女教育、就医服务机制,建设一门式服务的“人才之家”。

3

要深化“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以一流事业造就一流人才。深入对接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等国内顶尖名校大所,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在杭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化与区内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芯火双创基地、华为杭州研究所等高端研发平台的战略合作。

二要做强创新平台

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在创新体系中起到支撑性作用,要统筹好内生力量与外部资源,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1

要继续做强“全域大孵化器”建设。从数量、规模、质量、层次、专长等各个维度,分级分类引导和支持孵化器建设,加快孵化平台转型升级,推动专业化孵化、社会化孵化、国际化孵化,形成全程、全域、全要素的孵化格局。

2

要统筹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针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检验检测等重点行业,瞄准5G、AI和区块链等创新风口,加大力度支持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攻克关键性技术。

3

要统筹推进产业平台和园区建设。进一步梳理明确各产业平台定位及发展方向,持续做大做强江北区块、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等产业平台,提升物联网、互联网等小镇,谋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三要优化创新环境

1

要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探索完善集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健全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

2

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平台转型升级,提升高效的投融资环境。建立金融生态圈,形成天使创投、科技信贷、科技担保、政府基金等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3

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开放的协同创新环境。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在技术、人才、产业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借势借力主动承接上海的辐射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长三角这个大平台上做大做强、链接全球。

4

要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尊重创新的价值观,营造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再创业”,以海纳百川的姿态,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发挥创业成功者的示范带动作用,浓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第二,建设“数字滨江”,打造数字经济和数字应用双强的示范区。

高新区(滨江)是数字经济强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总指数位列全省第一。我们不仅要当好“全省数字经济最强区”,还要建设“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和数字应用示范区。

一要统筹产业格局,双引擎驱动

继续做强信息软件、数字安防、通信设备、电子商务、数字传媒五大优势产业,支持引导5G、AI、区块链、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等产业,加快修订出台“1+X”产业政策,加大企业梯队培育力度。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超过3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5%以上;新增工商企业数力争突破1万家。

二要统筹外引内育,增强发展动能

在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功夫,进一步打通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全面提升创新支撑力、产业引领力和整体竞争力。

1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围绕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发展战略,聚焦“高精尖缺”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源,主动对接各类榜单行业龙头企业、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知名投资机构、高等院校等,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和引智并重,招强引优,集中发力。

2

安商稳商服务企业。解决好“企业发展要什么,民生服务缺什么”两大问题,重点实施好企业诉求响应机制、园区楼宇服务机制、优质企业发现机制,鼓励和支持阿里系、网易系、海康系、华三系、浙大系、“5050”系等高端人才二次创业。

3

完善和落实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存量与增量“两手抓”,以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引领大发展。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报批和供地;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实现“快引、快落、快建”。 

4

力求有限空间实现无限发展。全力做好征迁清零扫尾,推进连片开发整理、连片收储,进一步盘活土地存量;提升改造街道工业园区,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贡献率;加快推进工业综合体建设,探索形成城市工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

三要开放数字应用场景,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以城市数字治理的影响力,扩大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形成数字应用和数字治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特色。

1

做强“一网通办”,打造政务服务数字化典范。发挥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创新机制方法打通堵点难点,推动业务流程、服务方式、机关效能等重塑再造,确保覆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覆盖群众关心关注的方方面面。

2

做强“一网统管”,打造城市治理数字化典范。发挥企业研发创新优势,不断融合新技术,推出个性化的数字应用场景、开放共享的平台架构及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做强顶层设计,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智能感知,努力打造全国数字技术应用最先进城区。

第三,建设“国际滨江”,打造幸福和谐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

2022亚运会是杭州的盛会,更是滨江的盛会,我们作为东道主,应以别样精彩吸引世界眼光。要坚持“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推进全域城市化,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水平。

一要践行民生情怀,实现城市品质大提升

切实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持之以恒抓实抓细民生实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1

围绕民生配套,建宜居之城。办好高端民办学校、国际学校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加速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提升安置房品质,加快安置房建设和安置速度,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2

围绕营商环境,建宜业之城。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贯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3

围绕文体休闲,建宜游之城。依托白马湖公园、井山湖农耕公园等网红景点,打造南北呼应、东西联动的城市休闲旅游生态;依托区文化中心、网络作家村、网易蜗牛读书馆、钟书阁等文化地标,打造高新气质、兼容并蓄的文化地图;依托“大小莲花”、最美跑道、区体育馆等城市体育地标,打造活力健康、青春气息的城市气质。

二要明确一流定位,实现城市形象大提升

着眼高新城市气质,以一流规划引领一流城市建设和管理,全域统筹全面提升城市格局。

1

做好城市规划。加快建立全区统一、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规划统筹管理长效机制,实现规划“一张图”、实施“一盘棋”。

2

提升城市形象。重点推进智慧新天地区域、白马湖区域、奥体区域等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开展萧绍海塘、三江汇流区域等重点区域的专项规划研究,深化城市天际线研究。

3

打通城市脉络。确保亚运会前基本建成“五横四纵”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二横二纵”的快速路系统;确保亚运会前在建地铁滨江段全面通车。

3

增添城市韵味。把滨江“沿江依山抱湖串河”的地理特征与现代城市有机结合,使城市建设既有江南韵味,又有现代气息。建设“公园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多城市公园绿地、更多校园绿地和企业园区“公园”。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市环境大提升

要用绣花功夫治理城市,推动城市形态和功能的提档升级。

1

要以专项整治治痛点。针对交通治堵、垃圾分类、河道治理、楼道管理、停车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专项执法管控,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

2

要以长效机制治难点。强化疏堵结合理念,把握好严格执法和尊重民意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群众主动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推进治理现代化  强化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保障体系

我们必须立足滨江实际,“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点,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点”,走出一条具备高新特色滨江特点的治理现代化道路。

当前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形成齐抓共建的治理格局。

形成党委领导下人大依法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政协协商议政、社会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完善政治建设有力、过程监督得力和正向激励给力的制度体系。

要强化组织力战斗力 。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

要牢记有规矩有底线 。建立健全“保证不出事、防止不干事”的制度体系,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要鼓励敢担当能作为。大胆选拔使用政治素质好、制度意识和治理能力强、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

第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区委确定2020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旨在固根基、补短板、扬优势、强弱项,全面加强党对各级各类基层组织的领导,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要建强基层组织。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持续夯实社区组织建设。

要完善社区治理体系。进一步推动撤村建居社区股社分离,有序实施村级留用地项目开发建设。

要创新治理载体。以“一滨办”“先锋滨·楼廊提升改造”等载体,党建引领社区、业委会、物业协同治理。全面推开“社区美好生活共同体”建设,打造美好社区建设的滨江样板。

第三,条块结合,完善集约高效的治理机制。

要理顺条块结合的机制,推进部门、街道和平台高效整合、要素集聚、机构精简、职能优化,实现区域统筹、资源统配。

职能部门要发挥专业能力,做好统筹、指导和服务。

产业平台要参与空间和产业规划编制、落实规划管控,强化招商引资、安商稳商。

街道要强化“属地兜底”和“全域全责”的意识,落实属地管理和服务职责,打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第四,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守住社会治理红线。

平安、法治建设同向发力,统筹推进信访化解、诉源治理、风险防范、危机干预,建立起上下一体联动、集成多元的社会综合治理共同体。

要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优化完善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建设,推行信访事项代办制,强化信访积案包案化解,推进“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努力实现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全链条解决。

要健全机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预防,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大涉稳问题项目化监管、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等机制,全面深化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三对关系”,持续深化产城人“三态融合”。在改革创新中锐意进取,在干事创业中担当作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