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杭州市滨江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全区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560亿元,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630亿元,增长9.9%,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5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0%左右,超额完成市、区年度目标。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税降费78.7亿元,总量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二。完成财政总收入341.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6亿元,分别增长5.9%和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亿元,增长9.3%,增速居全市前列。

重大项目扎实推进。积极推动5个 “152”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其中长河六社区留用地统筹开发项目、宇视科技、海亮教育、吉利寰球等4个项目已开工落地,超额完成省市考核目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揭牌,医惠科技等18个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推进,开工率100%。预计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增长10.0%,其中安排政府投资建设项目246个,政府投资项目投资97.6亿元。

上市挂牌再创新高。深入推进凤凰计划行动,不断优化金融服务能力,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全年新增上市企业8家,累计50家,新三板累计达106家。其中,迪普科技在创业板上市,虹软科技、安恒信息、鸿泉物联网、当虹科技登陆科创板,网易有道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启明医疗在港交所上市。泰林生物通过证监会核准发行,光云科技科创板过会待证监会注册。列入市重点拟上市企业22家,居全市第一;新增和累计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一名,浙江“资本第一区”进一步巩固。

开放经济稳中有进。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32家,其中蔚星科技等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5个。新引进网易有道等网络信息技术产业项目67个,生命健康产业项目19个,戴姆勒、高通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0%。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在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被列入实体清单等不利形势下,进出口平稳增长,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7亿元,增长12.0%,其中自营出口总额477亿元,增长5.0%。

区域合作协调推进。积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面开展人才合作、创新协同和产业融通,主动对接上海张江高新区,与合肥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合作。做好与长春新区的对口合作,与衢江、淳安的山海协作。全方位开展与丹寨、麻江和建始的对口帮扶工作,从过去的资金“输血”升级至产业“造血”,落实对口帮扶资金1.1亿元,实施援建项目47个。支持企业在当地建设扶贫车间18个,累计采购、销售特色农产品7651万元。

(二)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数字经济引领发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全区经济工作大会暨建设数字经济最强区动员会,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全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50亿元,增长15 %,占GDP比重为73.7%,总量位列全市第二,占比位列全市第一。全年产业扶持资金支出37.5亿元,其中区级资金27.4亿元。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信息软件等产业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长。在浙江省数字(信息)经济综合评价和浙江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中,继续位列全省第一。

“新制造业计划”创新推进。召开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暨新制造业计划推进大会,出台《杭州高新区(滨江)推进“新制造业计划” 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启动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建设,宏华数码、东方通信、模拟芯片IDM等3个项目顺利落点。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深化工业企业、园区提升改造工作,实施机器换人项目35个、验收通过工业物联网试点项目18个、新增工业机器人163台、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72%,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旧厂房改造23.1万平方米。海威二期、春风集团、凡天制衣、兴耀自动化产业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博凡科技项目结顶,盛大科技园竣工投用。

金融赋能持续增强。优化调整政府产业扶持基金决策流程,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我区阶段参股引导基金子基金24支,基金总规模42.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4.2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2笔,投资金额17.96亿元,其中在我区投资104笔,投资金额7.81亿元;累计完成转贷资金52笔36.3亿元,完成周转资金15笔16.1亿元;累计在保余额2.05亿元,在保贷款笔数32笔,在保企业23家。加强政银企合作,启动投贷联动试点,组织开展股权融资路演、银企对接等各类金融服务活动100余场。全面防范金融风险,全区42家网贷全面出清。

(三)新动能培育成果丰硕

创新生态日益完善。通过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和集成电路认定37家(占全省70%)。预计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2家,有效数突破1200家,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新认定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27家企业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26家企业入选浙江省创新企业百强;19家企业被认定浙江省2018年度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占全省总数的76%。入选省级双创示范区域示范基地2家(占杭州的2/3)、企业示范基地1家(杭州唯一),入选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各4家。

