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腐烂,可能由三个因素导致:

01

机械性损伤

水果在采收、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由于挤压、跌撞以及磨损等原因,会造成机械表皮损伤。

这种损伤通常仅仅是影响水果的美观程度,大多数并不会产生微生物毒素物质,短时间内将其吃掉不存在风险。

02IMG_260

低温冻伤

水果在低温环境下储存时,由于温度过低,其细胞结构可能会被破坏,也会导致水果变软、发烂。

但是,这种冻伤也只是“细胞的破损”,也不存在微生物繁殖,相对而言也比较安全,可以抓紧食用。

03

霉变

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由于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的腐烂变质,这种已经霉变的水果,即使剩下的部分看起来“还能吃”,也不建议继续食用。

因为,我们肉眼看到的腐烂变质的部分,只是水果发生霉变最严重的部分,有害有毒物质会向其他健康组织扩散,我们肉眼却看不到。

水果怎么吃更健康?

1.选对时间很重要

吃水果并没有什么绝对优势的时间,只要大家不紧邻着“饭点”吃水果即可。

其实,饭前是可以吃水果。一方面,水果中的营养成分很多都是水溶性的,饭前食用更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水果容易产生饱腹感,对于想要减肥的人群能帮助抑制食欲。但对于本身体弱的人,长期饭前吃水果则可能易造成营养素的缺乏。

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影响消化功能,特别是老年人,长期饭后吃水果易致便秘。如果在饭后立即吃进水果,水果就会被先到达的食物阻滞在胃内,致使不能及时正常地在胃内消化,从而引起腹胀、便秘等症状。即使饭后想吃水果,也应在1小时以后吃。

2.不能代替蔬菜

尽管水果、蔬菜总是被人相提并论,但两者的营养成分、价值各有特点,不可相互替代。从营养素的总体含量和总的抗氧化能力来说,水果不如蔬菜。

而且,蔬菜经过烹饪,其中的膳食纤维素可以得到软化,人体从蔬菜中获取膳食纤维的效率会更高。

3.不以口感辨糖分

水果甜度不仅与含糖量高低有关,还与水果所含的糖的种类密切相关。

水果中的糖主要分为葡萄糖、果糖、蔗糖,它们不仅化学结构各不相同,甜度差别也很大。

其中果糖最甜,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1.7倍;其次是蔗糖;之后是葡萄糖,其甜度约是蔗糖的0.7倍。(果糖>蔗糖>葡萄糖。)

所以,水果甜≠含糖量高。对于需要“控糖”的朋友们来说,最好记下常见水果的含糖量,以备日常选购:

含糖量在4%~7%之间的水果:

西瓜、草莓、白兰瓜等。

含糖量在8%~10%之间的水果:

梨、柠檬、樱桃、哈密瓜、桃子、菠萝等。

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

苹果、杏子、无花果、橙子、柚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