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在杭州市滨江区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杭州市滨江区发展改革和经济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杭州市滨江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民生优先”不动摇,紧紧围绕服务保障G20峰会这一核心,以“三次创业”为主线,构筑“大创新”体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全年目标任务。在今年浙江省首次县域经济30强评比中,我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创新力均列全省第一。以我区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授牌,在科技部今年最新公布的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再次排名第六位,其中创新能力排名第二,稳定在第一方阵。被科技部列入全国8个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计划序列。

(一)经济发展保持稳步增长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1.4亿元,增长14.0%,增幅列区(县、市)排名第一,高于全市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443.8亿元,增长14.9%;服务业增加值439.1亿元,增长15.4%。实现财政总收入235.3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7亿元,分别增长17.7%和18.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1亿元,增长10.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2亿元,增长26.5%。各项经济指标均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实绩

区年度目标

绝对值

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

901.4亿元

14.0%

11.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5.37亿元

18.6%

12.0%

固定资产投资

285.2亿元

26.5%

24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8.1亿元

10.7%

12.0%

自营出口

54.6亿美元

5.5%

8.0%

实际利用外资

8.06亿美元

-

7.5亿美元

实际到位内资

91.05亿元

-

76亿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例

13.0%以上

-

13%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

1.84%

-

3.5%以内

信息经济引领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收入4200亿元,增长13.4%。其中,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增长强劲,实现收入2250亿元;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增加值增长24%,占GDP比重的80.0%。在省经信委、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6年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我区在全省90个区(县、市)信息经济排名中,再次位列榜首。被评为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基地。在今年的浙江省工业强区(县、市)、“两化”融合指数评价中,再次位列全省首位。中国WIFI产业峰会永久落户我区,物联网小镇入选省级信息经济领域标杆小镇。

高技术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加值439.1亿元,增长15.4%,增幅高于全区平均1.4个百分点。508家限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8.4亿元。其中,信息软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7亿元,占限上服务业总量70.9%,增长25.3%;重点企业增势强劲,前30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4.5亿元,占限上服务业的68.0%,增长29.3%,高于全区平均9.4个百分点。我区被评选列入全省首批24个现代服务业强区(县、市)试点名单。阿里巴巴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被列入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扎实推进。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2亿元,增长26.5%,增幅为近五年最高。共18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实施项目,6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预备项目,列入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重点实施项目完成投资39.9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16.8%。政府投资完成84.8亿元,增长121.7%。实施的区级峰会整治项目共58个,完成财政投入12.6亿元,所有项目均顺利按期完工。完成产业投资52.5亿元,增长44.9%,其中新开工项目15个、竣工项目22个、挂牌项目10个。争取到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8.5亿元(含地铁建设8亿元)。

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1亿元,增长10.7%,消费品市场增长平稳。17家汽车4S店实现零售总额73.6亿元,增长3.9%。宝龙城市广场正式营业,中赢康康谷综合体部分开业。永辉超市、世纪百诚等新入区企业贡献明显,共完成零售额17.7亿元,占全区的15.0%。网络销售增长较快,实现零售额14.3亿元,占全区的12.1%,增长达82.9%。房地产市场呈现“量升价稳”的格局,商品房成交面积100.42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83.15亿元,分别增长44.3%和85.4%。

开放型经济表现良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06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91.05亿元,浙商创业创新到位资金72.2亿元,完成自营出口额54.6亿美元。境外投资中方投资额5.04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5亿美元的403.1%。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共48家。增资项目53个。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9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个,阿里、网易等领军企业以及上市公司再投资项目12个。

统筹发展不断深化。积极推进村级三产留用地开发建设,新开工项目1个,在建项目6个,竣工投用7个,全年完成投资16.04亿元。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引进蓝城农业总部,建立跨区合作生产基地20万亩。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其中电商企业6家,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全面推进村级股份制改革,实行股社分离,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4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644元。落实区县协作资金4150万元,引导区内强优骨干企业向桐庐转移产业,完成产业协同资金7.66亿元。扎实做好与贵州丹寨县、麻江县对口支援工作,推动与富阳区签订区域战略合作协议。