人才强区纵深推进。推广用好人才新政30条,持续推进“5050”计划。全年新引进各类人才31325人,其中引进硕博士8232人,占人才引进总量26.3%,列全市第一。新增发达国家院士专家等国际顶尖人才3人,各级人才计划工程人选35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400人、“5050计划”人才企业110家,省、市领军创新创业团队各3个,均列省市第一。持续推进人才安居工程,推出新一轮400套人才房。举办第二届国际人才节、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钱江论坛”、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总决赛和全景凤凰营湾区科创大赛,开展全国首次发布MIT科技评论全球50家聪明公司活动。

产权保护步伐加快。全省首家全门类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验收并升级为示范区。预计全年专利申请量1.8万件,专利授权量10300件,首次突破万件大关;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000件,增长24.3%;发明专利授权量2900件,增长4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0件,列全省第一。新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中国专利奖银奖2项、优秀奖5项,入围浙江省专利金奖3项。区内企业新发布“浙江制造”标准6项、新增“品字标”企业4家,“品字标”认证证书拥有量居全市第一。

产业平台能级提升。加快推进六大特色小镇建设,物联网小镇被评为省级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省数字化示范园区,互联网小镇连续两年获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综合评价第一,智造供给小镇成功创建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意小镇、金融科技小镇、智慧医健小镇稳步推进。中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正式启用。巩固江北高新策源地建设,做好江北企业服务工作。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孵化器载体36家,创历年新高在孵企业2451家。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省率先上线商事服务智能语音咨询系统。全市率先完成“一窗受理”平台街道全覆盖,开展“知识产权一件事”“双创服务一件事”改革。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实现“最多100天”,285项事项实现“一证通办”,77种电子证照实现共享应用。出台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实施意见。全区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2209个,新增注册资本484.9亿人民币。返还社保4.88亿元,对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阶段性降低社保费3亿元。

(四)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优化调整路网规划,望江隧道、冠山路(时代大道—长江南路)等14条(段)道路建成通车,火炬大道“四改六”工程、西浦路基本完工,江南大道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奥体网球中心决赛馆网球功能复原、滨盛路下穿隧道、主体育场区配套及车库加快推进。110千伏浦沿变电站建成投用。地铁5号线顺利推进,6号线7座车站主体结构完工,7号线奥体中心站主体A区完成。新增公交线路6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4条,新增3座公共停车场、新增(启用)公共停车泊位3354个。

“三改一拆”深入推进。全面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编制《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新区(滨江)发展大纲》。加快完成浦沿街道整街拆迁和西兴、长河街道的拆迁清零工作及城中村改造,西兴街道全面完成征迁清零,长河街道基本完成征迁清零,浦沿街道基本完成签约腾房。全年完成签约1430户、腾房2321户、拆房1153户。拆除违法建筑1490处,面积30.1万平方米,全区“基本无违建区”创建成功,浦沿街道完成“基本无违建街道”创建申报。

安置保障力度加大。继续推行安置房品牌开发商总包代建模式,提高安置房建设品质,开工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开工安置房项目8个、面积128.9万平方米,竣工55.9万平方米,交付42.5万平方米、2569套,安置3050套。完成蓝领公寓首期406套房源改造。长虹苑等6个安置房小区环境整治开工。基本完成迎春小区、迎春北苑、迎春东苑、迎春南苑等40个小区的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完成67处小区电梯加装,其中安置房41处。

(五)治理效能持续增强

生态建设日益优化。围绕打造“花城滨江”总目标,积极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物联网小镇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井山湖农耕文化园正式对外开放,闻涛路全线贯通。新增绿化30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3个。白马湖获评省级“美丽河湖”,太庙桥河和庙后王河获评市级“美丽河道”。“美丽杭州”建设实现三连优,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列全省第三。

