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书记成为社区兼职党组织委员——凝聚教育合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滨江实践
来源: 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1-10-15 09:34 点击率:

最近,丹枫实验小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建华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丹枫社区党总支兼职委员。学校书记兼职社区党组织委员,是杭州高新区(滨江)“双减”文件中的要求,目的是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进一步推进家校社联动,加强社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黏性,共唱育人“合奏曲”,共建育人“新生态”。

“双减”政策落地,教育生态正发生着变化,学校办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政策与社会格局。构建“双减”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新格局是时代之需、发展之需、现实之需。

顶层设计,谋划“双减”新格局

滨江区建立了政府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专业为支撑的协同机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升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区政协举办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负责人以及学校、培训机构、家长、教师代表共同商议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和优势,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新格局为“双减”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内部革新,重构“双减”育人观

充分发挥区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区身心健康数据支持中心作用,推动家校心理减负行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人观念。

推进心理健康“阳光工程”。区身心健康数据支持中心依托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心理服务功能,初步构建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滨江区中小学心理服务系统,对滨江区中小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科学化、体系化服务,达成学校、社会、家庭联动。

推出系列微课《暖心立交桥—滨江区心理健康教育家长72课》,用计分+考核的方式鼓励每一位滨江区的家长学习相关课程。课程针对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家庭教育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科学解说、提出合理建议。倡导家长依照“双减”政策精神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校外时间,转变唯成绩论的教育观和育人观。

组织心理骨干教师录制“学习强国”《家长心理课堂》系列微视频,向更广大的家庭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用正确、适当的方式教育与引导孩子,从而夯实家校协作育人方法,创新育人方式。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有效缓解“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师生、家长的焦虑情绪,各学校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做法。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研组针对学生团辅教学设计、个辅精准帮扶等问题进行细致研讨,依托《心理健康》教材,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程教案,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随时开展跟踪辅导;以家长课堂、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家长排忧纾困。

充分调动社会领域家庭教育资源。区妇联、区家长学校总校、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联合举办《“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今天怎样做家长》专题报告。全区68名家长代表、部分学校家庭教育负责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参加,线上直播同步观看人数601人。区家长学校聘任10位“好家长”作为家庭教育团队成员,配合学校教育实施,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早在2009年5月,滨江区社区学院就率先成立了区家长学校总校,把家庭教育纳入社区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68所,社区家长学校60所。2016年4月,区家长学校总校还开设了“滨江区家长学校大讲堂”,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优秀校园长、优秀班主任、滨江好家长为区内家长作讲座,宣传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家庭教育优秀的教育方式、方法。

校本特色,落实“双减”聚合力

各个学校立足校本,分别打造教育合伙人、“12345”家校融合新样式、“和和+家”心育新模式、特殊儿童共育圈等多个家校合作项目,构建家校合力新模式。一系列“滨江实践”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解构与重构各自角色定位、职责边界,回归教育初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滨江生活
学校书记成为社区兼职党组织委员——凝聚教育合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滨江实践
发布时间: 2021-10-15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浏览量:

最近,丹枫实验小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建华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丹枫社区党总支兼职委员。学校书记兼职社区党组织委员,是杭州高新区(滨江)“双减”文件中的要求,目的是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进一步推进家校社联动,加强社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黏性,共唱育人“合奏曲”,共建育人“新生态”。

“双减”政策落地,教育生态正发生着变化,学校办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政策与社会格局。构建“双减”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新格局是时代之需、发展之需、现实之需。

顶层设计,谋划“双减”新格局

滨江区建立了政府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专业为支撑的协同机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升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区政协举办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负责人以及学校、培训机构、家长、教师代表共同商议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和优势,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新格局为“双减”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内部革新,重构“双减”育人观

充分发挥区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区身心健康数据支持中心作用,推动家校心理减负行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人观念。

推进心理健康“阳光工程”。区身心健康数据支持中心依托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心理服务功能,初步构建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滨江区中小学心理服务系统,对滨江区中小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科学化、体系化服务,达成学校、社会、家庭联动。

推出系列微课《暖心立交桥—滨江区心理健康教育家长72课》,用计分+考核的方式鼓励每一位滨江区的家长学习相关课程。课程针对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家庭教育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科学解说、提出合理建议。倡导家长依照“双减”政策精神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校外时间,转变唯成绩论的教育观和育人观。

组织心理骨干教师录制“学习强国”《家长心理课堂》系列微视频,向更广大的家庭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用正确、适当的方式教育与引导孩子,从而夯实家校协作育人方法,创新育人方式。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有效缓解“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师生、家长的焦虑情绪,各学校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做法。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研组针对学生团辅教学设计、个辅精准帮扶等问题进行细致研讨,依托《心理健康》教材,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程教案,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随时开展跟踪辅导;以家长课堂、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家长排忧纾困。

充分调动社会领域家庭教育资源。区妇联、区家长学校总校、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联合举办《“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今天怎样做家长》专题报告。全区68名家长代表、部分学校家庭教育负责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参加,线上直播同步观看人数601人。区家长学校聘任10位“好家长”作为家庭教育团队成员,配合学校教育实施,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早在2009年5月,滨江区社区学院就率先成立了区家长学校总校,把家庭教育纳入社区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68所,社区家长学校60所。2016年4月,区家长学校总校还开设了“滨江区家长学校大讲堂”,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优秀校园长、优秀班主任、滨江好家长为区内家长作讲座,宣传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家庭教育优秀的教育方式、方法。

校本特色,落实“双减”聚合力

各个学校立足校本,分别打造教育合伙人、“12345”家校融合新样式、“和和+家”心育新模式、特殊儿童共育圈等多个家校合作项目,构建家校合力新模式。一系列“滨江实践”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解构与重构各自角色定位、职责边界,回归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