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岳峰、施一明、赵蕾、赵大春委员:

感谢你们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收到你们在政协杭州市滨江区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建设提升滨江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议》后,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反馈如下:

一、坚持政府主导,保障措施到位。2015年滨江区成立了区院合作联络工作领导小组,区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单位包括组织部、发改局、财政局、社发局、人力社保局等16个部门。滨江区政府分别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与浙大儿院、浙大二院签订区院合作协议,明确了医联体建设、区域医疗服务国际化、科研合作、卫生应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方向。设立区院合作专项经费,由区财政足额保障。

二、用活优质资源,服务辖区居民。一是建立高水平区域医联体。浙大二院以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高水平医联体建设,在西兴中心设置浙大二院诊疗区,周一至周五浙大二院专家定期坐诊,并设置浙大二院自助服务区,畅通精准转诊通道。启用区域放射联合诊断中心,开通浙大二院-丹寨县人民医院远程病理会诊平台。二是实现区域儿科医联体。三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先后与浙大儿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实现辖区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浙大儿院选派高年资的儿科主治医生长期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浙大儿院派驻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门诊量3.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3.9%。三是深化与市三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内设立滨江区签约转诊接待中心,设立慢病联合门诊,开展基层查房带教工作,畅通社区上转绿色通道,开展放射、心电远程诊断中心。2019年,首次探索与市三医院合作并面向全国范围公开招聘基层医务人员22名。

三、用好优质资源,提升基层能力。一是开设医联体专家大讲堂。积极利用医联体专家资源,“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通过开展医联体专家大讲堂,加强人才柔性引进,实施健康守门人计划、天使计划、青苗计划、管理精英计划、春蕾计划等,采取导师制培养、集中授课、进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联合浙大二院和市三医院开展辖区民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控检查,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提升区域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打造好基层卫技人员、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疗专家等三支队伍。二是探索“医联体+对口帮扶”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医联体资源,提升卫生系统对口帮扶能力。滨江区投入14.66万元在恩施州建始县、黔东南州麻江县、丹寨县等三地建立远程医学工作站,让医联体内的三级医院专家通过网络与对口帮扶地区医疗工作者“无延迟交流”,将滨江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资源、医联体专家资源与对口帮扶地区共享。

下一步,我们将以《杭州市更高水平医疗联合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标准,以市卫健委城市医联体建设新模式滨江区试点为契机,深度融合浙大二院、浙大儿院、市三医院的品牌、标准、名医等优质无形资源,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一是进一步巩固医联体服务效应。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实际需求,继续完善与浙大二院、浙大儿院和市三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发挥医联体上级单位“五大中心”作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医联体机构内部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浙大二院、浙大儿院和市三医院等医联体单位之间信息化共享平台,让预约诊疗、预约检查、费用结算、精准转诊、检验结果调阅等就诊流程更加便捷、更加畅通。不断优化医疗流程和医疗服务,让机器跑、数据跑代替患者跑,真正实现医疗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提高医院就诊效率。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健康守门人计划、天使计划、青苗计划、管理精英计划、春蕾计划等学习培训。推进医联体单位学科团队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管理理念和思维模式更新与再造,实现医联体内部同质化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四是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省、市、区卫生健康部门按医联体内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分别制定评价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作用。五是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疾病种类目录,制定基层医务人员首诊激励、惩处机制。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区管理新模式,打破医联体内患者“下转”困境,实现真正的双向转诊机制。六是进一步拓展医联体合作事项。助力医疗国际化建设,建立完善区域高层次人才及子女就医绿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势,探索医联体内慢性病联合管理机制。

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滨江区社会发展局

2020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