重点治理全面铺开。城市大脑加速推进,初步完成交通管理、治安、教育、养老、医疗和社区等领域应用场景开发,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和应用场景落地建设。垃圾分类强势推进,设置标准化回收网点37处,115个小区实现“定时定点”投放,实现垃圾总量零增长。北塘河临时渣土转运码头建成投用,西兴工程渣土泥浆泵送中心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公厕革命”,新建3座,提升改造11座,目前现有区管公厕基本完成提升改造。

“五水共治”富有成效。加大源头治污减污,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源头减污的重要抓手,统筹全域治水。完成11条河道游步道综合整治,实施“五水共治”工程项目39个,建设雨水管网6.1公里,建设污水管网3.5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37.5万方,无违建河道创建完成率100%;四大涉水行业清洁化改造任务完成率10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2万吨/天。顺利通过国家城市黑臭水体专项督查,长河街道完成“污水零直排”街道创建,建立全覆盖的“污水零直排区”长效管理机制及工程责任追溯机制。西兴街道荣获全省“五水共治”先进街道,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平安滨江”迈上新阶。围绕“平安护航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等全区性的安全专项整治。深化“一中心四平台一张网”建设,基层治理“三治融合”加快推进。积极开展扫黑除恶行动,坚决打好重大活动安保维稳、涉众型经济案件处置等硬仗,全区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深入推进“浙江无欠薪”行动,调处各类劳动纠纷争议案件7151件,为劳动者追讨工资4831万元。建成启用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六)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持续夯实。推进“家燕回巢”3.0版,新增就业人数34639人,帮助278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征地拆迁家庭1259人。帮扶困难家庭1136户,发放各类救助资金890万人。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新建春波、钱塘等2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启动区级人才租房补贴,受理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申请17474人,发放金额2.77亿元。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率100%,全区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54%。

教育事业再上台阶。建成中小学2所、幼儿园3所;开工建设中小学3所、幼儿园6所,杭州国际学校开工。新增小学学位4320人、幼儿学位1080人。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数全省领先,教育现代化达成度超过80%,列浙江省第一方阵;幼儿园公办率90%、普惠率91%,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0%,特殊儿童义务段入学率100%,三项指标均列全省前列。招聘优秀教师334名,其中研究生比率超过35%,特级教师4名。

“健康滨江”不断提升。完善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达151.5万人次,无偿献血工作连续18年位列全市第一。顺利通过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彩虹城分中心投入使用。医联体建设扎实推进,加强与浙大儿院合作,儿科医联体门诊量3.2万人次,增长33.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6万人,续签率达到60.2%,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覆盖率81.7%。传染病防控工作到位,全年无甲类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省级食品安全区通过验收。

文化体育均衡发展。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全方位展示改革发展成果。办好区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89.4万人次。推进奥体中心“大莲花”首次使用暨压力测试活动,完成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庆典服务保障。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十三届杭州文博会、第二届网络文学周、CBA联赛、浙江马拉松接力赛、中国杯国际排舞公开赛等品牌赛事。

回顾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受中美贸易摩擦、宏观环境影响,全区经济发展面临增速减缓的压力,需要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增速放缓、缺少核心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存在“卡脖子”现象,需要重点突破;环境整治、医疗、教育、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发展水平也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妥善解决。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区全面推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2020年工作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委年度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围绕“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总体目标,积极深入推进“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建设,打造“数字经济最强区、新制造业引领区、新型城市标杆区、幸福生活示范区”。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新引进人才数2.8万人;

——能源、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10%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产业引领,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聚焦核心产业做大做强。围绕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在数字安防和通信设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信息软件、电子商务、数字传媒、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网络安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快打造2个千亿级领军产业集群和9个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抢占5G等高端技术领域研发、产品应用制高点。加快强链补链,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全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增速保持在15%以上。

