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 |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在近期中国移动的年度硬件防火墙产品集采项目中,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新华三集团(下称“新华三”)产品全线入围,成为最大赢家,展现了新华三在“新基建”赛道上的硬实力。
新华三借力新基建,企业全面参与三大运营商5G承载网建设,在多个品类集采中取得突破,今年仅在中国移动中标的项目金额已超20亿元。同时,新华三全球网上运行设备总量增至5000万台,稳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军企业,新华三具有为百行百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坚实基础。在新基建大潮中,我们既是积极参与者,也是赋能者,致力于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快速发展。”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说。
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开拓新蓝海。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建5G基站25.7万个,截至6月底累计达到41万个。新华三运营商事业部技术总监陈峰介绍,国内5G建设快速推进带来庞大的应用市场。目前,新华三已全面进入5G移动通信网络领域,5G云化小基站首批以优异成绩通过三大运营商第一阶段测试,并中标中国移动研究院第一个4.9GHz频段的5G小站研发设计项目,能满足5G时代应用最频繁的室内网络连接需求。新华三现已在苏州与中国电信共建工业互联网试验区,在杭州与中国移动部署智能制造试验区。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速云网融合。新华三集团联席总裁、首席技术官尤学军介绍,今年4月,新华三发布“数字大脑计划2020”,为包含运营商在内的各行业客户供应九款新产品,包括紫光云2.0、新一代智能核心交换机、AI安全解决方案等。其中,新一代智能核心交换机效能提升明显,同样尺寸下比传统网络设备单位空间性能提升400%,平均单个端口功耗降低50%。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发展制高点。近日,一款产自新华三的核心网络处理器测试芯片,已经完成生产与封装测试环节,并在自研固件和测试软件上运行。这款芯片采用16纳米工艺制造,预计年内完成流片投产,明年上半年面市,助力未来5G商业应用网络建设。
在国内市场逆势而上的新华三,还将国际市场视为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新华三在土耳其、菲律宾等地加速布局,亚非欧备件中心增至9个国家,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东京、新加坡、曼谷、莫斯科等20多个城市提供基于信息与通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这对各类产业链的补链强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企业家,既要看到补链强链给企业带来的极大机遇,也要主动出击、狠下功夫,在补链强链中展现企业家的担当。
当前,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挑战。但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今年以来,包括浙企在内的中国许多优质企业恰恰在产业链的国产替代中实现了更好发展。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这些都是我们在风雨中站稳脚跟的基本盘,只要充分利用,就可以释放更大新优势。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无论是化解产业链断裂带来的风险,还是主动作为补链强链带给企业的机遇,都需要企业积极出击、狠下功夫。对企业而言,尤其要强化自力更生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只有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才能在补链强链上抓住更好发展机遇。对政府而言,要让惠企政策直达企业。今年以来,我省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有力推动经济复苏。各部门还需梳理清楚重点、优势、特色产业,掌握企业的核心诉求,才能完善响应机制,在资金、用能、物流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
补链强链还要协同作战。浙江拥有民营制造业和互联网数字经济优势,更需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谋求国内国际合作。外部压力越大,越要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国际产业链加快重构的新形势。构建产业链合作新秩序的过程,也是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布局的过程,对推动我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大有裨益。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一时一事会有波动,但着眼长远依然东风浩荡。只要广大市场主体能顶住压力、危中寻机、攻坚克难、顽强拼搏,浙江经济一定能在“双循环”驱动下劈波斩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