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对高新区(滨江)专利融入标准试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姚画出席会议并讲话。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陈健以及省、市、区知识产权条线和标准化条线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验收会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林敏主持。

专家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试点的建设情况,最后在滨江知识产权大厦会议室召开评估验收会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杭州高新区(滨江)总体上完成了预定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取得了一定的前瞻性探索,并在试点工作基础上总结了一批专利与标准融合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路径和方法,提出了专利融入标准相关政策建议,同意通过验收。

专利融入标准,是加强标准研制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促进标准与专利融合发展重要基石。目前全省仅3个试点,高新区(滨江)位列其中。试点以来, 高新区(滨江)不仅出台了《杭州高新区(滨江)专利融入标准试点工作方案》,搭建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平台,还多次召开专利融入标准试点工作座谈会,为加快推进专利标准融合,聚合创新资源,构建了全新的“滨江模式”。在5家头部企业开展专利融入标准试点,鼓励企业积极拓宽标准研制路径,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建设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构建含必要专利的“标准+高价值专利”组合。

陈健在汇报中表示,高新区(滨江)自获批建设浙江省专利融入标准试点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区长为组长的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并指导推进。高新区(滨江)深入研究了国内外专利与标准融合现状、机制与实施路径,掌握物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全球专利池现状、许可费率安排、运行机制以及许可政策要求,编制《专利融入标准现状调查报告》。组织产学研专家学者研讨并实地走访、调研企业10余次,为专利标准融合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处处长沈建国对高新区(滨江)的试点工作进行了点评。他表示,通过试点建设,高新区(滨江)初步构建了推进专利标准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激发了企业参与专利标准融合的内在活力,有效提升了专利标准融合的集成效益。高新区(滨江)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全市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紧接着,浙江大学教授谢磊、中国计量大学教授郑素丽、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蒋建平以及正泰集团知识产权部总经理王景凯等专家对试点工作一一进行了点评和提问。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以及海康威视等试点参与企业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解答。

最后,姚画对专利与标准融合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注重顶层谋划,省级层面要统筹推进全省的专利与标准融合发展工作,利用好数字化改革这把金钥匙,区级层面要先行探索,注重成果落地;

二是平衡好创新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既要让创新主体享受到应有的创新回报,又要让下游使用者承担得起使用费;

三是要深入挖掘“专利+标准”工作潜能,切实提升融合深度广度,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路径、方法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