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8条和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加快修订新一轮“1+X”政策,结合“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加大扶持、加快兑现、加强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平台作用,创新金融产品,为区内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提供转贷、周转资金、担保等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上交所、深交所战略合作,深化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业发展。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引导企业从“产品走出去”向“解决方案走出去”转型,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形成一批跨国经营公司。关注创业板,紧盯科创板,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动态保持上市后备梯队60家以上。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梯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集团、“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加强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企业和市雏鹰企业培育,全年新认定瞪羚企业26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全年新注册工商企业数突破1万家。

加快招商项目落地见效。开展“招强引优攻坚计划”,明确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平台,推进产业链招商、政策招商、楼宇招商和增资招商。开展“大项目带动计划”,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做好项目申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加快工业综合体项目建设进度,深化推进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建设,做好宏华数码、东方通信、模拟芯片IDM等已落点项目开工,力争再签约3-5个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工业投资增长10%。确保完成市下达实际利用外资年度目标任务。

推进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继续深化与上海张江、合肥高新区等区域合作,聚焦人才交流、科技创新、产业互补、小镇合作等领域,拓宽合作渠道。巩固丹寨、麻江、建始三县脱贫成果,创新帮扶模式,强化项目带动,优化劳务协作,推动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加强与衢江、淳安的山海协作,积极探索战略合作发展新模式。认真落实长春新区与我区对口合作方案,争取在长春新区合作设立“吉浙新经济园区”。

(二)抓创新驱动,激发动能转换新活力

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做强“大孵化器”建设,加快孵化器转型升级,推动全要素孵化。全面推进与浙大、北航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补足基础研究短板,加强技术成果转化。更大力度对接引进长三角科研资源,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地启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继续加大区财政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10%左右。

外引内培创新人才。深入推进“5050”计划,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持续构建更优人才生态。支持企业与境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支持和完善博士后科研工作机制;扩大“滨江国际人才节”和“硅谷精英沙龙”品牌效应,建好江南江北两个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人才招引。全年力争引进各类人才2.8万人以上,引进“5050计划”项目10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

全面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持续做大做强物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智慧新天地等产业平台,稳步建设物联网小镇、互联网小镇、创意小镇,加快建设智造供给小镇、金融科技小镇、智慧医健小镇,全面启动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加快5G滨江联合创新中心和智慧双创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支持5G新技术新产品率先应用和项目落地。强化江北区块孵化阵地作用和企业引育功能,拓展产业空间资源,推动北企南迁。积极推进传统工业园“退二优二”提升改造,加快向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转型。

持续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对标世行评价标准和京沪先进指标,开展“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打造“双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全域注册申报承诺制,形成24小时全流程不间断商事登记服务闭环。推出企业投资项目改革升级版,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到竣工验收审批“最多90天”。深入推进 “标准地+承诺制”等改革,将“放管服”理念融入项目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持续推进办税便利化改革,加大办税服务厅电子税务局体验区建设。积极融入政府采购“全省一张网”,推出政府采购文本标准化,优化采购文件在线获取。继续推进“数字见证”管理,全面推进政府集中采购电子化招投标,实现服务对象“零上门”。

(三)抓基础建设,提升城市承载新能级

高水平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江南大道改造提升工程、时代大道改造工程、冠山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全力配合做好地铁5、6、7号线建设。强力推进完善白马湖、智慧新天地、奥体、物联网、互联网、智造供给等区域路网建设,新建(改造)道路21条,续建(改造)道路43条,打通“断头路”6条,基本建成“五横四纵”城市主干路网、“二横二纵”快速路网。新增(优化)公交线路7条,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5处,公共停车泊位900个。

高标准做好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30个在建安置房项目建设,全年开工安置13万方,竣工24.5万方,交付55万方、2669套,安置2450户次。紧盯高层次人才需求,完善配套服务,实现“人才公寓”向“人才社区”升级,新配套人才房1000套。长河街道全面完成征迁清零,浦沿街道基本完成征迁清零。完成老旧小区电梯加装80台以上,小区楼廊提升改造410个。新启动缤纷北苑、滨康小区等6个安置小区整治项目的开工。开展 “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打造“滨江样板”。

