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中共杭州市滨江区委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区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区委书记王敏代表区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李志龙、韩建中、张玮等区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区政协主席王国珍列席。
全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重点任务和明年主要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制定杭州高新区(滨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动员全区上下把握高质量发展“三对关系”,深化产城人“三态融合”,坚持“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发展导向,奋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打响“重要窗口”的高新品牌。
会上,区委书记王敏代表区委常委会作了题为《锚定“世界一流” 打造“三个滨江” 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报告。
回顾总结经验:5张“答卷”展示一年成绩
这一年是逆势而进、再创佳绩的一年。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我们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率先实现V型反弹、保持高位运行。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房建成院士团队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等重量级创新平台先后落地。高新区影响力不断增强,先后承办诸多国家级盛会、重量级赛事,发布《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纲要(2020—2035)》,修订新一轮“1+X”政策,制定生命健康、直播产业等专项政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保持10%左右;全年新增注册企业1.1万家,增长23.7%,创2015年以来最高增幅;新认定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家、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4家,在孵企业3093家,均列全省第一;新增国际标准4个,累计28个,列全省第一;新增上市公司6家、过会7家,累计培育上市公司达到53家,均列全省第一。
这一年是逆风而行、众志成城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坚持数字赋能、精密智控,率先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率先运用“五色图”动态调整管控举措,率先部署企业分类分批分时段有序复工。我们全区上下与企业共克时艰、与百姓共渡难关,坚持硬核管理与暖心服务一体推进,率先出台“复工复产专项政策”“暖心24条”“云上引才”等措施,落实降本减负75亿元;兑现产业扶持资金超60亿元,为历年最高;1428名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第一时间下沉一线、冲锋在前;卫生战线自觉履职尽责,“2个武汉娃和7位爱心妈妈”的故事被广泛点赞;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红外热成像仪、核酸检测试剂等科技抗疫物资,累计捐款捐物超过4亿元,助力全省乃至全国夺取大战大考双胜双赢,展现出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这一年是乘风破浪、改革创新的一年。率先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全国首创“企业创新积分”,得到科技部推广;落地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省唯一试点实施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0件,列全省第一。率先探索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首推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街道(平台)“亲清驾驶舱”建设工作全市推广。率先探索民生事业供给侧改革,全市首推“揭榜挂帅”机制,实施人才战略伙伴专家公推制,开办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推出“多代同楼”养老服务,打通浙大二院人才就医绿色通道,试点人才(租赁)房公开摇号。率先探索空间集约型开发,滨富特别合作区形成了跨区域要素配置利益共享机制;组织光云科技等四家企业联合开发地下空间;改革村级留用地统筹开发机制。亩产效益持续领跑全省,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1634.4万元。
这一年是顺势而为、城市提能的一年。现代城市风貌更具魅力,邀请上海同济设计院系统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形成“滨江有机生命体”的规划理念,滨盛路下穿隧道、时代大道改造工程高架如期完工,地铁5、6、7号线开通试运营。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大幅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跃升至全省第二;成立全市首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成为全国唯一全域示范的智慧健康养老基地,慈善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一;启动社区创新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获评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数量占全市近半。“污水零直排区”首批通过省市验收,白马湖片区“美丽河道”高分通过省级“美丽河湖”复核;发布全市首个社区治理风险评估五色图,全国首创“一码解纠纷”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点赞、全省推广。
这一年是乘势而上、凝心聚力的一年。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重塑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通过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院士讲堂”等方式,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文章、重要指示,认真组织传达学习、研讨交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全面提高“七种能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推出“亲清三访”机制,发布“美好e达”,高质量完成社区组织换届。全面修复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积极配合支持省委巡视,认真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整改,社区巡察实现全覆盖。
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 努力交出“十四五”高分报表
“十四五”对高新区(滨江)发展至关重要,提交全会审议的《关于制定杭州高新区(滨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按照“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主题主线,紧扣“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的发展导向,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大任务、重要举措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新发展、亚运会、数字化,谋划了一批推进工作的重要载体,贯穿了数字赋能、改革破题、创新制胜的工作方法。
