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凯杰委员:

您在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借助数字化技术修复中小河流资源的建议”已转交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河流生物资源是水体生态系统建设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共40条河流,占滨江区水域容积总量的97.26%,所以,河流的生物资源质量对于滨江区达成人水和谐共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由于城市发展建设与水生物资源多样性之前的固有矛盾,滨江区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河道污染、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水体涵养能力下降、生态失衡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则是从根源上修复河道中的生物资源。

近年来,我区积极借助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水生态治理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助力治水工作提质增效,为借助数字化技术修复中小河流生物资源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美丽杭州建设领导小组于2022年3月印发了《浙江省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杭州市行动方案(2021-2025)》(杭美建〔2022〕4号)(后文简称《方案》)。《方案》第二点第(五)条“提升数字化监管水平”的任务中,明确提出“数字赋能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水生态健康调查及地理信息等多元数据,加强生物多样性信息监管。”自《方案》印发,我区相关单位已在组织领导、投入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修复的相关数字化工作。

4月2日-4月20日,我局向六家协办单位征求了关于此提案的落实意见与建议。经过与各协办单位的共同梳理,结合目前滨江区的河流生态系统现状、数字化技术发展水平等基本情况,总结形成下一步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具体如下:

1. 基于数字化技术优化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生物资源多样性。自“十三五”至今,滨江区积极开展河道生态整治、河道划界等工作,水生态环境初步治理已完成,河道生态功能已基本恢复。这为河流生物资源修复提供了良好基础。因此,下一步有必要通过将生物现状数据集成至滨江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监测河流内植物、淤泥、微量元素等相关数据,预警外来入侵生物等方式,逐步修复河流生物资源;并且,结合“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建设工作,优化水生态环境,实现河流生物资源管理工作的精准、科学、系统、可持续。

2. 打造科技治水的产业环境。2019年,滨江区举行首届“政企联动•科技治水”论坛,并成立“科技治水联盟”。因此,下一步,可将“借助数字化技术修复中小河流生物资源”纳入科技治水联盟的攻关任务之中,围绕“滨江设计、滨江制造、滨江建设、滨江运维”的数字孪生一体化应用模式,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河流生物资源修复模式,从而为全面构建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深入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增加新动力。

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杭州市滨江区科学技术局

杭州市滨江区财政局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江分局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滨江分局   杭州市滨江区“五水共治”办公室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区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

(杭州市滨江区数据资源管理局代章)

2022年5月18日

联系人:赵梦琦           联系电话:867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