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以一场数字化改革大会开篇,随着数字化改革的大幕全面拉开,近期,杭州、高新区(滨江)也连续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和推进数字化改革。

城市治理最需要解决什么、群众和企业最盼什么,就谋划、推出什么,以管理和服务更精准、更高效为准绳,今年以来,长河街道在亲清驾驶舱、未来社区、智慧管网、农贸市场、基层治理平台、未来街区等领域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不断推动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今起,推出《数智长河,未来已来》系列稿件,看数字化改革浪潮中的长河“经验”。

(摄影/法鑫,来源/杭州发布)

昨天,全市未来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未来社区,寄托着老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如何定义、如何建设,不同人、不同城市都有不同的解答,长河街道冠山社区为何能够成为本次大会的考察点之一?

要认识冠山社区,可以从最大的特点“融”字切入。

社区由滨江最南部五个村整村拆迁后联合安置的小区,现在第四期即将建成安置,共有房屋2796套,常住人口4778人。位于冠山南麓,以山得名,南邻白马湖,处在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核心区块,地理位置优越,华数、浙大冰虫等众多高新企业和中国网络作家村就在小区周边;小区现有人口中,外来租客占46%,且以来滨江创新创业的年轻人为主。

在这里,五个村、历史与现代、“老”与“新”互相交融,且一些状况在滨江不少社区普遍存在,客观上为今后复制推广提供了条件。

社区范围内,幼儿园、商业街、海山公园、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齐全,在此基础上,2020年社区抢抓美好生活综合体建设机会,结合未来社区的理念和居民的需求,又重点设计和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体中心三座建筑,总共9000多平方,联合构成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些都是社区具备的良好“硬件”条件。

建设未来社区过程中,如何为社区各个人群提供一体化、无差别的服务,是推进的关键所在。对此,利用去年人普数据和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冠山社区把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做了分析。

“建成未来社区,是不是我家孩子有更多学习和玩耍的场所?”

“我今年70多岁了,更关心养老看病方面。”

“我就在附近上班,希望下班后能健个身放松放松,还有更多的社交活动就更好了。”

什么是未来社区?“未来”体现在何处?能为居民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走访调查过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表达了对社区“未来”的关心,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期待、需求和建议。


据统计,这些反馈体现在数据上,可以基本归类为老、青、小三个人群,养老需求主要为更便利的家门口就医养老;托幼需求主要为更方便的托幼和专业教育以及学龄前教育资源供需匹配;而青年人则更关心健身运动、社交便利、创新空间、便捷交通等方面,同时也有对于社区环境、配套设施建设等普遍性的意见建议。

未来社区,自然少不了“未来”感。冠山社区在区街两级的指导下,会同技术团队,对照未来社区“九场景”做了系统的谋划:



社区童玩中心云看护建设已完成


百姓健身房流量监控和智慧预约已上线


卫生服务站“互联网+医疗”已经投入使用


冠山社区整体CIM平台正在集中进行建筑数字化建模


“未来社区”整体UR界面进入开发阶段

目前,冠山社区还在重点打造冠山居民“服务直通码”,群众有需求可以一码直达社工,让民意反映变间接为直达,民意办理变单向为闭环,民意动态变延时为实时,并进一步倒逼社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升全能社工的能力,为社工考评提供数据支撑。

该社区还探索引入亲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参与到未来社区的建设当中,在养老、志愿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多专业、针对性服务。

全市未来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核心 做实做优现代化基本单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无论是做好硬件建设、软件配套还是数字化赋能,未来社区最终落脚点,还是为了给居民带来“理想中的生活”,蓝图已绘就,随着一系列措施的落地,相信从愿景变实景的日子,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