形势决定任务,时代赋予使命。区委常委会认为,在新发展阶段,必须传承创新基因、厚植发展优势、打响数字品牌,聚焦“创新、改革、开放、产业、城市、文化、治理”七个“先行示范”。
深化“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 力争科技创新现代化先行示范
重点要抓住“三个高”。要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和“5050计划”,完善全球化引才、市场化评价、便利化服务等一揽子举措,建设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科研投入和产业基金,扩大科创基金和人才扶持基金规模,承接、服务好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引入的人才资源,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要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要建立与产业地图相匹配的技术创新地图,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为抓手,以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极弱磁和惯性测量”大科学基础设施、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载体为引领,推动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江北科技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物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智慧新天地等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要组建高效率创新联合体。积极探索打造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联合体。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链主型”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做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队伍,进一步巩固广大企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地位。
推动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 力争营商环境现代化先行示范
实现“三个更”。“一张网”更通达。深入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建好用好“数字资源超市”,把“亲清在线”的理念、方法、机制运用到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一件事”更系统。持续新增和迭代“一件事”,完善公民个人、企业法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推进改革事项跨部门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加快实现从单一事项到“一件事”、从“找单个部门”到“找整体政府”的系统变革。“一座城”更智慧。拓展城市大脑应用场景,推动重点场景全域覆盖,全面推广“亲清驾驶舱”,持续在各领域打造一批新的智慧应用场景,实现现代数字技术与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紧密融合。
建设全球数字自由贸易示范区 力争对外开放现代化先行示范
重点强化“三个保障”。制度保障。率先开展以数字自由贸易为特色的制度创新探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数字经济领域国际规则、标准研究制定。平台保障。深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力争取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我区举办,引进一批大型数字贸易平台地区总部、结算中心等落户,支持本土数字贸易平台加快国际化。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断提升数字产业国际竞争力。金融保障。推进金融科技小镇建设,吸引一批知名金融机构落户滨江,建设全国数字金融创新的技术策源地和服务输出地。发挥连连科技、PingPong等数字金融头部企业的作用,积极探索跨境支付的监管模式和标准规范。
打造数字产业新生态 力争产业体系现代化先行示范
重点打造“三大产业新生态”。智能物联产业新生态。发挥数字安防全球领先的产业优势,整合集成电路、数字通信、智能计算、智能装备等产业力量,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构建智能物联产业新生态,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全球智能物联产业中心。数字健康产业新生态。瞄准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趋势,加快形成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数字健康产业新生态,打造千亿级数字健康产业集群,争创生命健康世界科创高地。数字制造产业新生态。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加快数字技术在优势制造业行业的全流程渗透,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数字制造产业新生态。落实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鼓励企业软硬件一体化发展,向全球制造业输出智造供给方案,打造全球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全面实施亚运城市行动 力争城市形态现代化先行示范
提升“三个国际化”。城市品位国际化。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C形山水融城、一环三区协同、一核两心引领”的整体空间架构,更新提升产业生态空间、增加产城复合活力、提升街巷空间环境,构建未来风、国际范、江南韵的“国际滨江、亚运核心”。基础设施国际化。谋划推进一批未来社区建设。加快推进江南大道快速化改造等亚运交通工程建设,优化城市主干道路和轨道交通网络,提高路网承载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公共服务国际化。启动新一轮校园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杭州国际学校、国际化学校、特殊学校和嵌入式幼儿园等多样态校园建设;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构建医养护一体化康养体系,打造片区医养综合体;高标准推进商贸服务配套,打造富有街区特色的一站式商业综合体。
推动特色文化繁荣兴盛 力争文化建设现代化先行示范
注重三个维度。以文化凝聚人心。推动传统文化与亚运文化、青春文化、科技文化有机融合,秉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再创业”的高新理念,倡导产业报国的时代新风,营造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成长空间。以文化造福人民。提升“大小莲花”、最美跑道、蜗牛读书馆等地标功能,打造国际动漫节、国际网络文学周、文博会、樱花跑、滨江四季等文体品牌,推进垃圾分类、文明殡葬等文明专项行动。以文化推动发展。深入挖掘运河源、古海塘、浙东唐诗之路等文化内涵,推进西兴、长河历史老街的保护和开发,依托白马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重大平台,高标准布局以动漫文化、网络文学为基础的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创新业态。
推动整体智治 力争治理体系现代化先行示范