(二)创新驱动深入实施

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2亿元,增长13%,占全区生产总值比例达13.5%。积极落实“产业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年投入财政资金资金22.90亿元,其中区级投入17.06亿元、争取市级及以上各类产业专项资金5.84亿元,助推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全年用于科技型人才资助1.27亿元,科技创新及研发项目资助7.73亿元,瞪羚企业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资助1.33亿元。国家高端软件及应用示范项目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459万元,占全市的71.3%,居全市首位。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年专利申请量1.4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901件,总量与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1466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7家;2016年获中国专利奖10件,占全市获奖数的76.9%,获省专利金奖4件,包揽全市获省专利奖金奖榜单。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4项。创业软件等21家企业通过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核查。15家企业入围“2016年浙江省高新技术百强企业”并包揽前3强。24家企业入围2016年浙江省成长性科技型百强企业。华为“全球计算创新中心”落户。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6家,省、市级研发及技术中心68家。

创新人才不断集聚。实施“5050计划”新政,大力鼓励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新引进各类人才25271人,其中高级人才3861人。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500人,增长29%;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186家,增长69%。三花•江虹国际创意园新评为市大学生创业园。新增大学生创办企业403家,累计2561家。新增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企业博士后科研人员进站24名,培养出站10名。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正式批准并挂牌。新增电魂网络、和仁科技、英飞特3家上市企业,累计3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7家,累计79家,上市(挂牌)企业总数和募集资金总数位居全省前列。与14家企业新签订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基金已签订投资协议项目77个,其中47个在区内注册成立,投资资金4.8亿元。深交所(杭州)路演中心完成路演78场。鼓励引导“孵化+投资”模式,共有国家级孵化器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9家,在孵企业共1204家。批准建设“六和桥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杭州创业大街”正式启用。积极推进区“科技双创联盟”组建及试运营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三)城市建设成效明显

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围绕G20峰会服务保障任务,抓紧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年新建、续建道路61条,已完工21条。完成滨康路、闻涛路、滨和路等11条道路路面整治工程。完成风情河、汤家河、四季河3条河道综保工程。围绕地铁站、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建成公共停车场17座,新增停车泊位3141个。新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25座。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永久变”主变扩建工程已完成,“白马变”、“江虹变”目前均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地铁4号线、5号线和6号线工程稳步推进。积极谋划推进白马湖地区现代有轨电车建设,以及江南大道地下快速路和江陵路、江虹路、建业路跨铁立交等重大项目。

“五大平台”加快建设。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中国动漫博物馆项目钢结构主体顺利结顶、幕墙工程全面铺开,湘滨路开工建设;新签约引进企业53家;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奥体博览城主体育场完成亮灯工程及40%精装修工程,98万平方米的奥体滨江区块环境整治类工程全部建成。智慧新天地“十横九纵一河一堤二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核心区域1360亩收储地块覆绿工作顺利完成。物联网产业园完成环境整治1500亩,海康威视三期、世茂智慧之门等9个在建项目加快实施,聚光科技二期等5个项目竣工投用。互联网经济产业园完成江一公园、江二公园等环境整治项目和核心区全部地块覆绿,核心区路网建设全面开展,众创空间特色街一期项目竣工,启动“互联网小镇”申报创建工作。

保障房建设加大力度。西兴区块公共租赁房10.4万平方米竣工并完成五方验收;浦乐单元公共租赁房一期6.1万平方米竣工并完成五方验收。农转居拆迁安置房项目完成投资15.33亿元,其中新开工面积50.6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竣工面积34.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4%;交付面积20.6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回迁安置1616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5%;总证办理4835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创业人才公寓配租1525套。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新增绿地71.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政府投资新增绿地46.6万平方米,社会投资新增绿地24.7万平方米;完成绿化提升改造项目11个,改造绿化面积57.2万平方米。完成闻涛路(东信大道-时代大道)沿江景观改造工程,打造出约10.8公里沿江慢行的“最美跑道”。标准堤塘西兴段(钱江龙-七甲河)完成路面提升工程,并铺设彩色沥青路面。完成西兴互通立交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打造杭城南部最美入城口。钱塘江南岸、时代高架、江南大道和西兴立交等4个重点区域的夜景亮灯工程已投入运行。

