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今日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区委委员24名,候补委员5名。
区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区委书记王敏代表区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李志龙、韩建中、张玮等区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区政协主席王国珍列席。
全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要求,动员全区上下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建成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融合的滨江范例,打响“数字滨江”品牌,在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展现“数字滨江”的独特魅力。
全会指出,今年是高新区成立30周年。30年来,“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高新区(滨江)腾飞的关键密钥。尤其是战“疫”期间,“数字”不仅是高新区(滨江)的主导产业和动能支撑,更是抗疫的重要手段和治理工具,生动印证了建设“数字滨江”是顺应时势、也是势在必行的正确选择。今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对浙江提出了“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召开这次区委全会,就是要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走心,在“重要窗口”建设中找准高新定位、滨江特色,以“数字滨江”的闪亮魅力,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实际成效,彰显高新区(滨江)在“重要窗口”建设中的担当作为。
会上,区委书记王敏代表区委常委会作了题为《扛起高新使命 彰显滨江特色 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展现“数字滨江”魅力》的报告。
会议强调,要深刻理解“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坚定不移推进“数字滨江”建设。
第一,从历史使命看,“数字滨江”是扛起高新使命、彰显滨江特色的必然选择。
杭州高新区成立30年来,经历了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实现了三大跨越:
第一个重要节点是1990年,高新区从江北文教区起步,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协同的科技创新之路,成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和信息软件业的开拓者。
第二个重要节点是199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滨江区,1997年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信息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新时代的奠基者。
第三个重要节点是2002年,高新区和滨江区合二为一,打造了“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融合发展态势,发展壮大了一批体量较大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和创新平台。
第二,从战略目标看,“数字滨江”是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最硬核实力。
从变革的趋势来看,未来二十年,数字转型将成为技术变革、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的主旋律,也是争夺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从发展的机遇来看,必须抓住数字经济下一个“黄金二十年”,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技术领跑、产业领先、企业领航的优势,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充分展现“数字滨江”的硬核实力。
第三,从区域定位看,“数字滨江”是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最闪亮品牌。
对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标准,“数字滨江”这一品牌,更有基础、更有条件、也更有可能代表杭州、代表浙江,走出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
第四,从实践需求看,“数字滨江”为高新区(滨江)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注入了最强劲动力。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成绩上,更要反映在高水平治理能力上。当前还要从治理存在的短板、自身治理能力上做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工作,在争先进位中争创一流。
要扛起高新使命、厚植特色优势,向世界展示“数字滨江”魅力。
建设“数字滨江”,就是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超过6000亿元,率先全面实施区域治理现代化的数字系统解决方案,努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和“全国数字治理示范区”,成为向世界展示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融合发展的优秀范例。
建设“数字滨江”,是一项开创性工作。
我们必须抓住四个着力点
一是“统”,注重经济治理一体推进。形成数字经济赋能数字治理实践、数字治理倒逼数字经济迭代的良性循环,持续推进“数字滨江”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是“简”,突出大道至简破旧立新。要在“破旧”上见魄力,破除思维定势、固有模式,以数字之能,破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制度藩篱。要在“立新”上见眼光,保持高新区的创新血脉、创新激情和创新情怀。
三是“达”,体现便民惠企治理直达。要始终瞄准后疫情时代的市场需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四是“进”,坚持循序渐进持续发力。数字经济基础好,要保持定力、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先发优势、保持领先地位;数字治理开局起步,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一步步把数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建设“数字滨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全力建设数字经济最强区,努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滨江样板。
一要高水平集聚数字产业,构建特色鲜明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要打造“物联网+”“互联网+”产业地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高地、“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要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蓝海。力争到2025年把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把高新区(滨江)打造成为浙江省智慧医疗产业基地、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
二要高质量发展新制造业,形成韧性十足活力强大的产业结构。要全力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资源要素。让高端制造项目引得进、落得了、留得住、发展好、转型快。要鼓励数字企业软硬件一体化发展。营造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生态。要打造智能制造方案输出地。向全球制造业输出数字技术应用方案。
三要高标准建设企业生态,打造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相得益彰的企业梯队。要用好产业政策,帮助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支持瞪羚企业跳跃发展、助推领军企业迈向一流、加速凤凰计划开花结果,加快形成热带雨林式的发展生态,催生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领军者企业。
第二,全力建设数字治理示范区,努力探索数字赋能治理的滨江实践。
一要以“减”促“简”,打造一站式、一键通的政务服务系统。要领跑亲清在线的“五个在线”。紧抓新一轮“1+X”产业政策修订契机,打破传统路径、进行流程再造,加快上线“亲清在线”。要积极参与打造“杭州D站”。做好“亲清D小二”的试点工作,率先试点运行“滨江D站”“园区D站”,力争成为撤销实体化行政服务中心的“第一区”。
二要直达民生,推出更实用、更管用的基层治理场景。要突出城市大脑滨江平台的统筹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区、街道、社区、网格的治理架构,聚焦平安建设、宜居环境、基层基础赋能治理等应用场景,以创新应用场景倒逼流程再造,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赋权。
第三,全力打响“数字滨江”品牌,努力建成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融合的滨江范例。
一要成为数字治理试验场。注重创新政府管理,消除融合发展面临的资质、数据、安全等壁垒。注重营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治理解决方案企业。鼓励滨江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优先在滨江落地应用,把高新区(滨江)打造成为数字技术落地应用的试验场。
二要打造数字技术策源地。完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把高新区(滨江)打造成为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地。紧抓国际人才加速流入的“窗口期”,力争成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地。积极推动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全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要扩大“数字滨江”品牌影响力。要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世界,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会展品牌。要以杭州高新区成立30周年为契机,持续打响“数字滨江”品牌,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数字看滨江”的广泛共识。
要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在“重要窗口”建设中一展新时代高新人靓丽风采。
第一,要始终充满激情。
要有博大的家国情怀,把高新区的发展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要有质朴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热爱滨江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
第二,要始终勤学善思。
摒弃“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的自我陶醉,纠正“穿新鞋走老路”的路径依赖,加强对高新产业前沿领域、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等方面的学习。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新理念新思路谋划好高新区(滨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
第三,要始终干事成事。
要把疫情期间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等担当有为的状态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形成“主动肯干事、立志干大事”的良好氛围。鼓励干部干事成事,树立“让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打造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滨江铁军。
第四,要始终本领过硬。
高新区(滨江)的干部要注重基层一线的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更要有高新特质,持续巩固和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更具高素质、更加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第五,要始终坚守底线。
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干事创业中牢牢守住廉洁底线,坚决不触碰法律红线,以每一名干部的“廉洁人生”造就滨江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朗朗乾坤。
全会号召,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动力,领跑数字产业发展,领先数字治理实践,在“重要窗口”建设中扛起高新使命、彰显滨江特色,让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透过高新区(滨江)领略数字成果、数字实践、数字魅力!
区纪委委员、监委委员;不是区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检察院检察长;曾担任过副区级以上职务的老同志;区人武部部长;区政协秘书长;区级机关各单位正职领导干部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区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各街道正职领导干部;市驻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部分区党代表;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各街道、部门班子成员;区城市大脑专班;区相关企业代表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