突出“四个层次”的体系建设。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委、法院、检察院和群团组织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大力弘扬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努力锻造政治过硬、具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数字赋能。依托城市大脑滨江平台建设,推动区域治理适应城市发展、人口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努力打造整体智治的先行示范。系统推进。理顺职能部门、街道和平台之间的关系,形成条抓块统的治理格局,实现从“碎片化”向“一体化”治理转变。底线思维。牢牢守住政治安全底线、发展安全底线、社会保障底线、公共安全底线,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发展和安全。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
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力争达到3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超过6000亿元,力争上市公司达到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50件,年引进人才3.5万人以上,年新增工商企业数1.5万家以上;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进一步融合,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初具形态。
开展“三大主题年”活动 全力确保“十四五”开局良好
推进“重点项目提速年”
实现“六个提速”。产业链招商提速。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和龙头企业衍生裂变项目,在智能物联、数字健康、数字制造等项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引进一批标杆性、引领性的“龙头项目”特别是制造业大项目。项目落地提速。建立重点项目联系机制和专班专员全程服务制度,形成“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破除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流程性堵点和体制性障碍。要素保障提速。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生成机制,发挥前期办统筹协调作用,确保供地再提速、审批再提速、前期再提速。提升国有平台融资能力,形成政府基金与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的多方联动,撬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亚运场馆建设提速。全力推进“大小莲花”和区体育馆改造,加速推进亚运场馆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全面完善国际化标识系统,建设一批精品场馆、传世工程、城市新地标。基础设施提速。加快形成“两横两纵”的快速路系统和“五横四纵”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做好公交线路和地铁站点的接驳,推进全域智慧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地下空间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数字基建提速。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卫设施、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推进“重大改革攻坚年”
重点开展五个方面系统性改革。以改革优化系统治理总体方案。优化数字化改革顶层设计,破解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碎片化的问题,重塑理念实现治理模式的变革,完善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条抓块统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打造扁平高效的“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体系。探索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实行街社财务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以改革激活产业平台发展动能。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放大政府引导基金领投作用。推进平台绩效管理改革,更大程度激发平台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健全发展空间保障机制,加速工业综合体建设,加快村级留用地统筹开发模式落地,进一步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以改革加速数字自由贸易制度创新。对标北京、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建设,高质量编制实施方案及创新清单,在贸易便利化、产业国际化、城市数字化等领域先行先试,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和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示范引领的“滨江经验”。以改革吸引全球人才资源。深化人才安居改革,启动“人才房三年倍增计划”,力争2023年底增至1万间,探索“住创一体”的人才综合体建设。落实人才子女入学优待政策,做优“1+X”课后托管服务,推广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办园模式,加快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推广“多代同楼”特色医养模式。以改革激活干事创业活力。建立健全实干实绩担当体系,制定政绩考核实施办法,推行重点项目攻坚领办制,在服务大局中发现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实施好鼓励干部探索创新的容错免责机制,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澄清正名,让更多干部轻装上阵。完善专业聘用人员制度,打通优秀人才充实党政干部队伍途径,建立科学完备的成长通道和薪酬体系。
推进“基层组织提质年”
实现“六个再提质”。基层党建再提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基层党建整体性、系统性建设,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创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清廉建设再提质。持续做好扫黑除恶“后半篇文章”,全面推进清廉机关、清廉社区、清廉企业、清廉学校等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突出巡察全覆盖,健全“常规巡察、提级巡察、交叉巡察”三位一体的巡察监督体系。社区治理再提质。开展全区社区规划,推进社区运行机制改革,推进社区美好生活共同体全域覆盖。规范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制定日常管理、激励保障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换届后社区运行有序。队伍建设再提质。围绕中心工作比武打擂,拓宽社区班子成长通道,进一步提振社区书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党建品牌再提质。全面开展“亲清三访”。因地制宜推进行业党建,探索“双强孵化”党建模式,打造更多“红色+”党建品牌。数智党建再提质。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基层党建新路径,强化数据驱动、业务协同,破解党建工作中痛点难点问题,大力提升基层组织服务效能。
会议号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以不负使命、不负人民的责任感,锚定“世界一流”、打造“三个滨江”,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