(四)生态建设深入推进

“三改一拆”成效明显。全区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0448处203.4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造54.8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25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63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了市定目标任务。全力实施整村阳光拆迁,17个行政村基本完成,全年共完成交地3900亩,占考核目标任务的195%;拆迁3506户,总面积227.2万平方米,占考核目标任务的234%。用地保障更加有力,全年共办理建设项目供地64宗,总面积114.1万平方米。工业用地挂牌5宗,总面积9.81公顷。奥体地铁上盖地块顺利挂牌出让,出让面积16.65万平方米。

“五水共治”扎实推进。全区“五水共治”项目财政投入8.85亿元。坚持“先清淤后生态”,突出峰会水环境保障,十甲河、解放河、风情河、建设河、官河、西兴后河生态治理、长二河铁路箱涵已顺利完成,河道综保治理初见成效。完成20条道路43公里雨水管网的清淤,共清除淤泥6600余立方米。华家排灌站工程建成投用,并完成配套附楼及周边绿化等工程;浦沿排灌站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并完成箱涵工程和主体工程结顶,江边排灌站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

大气环境同步治理。加强工业废气治理,完成8家重点废气排放企业的污染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和全区工业企业VOCs初步调查,全区工业废气源均纳入环保监管范围,并达到了法定排放标准。做好高排放车辆尾气治理和分类管控餐饮烟气,大力推进“五气共治”。2016年度,我区PM2.5平均浓度为50.2μg/m3,空气优良率68.3%,分别较去年改善6.9%和3.8%。全区电力消费总量增长12.7%,万元GDP电耗同比下降1.5%。

(五)社会民生全面发展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区社会保险企业累计新开户7202家,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净增36725人、37363人和39471人。组织391家企业申报2015年度企业稳定岗位补贴3800万元,为企业减负添力。“春风行动”共募集资金641.6万元,累计帮扶困难家庭5955户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25万元。出台《滨江区养老服务业资金补助实施细则》,投入补助及购买服务资金1388万元。阳光家园试营业,已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3家,养老助餐实现全覆盖,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老人达2863人。新增就业岗位16200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1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34人(拆迁户家庭1495人),培养高技能人才34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4%。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区”。2016年中考再创佳绩,重高上线率和优高上线率首次全面超过主城区平均水平。新创建省一级幼儿园2所、市甲级幼儿园8所,市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提升至99%。丹枫实验小学和官河锦庭幼儿园9月开学使用,浦沿中学、东冠小学扩建工程基本完工;钱塘实验小学及幼儿园、滨和中小学、滨文中学、滨江实验学校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新引进优秀教师252名。推进外来人口积分入学试点工作,448名外来人口子女符合积分入学条件。

卫生保障不断提升。区公共卫生中心、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结顶。圆满完成峰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医疗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国际医学部运行成熟。深化区院合作,加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三、浙医二院、省儿童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完成智慧医疗一期建设项目,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49763人,创新开展适龄妇女宫颈癌HPV初筛项目,完成筛查7275例。提高群众应急救护技能,已建成应急救护培训基地4个,在辖区企业、园区、学校、社区、机关等行业开展救护员培训24场、普及培训77场,培训救护员728人次、普及培训11531人次。

文体生活日益丰富。完成沿江慢跑道(骑行道)10.8公里建设,新建(更新)健身苑点32处,基本完成区体育馆建设,举办首届区排舞公开赛。区图书馆全面开馆运行,符合条件的26个社区图书室已全面开通图书“一证通”。完成5个社区文化场所提升(改造)工程和10个社区文艺培训点设置,组织文化活动104场,放映电影1020场,“文艺大课堂”培训11000人次。全面开展以“办好G20,文明我先行”为主题,以“三排三进”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共6500余人次参与文明劝导,文明礼仪宣传进基层单位宣讲170余场,发放漫画公约3万余册。