高品质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三桥水电区域等亚运主场馆周边区块、白马湖区块、智慧新天地等重要节点规划修编。抓好亚运项目优化提升,推进“大小莲花”及配套工程建设。启动白马湖会展中心扩建工程,加快北航杭州研究生院、杭州国际学校、世茂智慧之门、宝龙商业广场、信达广场及恒生、网盛、宇视总部大楼等一批地标性建筑建设,最美跑道和沿江绿化景观带全线开放,中国动漫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正式投用。

(四)抓城市治理,构筑和谐美好新生态

持续深化垃圾分类。积极创建省级、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以街道为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推进“定时定点”投放的小区及更多的商业综合体纳入专线清运范围,改造垃圾投放点300个。深化推广“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完善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垃圾等收运体系,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达到86个。完善易腐垃圾专线清运和资源化利用,全区中型以上餐饮企业收运覆盖率达100%。开展垃圾分类典型示范带动,培育示范家庭、示范单位,积极推广各示范点的经验做法。

持续深化“五水共治”。推动浦沿街道完成“污水零直排”街道创建,打造“污水零直排区”。聚焦重点区块基础设施、重点河道畅流工程,启动污水第二通道建设,新建1至2个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全力打好污水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北塘河等14条游步道建设,实施冠山河等8条河道综保工程。着力打造官河、十甲河、建设河、花园徐直河等在内的13条“美丽河道”,实现2020年“美丽河道”创建目标达40%以上,加快建设智慧治水系统。加大河道日常巡查监管,重点建立健全督查通报制度,维持好、巩固好河道建设成果。

持续深化“平安滨江”建设。围绕全区城市大脑顶层设计和整体框架,加快推进“雪亮工程”“智安小区”以及“在线警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打防管控服”效能。巩固“浙江无欠薪”示范区建设成果,强化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加强引导社区参与“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做好扫黑除恶后半篇文章,严打“现金贷”“套路贷”。深化“护企行动”,对危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坚持“露头就打”。

持续深化“花城滨江”建设。以公园、沿江、河道、道路等为重点,按照花城滨江要求,新建及改造一批特色景观公园,以“河+湖+公园”模式营造缤纷水岸公园,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打造滨江“特色花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空气优良天数在280天以上。全年新增绿化30.6万平方米,建设“口袋公园”10个。

(五)抓社会保障,推动民生事业新发展

完善就业保障服务。全面推进供需对接、技能培训、就创扶持、实践指导服务体系。深化“家燕回巢”行动,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000人,其中拆迁户家庭不少于700人。创新“多代同楼”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养老新名片。探索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继续落实农转非拆迁人员家庭大病医疗补助政策,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质文体事业发展。讲好奥体中心故事,办好中国国际动动漫节等重大活动。做好沿江体育公园交接,启动滨江体育馆(亚运会羽毛球决赛场馆)改建工程。抓好学校体育场馆有序开放。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好“品质书店”,进一步探索实施“美好书店发现计划”,培育一批小而美的“城市知识地标”。继续推进“滨江四季”文艺演出进社区、进园区。探索钱塘江、大运河遗产活态传承,复兴过塘行、西兴灯笼等老街业态,创造性地讲好“滨江故事”。

推进美好教育建设。全面加强与杭二中、杭州国际学校等名校的战略合作,办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推进民办学校优质发展,打造杭州教育最强区。实施新一轮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西兴中学等6所老校的改建和重建工作,建成中小学2所、幼儿园2所,开工中小学2所、幼儿园4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雁阵计划”,2020年计划招聘教师324名。围绕产教融合建设任务加快开展相关工作。

加快卫健事业发展。构建以综合性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以“医联体”为纽带、以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化与浙医二院、浙大儿院、市三院合作。启动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改造,打好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保牌”和“儿科牌”,全力打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深化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成果,完善依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大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