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起,杭州市滨江区对口帮扶黔东南州丹寨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两地从此结下了深厚感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滨江区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始终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对口帮扶地区丹寨县,助力丹寨战“疫”战“贫”。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这些天,天气晴好。丹寨苗乡大地,到处上演春耕画卷。
在丹寨县兴仁镇烧茶村,村民们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再吊瓜套种板蓝根基地里清理杂草。把丰收的希望寄托在这片沃土上。他们精心呵护着的一苗一果,待到秋收,这些将带来土地流转、务工劳作、产业分红等多方面的经济收入。
得益于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的支持,2019年,这个1000亩的基地,总产值达800多万元,实现务工收入128万元。
抢农时、抓春耕、补损失,群众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复产的动力,来自高效产业带来的可观利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东西部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课题,大胆探索新路。”
丹寨,是杭州市滨江区的东西扶贫协作帮扶对象。为了帮助丹寨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杭州市滨江区以产业协作发展为“媒”,帮助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
2018年到2019年,滨江区共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8746.3005万元,助力9300名群众脱贫,带动50000名群众受益。
当前,丹寨县烧茶村吊瓜产业、高排村林下中药材产业、扬颂村肉牛养殖项目、金钟移民社区扶贫洗涤车间等杭州市滨江区在丹寨县实施的32个帮扶项目全面恢复生产。
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热火朝天。
在丹寨县兴仁镇兴仁村,10多名群众迎着春风立柱子、拉铁丝,为发展吊瓜产业做前期准备。今年,杭州市滨江区投资592.4万元,为村里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新增600亩吊瓜种植。按照一年种5年收计算,5年总产值预计可达1080万元,扣除5年成本870万元,纯利润为210万元。
兴仁村党支部书记杨胜海介绍,今年村里增加吊瓜种植600亩,套种板蓝根460亩,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资金,就近务工,年底还有项目分红。
“滨江所长”“丹寨所需”,杭州市滨江区有的放矢,以滨江先发优势促丹寨后发效应。为更好地谋划2020年东西部产业扶贫项目,加快项目推进实施,争取早日建成、早日见效,杭州市滨江区已对预排的4600万规模12个项目进行了方案评审,将4110万元资金重点投入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等项目,重点保障春季种植产业项目实施用地流转、设备设施投入等。截至目前,丹寨县2020年4089亩产业项目用地已启动3980亩准备工作,占比97.3%。
“我们今年安排了六个重点项目全部是春季耕种项目,在此期间,我们与乡镇积极协调,加快产业项目推进,截至目前,我们所有项目土地流转已经完成90%以上,下一步,我们也会督导乡镇进一步加快项目的推进和建设,确保今年上半年按时完成东西部协作的六大产业项目。”滨江区挂职干部、丹寨县扶贫办副主任徐赟介绍说。
据了解,2020年,仅吊瓜套种板蓝根项目,滨江区将投入帮扶资金2600万元,在龙泉、兴仁等乡镇,新增种植面积2560亩。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原本我们以为最近都去不了打工了。但是没想到政府直接给我们安排了专车,免费送我们去务工。”日前,丹寨县第四十三批外出及返岗人员登上“丹寨县农民工返岗专用车”出发前往复工地,丹寨县扬武镇老冬村村民李胜莲难掩喜悦。
为确保防疫万无一失,出发前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整车消毒,对所有务工人员进行了严格的体温监测,并按照额定载客人员的50%控制客座率,实行分散就座,车上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沿途还安排专人负责体温监测和疫情防范。
实施交通免费、体检免费、防护用品免费、路途中生活费用包干的全免费政策,出门上车门,下车进厂门,丹寨县已经通过返岗直通车输送1713人返岗就业。
丹寨县17.8万人中,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超过5万,劳务输出,是这个刚刚摘掉贫困帽子的山区小县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有效举措。
有多少人出去,去哪?
滨江赴丹寨挂职的徐建刚在心里一直谋划这件事。
早在今年2月初,丹寨县就多措并举摸清了城乡劳动力底数、动态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及返乡农村劳动力情况等基础数据。
与此同时,滨江和丹寨互通往来,共同搭建政府、用工企业、人力资源机构沟通平台,集中三方力量和优势,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为滨江区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加大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城市加强劳务输出协作力度,以点对点返岗包车输送等方式,全力解决务工人员“出行难”“就业难”问题。在2月初的一次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调度会上,徐建刚向参会的丹寨县人社局、各乡镇负责人作出了这样的部署。
3月9日,杭州市滨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方顺清被请到了丹寨,和他一起到来的,还有滨江区企业提供的10091个用工岗位,薪资待遇都在4000—9000元/月不等。
除了送来上万个就岗位,滨江区还和丹寨县为丹寨务工者提供各种补贴,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务工积极性。“凡是有组织输出新增到杭州就业6个月以上人员由所在企业给予每人一次性补贴2000元;凡是有组织输出新增到杭州就业3个月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每人500元的生活补助;凡是有组织劳务输出新增到杭州就业6个月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未享受过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人员)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就在当日下午,方清顺带领滨江区内12家企业负责人,在丹寨县各乡镇开启了“现场招聘”和“网上送岗”专场招聘会。现场结合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水平、就业需求等,以点对点推介、面对面讲解的形式,为丹寨群众外出务工和滨江企业用工搭建桥梁。
当下,《滨江区·丹寨县东西部劳务协作2020年春季企业用工招聘公告》已经通过丹寨县的电视新闻、农村广播“寨寨响”、微信公众号、网站、报纸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各乡镇招聘宣传动员工作也已全面铺开,全县上下正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全力以赴支持滨江复工复产。
滨江区挂职干部、丹寨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建刚说: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力以赴,统筹两地资源,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保证战‘疫’不输,战‘贫’全胜。”
当前,滨江区帮助丹寨实施的扶贫产业已全部复工复产,预排项目正分类推进,劳务输出实现精准对接,新一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班招生也正在进行中,为丹寨筹集的抗疫物资已奔赴前线。
这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东西携手,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