社区治理水平稳步提升。有序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全区55个社区完成平台落地,落地率100%;华数“我的社区”频道已完成试点,进入推广评估阶段;加快推进省政务服务网街道社区延伸建设及便民服务流程化再造。长河街道晶都社区等10个社区被命名为首批“杭州市和谐(文明、平安)社区”。组织3.5万名企退人员开展“滨江50后”行动并组建523人的“红袖章”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G20峰会守家护院保平安活动,共参与入户调查35930人次、平安巡逻12527人次、公益服务2406人次、困难帮扶1056人次、政策宣传39场。

(六)平安滨江有序推进

切实强化G20安全保障。加强G20峰会维稳安保,推进网格化基础大排查工作。对从事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和“四小车”、道路及辖区工程渣土运输车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三合一”、“多合一”场所以及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对电梯、简易升降机、锅炉和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强安全监管。对施工现场脚手架、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施工现场“三违行为”。共入户访查12.26万户,排查重点单位15877家,重点部位4979处。全区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社会总体和谐稳定。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与各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共27家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区级各责任单位与下属3243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检查覆盖率100%,隐患整改合格率100%”的要求,深入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共有3253家(次)开展自查自纠,查出隐患1159条,整改隐患1081条。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事故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书要求范围内。

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出台《滨江区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区工作方案》。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落实“三大一严”专项行动和“五小”行业整治,对隐患开展排查梳理和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销售活禽行为,加强对农贸市场、门店进行巡查。探索智慧监管模式,目前大型以上社会餐饮单位已建成“阳光厨房”44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20%。同时加强对“厨房智慧管理平台”的推广,在2家新建学校完成智慧厨房建设并产生示范效应。加强对药械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日常监管,有序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的抽样送检工作。

(七)深化改革走在前列

率先实施新一轮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五证合一”以来成效显著,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需求。抓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促进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契机,开展外商企业登记管理和内资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率先开展个体户“两证合一”登记改革,开展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和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准备工作。新登记注册企业6803个,平均每个工作日29家,新增注册资本481.68亿元人民币,增长54.5%。

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发挥政策引导效应,不断吸引创投机构、担保机构等金融要素集聚。引导科技银行开发更多创新型产品,支持杭州银行科技支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不断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门槛。支持深交所路演中心、金融服务联合会、一融科技平台等建立市场化的线上资本项目信息服务平台,提高项目资本对接效率,为资本市场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作用,进一步强化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机制,区创投引导基金阶段参股25支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35.5亿元。推动与省股交中心的合作,共同建设“浙江科创企业股权融资转让系统”。

全面深化各项综合改革。编制完成《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深化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开展推广服务清单模式。实施事业单位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新一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协调机制,调整2016年度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积极推进价格改革,加强对区内物业收费、建筑垃圾清运费、生活垃圾费等的监管调研。开展“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清单式管理改革试点。

回顾2016年,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新动能需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于少数大企业和大项目,新生力量要加快形成支撑力;二是城市化发展与国际化要求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人民群众对我区医疗、教育、生活配套等高端设施的需求更多、要求也更高;三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任重道远,在有效征迁、土地管理、环境整治、城市功能完善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仍需花大力气加以妥善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7年,我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且分化加剧,经济运行面临的国际环境相当复杂;国内宏观经济趋稳但仍存在下行压力,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仍应高度关注。但是,一些新的机遇也将对我区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一是“后峰会、前亚运”效应机遇,为高新区(滨江)推进城市(产业)国际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二是改革机遇,以我区为核心创建的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杭州市作为全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提供了政策空间;三是产业发展机遇,当前国家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出台了各项改革措施,特别是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布,为我区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发展空间。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建议我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

——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自营出口总额增长5%;

——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

——实际到位内资90亿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能源、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2017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产业引领,奋力推进“三次创业”

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实施领军企业跨越发展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积极扶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展,从研发投入、融资、市场开拓、产业发展基地、应用示范工程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全面实施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加强对初创企业的服务,壮大科技型小微企业群体。切实加强江北创新孵化功能,实现南北联动互动。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20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家。

修订实施新一轮“1+X”政策。在促进创新创业、产业培育、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形成新突破。继续加大对网络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持扶持,加快布局大健康等面向未来的高新产业新蓝海。支持企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创建省级重点研究院和国家实验室,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推动支持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新企业,努力抢占全球前沿技术。加大政府对研发投入的支持,全年安排企业创新发展资金10亿元左右。

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积极引导支持创建各类产业联盟,并通过产业联盟招引、设立各类研发机构,打造全省企业研发核心区。加强工业用地用途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引导街道工业园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攻坚战,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等建设,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年专利申请量15000件。

狠抓产业招商。抢抓“互联网+”、“后峰会”等发展机遇,重点招引网络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大健康产业项目,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进一步做深、做透、做细产业链,努力形成“互联网+”等新的优势集群和新的增长极。以“五大平台”为依托,以“特色小镇”和特色产业园区为核心,强化世界500强、世界知名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招商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90亿元,引进世界500强项目3个。

(二)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创新创业环境

完善高端人才培育模式。继续深入实施新一轮“5050计划”,国内外人才并举,大力吸引创新人才、创业项目落户我区。积极支持各类人才申报国家、省市人才培养项目,鼓励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深化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人才工作模式,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加大人才租赁房配租力度,努力缓解人才住房难的问题,全面保障人才子女就学。全年引进各类人才2.5万名,其中海归人员800人,创办“5050计划”企业100家。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众创空间提升行动,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创投、中介机构等各类社会主体整合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创办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13家,在孵企业1300家。支持“六和桥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杭州创业大街”等建设。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产业联盟等平台建设。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3%左右。

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探索建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机制。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与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共建钱塘江金融港湾全省高技术股权交易中心。建立与杭州市创投服务中心的长效合作机制。完善与深交所杭州路演中心合作机制。探索开展与上交所战略性新兴板块战略合作。全面推进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家以上。启动与证券交易所及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的合作,争取“科创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小镇不断先行先试,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打造,引进高端企业、机构、平台、资金、人才,演化催生一批项目,将特色小镇打造成我区未来几年创新创业的主平台。加强小镇梯队培育,做好对物联网小镇、创意小镇、互联网小镇的跟踪指导,互联网小镇积极争取列入省创建名单,力争在产业集聚和规划建设上打造杭州市样版特色小镇。

(三)完善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产城融合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安排政府投资80亿元,新建道路20条,续建32条。新增公交线路3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条。积极推进15个地铁站建设,开通地铁4号线。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点25座,新增(更新)公共自行车1500辆。新建(续建)公共停车场5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600个。完成新浦河二期、陈家河、长二河二期3条(段)河道综保工程。白马湖区域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加快启动,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江南大道地下快速路、江虹路跨铁立交工程建设。

推进五大平台建设。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加快推进核心区“二十路一桥一闸一湖一河”基础设施,冠山公园一期全面建成,中国动漫博物馆基本完工。奥体博览城确保主体育场顺利完工。物联网产业园积极推进缤纷公园及地下停车库、物联网感知轴景观带等项目建设,加快14个落点项目建设。互联网产业园加快推进时代高架两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深化北塘河滨水景观建设。智慧新天地加快坚塔路、西浦路、闻涛路等核心区内主干路网基本建成。

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做好龙湖天街、星耀城二期等项目开业工作及奥体上盖物业地块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晶都、新生等农贸市场建设,同时力促江虹路西地铁上盖物业和三街道旧城改造成熟地块、三产留用地和白马湖湖区二期酒店地块的有序出让。推行农转居拆迁安置房新建项目全过程代建,提高安置房建设品质,确保新开工65万平方米,竣工25万平方米,交付40万平方米,安置1200户;继续做好早期建成农转居安置小区的局部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深化“三改一拆”,全年完成拆违50万平方米;结合“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和整村成片拆迁扫尾工作,确保完成2个街道创建“无违建街道”目标任务;加强拆后土地的综合管理,启动西兴、长河老街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五水共治”,完善“河长制”,以截污纳管、雨污分流为重点,打断污水流入河道的主干道,打通断头河,推进“清水入城”建设。加强城市绿化,做好地铁、隧道、跨铁立交等重点工程涉绿工作,规划并建设一批城市集中式绿地公园;全年扩绿20万平方米。

(四)强化民生保障,优化基本公共服务

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帮助2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实验区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化特殊群体帮扶救助。为全区困难家庭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新增社会化托管的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10家;开展康复服务进家庭活动,为2500名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为3500名老年人配备智能服务应用终端。

加快文体教育事业发展。做精做靓滨江文化,办好全国排舞联赛总决赛等重大活动。加快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区群文中心建成投用,区体育馆投入使用,新建(更新)健身苑点16处。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钱塘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建设,加快滨江实验学校等3个在建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奥体单元小学及幼儿园等4个学校,启动中兴单元小学及幼儿园等9个学校前期工作。研究推出办学体制改革方案,加大对外合作办学力度,中小学生聘请外教、海外结对率达到100%,引进1-2家高端民办幼儿园,全年引进优秀教师390名。

推进“健康滨江”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以及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排查和管理;完善区院合作机制,继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拓展智慧医疗服务,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力争完成区公共卫生中心和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程和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楼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测工作,继续实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心关爱行动。

深化平安滨江建设。抓好公共安全,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巩固提升危化、标准化、社会化、网格化“四个化”,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劳动纠纷调解中心,做好信访工作,提高社会和谐度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夯实国防动员基础,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强化食品安全治理,新增大型以上餐饮单位阳光厨房10家;食品定量检测1920批次,其中监督抽检1440批次以上,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100%。

(五)推动开放发展,全面打造国际化城市

深入推进产业国际化。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产业研发、制造、营销等各环节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把区内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国际知名企业,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运用多种平台向国际展示生产、生态、生活环境。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实验室,大力引进境外知名创新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深化与发达国家、创新尖峰地区的全球链接,推进跨国技术转移与链接,探索与国外知名院校战略合作的模式和机制。

深化人才集聚国际化。积极放大“后峰会、前亚运”效应,引进和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全球科学家和创业领军人才,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推进市场化引才育才改革试点区建设,把“5050计划”作为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千方百计招引人才;完善人才的引进、服务、培育、激励和保障等机制,努力引进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培育本土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推进城市功能国际化。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外文引导。采用国际化通用标识标准,实施国际化标识改造,实现重要场所、公共区域国际化标识全覆盖。鼓励举办、承办各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学术研讨等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等重大国际会展。

推进社会服务国际化。加快实施国际化社区试点工作,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外籍专用窗口;将“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二证合一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简化办事流程;推进国际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支持浙医二院创新中心和省儿童医院二期建设。打响“国际滨”品牌,加快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新城。

(六)突出重点领域,实现改革新突破

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浙江政务服务网滨江平台建设,实现区、街、社区审批服务体系功能升级。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加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调整,并逐步向街道基层延伸。抓好“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清单式管理改革试点。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省级科技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更为有效的行政审批服务。以售电侧改革为主线,在发电和配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售电市场主体,推进直购电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企业用电难问题。加快社区股份制改造和社区股份经济发展,全面实行股社分离,提高监管水平,推进村级留用地项目开发,促进村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做好其他综合改革。严格执行中央“六个不得”和省委省政府“八个不准”,全面实施新一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完善政府专业聘用人员制度改革,继续增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活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新型居住证制度,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和平稳过渡,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