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晓天委员:

您在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非建筑类总部企业拿地建设专项服务的建议”已转交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产业用地项目基本情况

杭州高新区(滨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我区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建设科技新城,奋力推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我区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推进产业建设项目供地、开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已有数百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目前我区落点供地项目基本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业主单位一般均为非建筑类,在工程项目开发建设上没有相关经验,也缺乏精力开展建设,为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强化产业投资拉动作用,加快形成“落点一批、公告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发展态势,我区进一步健全产业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成立相关机构,优化审批流程,政企协同推进,压缩前期时限。2020年我区落点产业项目25个,供地12宗,开工19个,2021年落点产业项目24个,供地10宗,开工15个。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成立前期办服务企业建设前期工作。为进一步健全产业用地项目跟踪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推进产业项目加快供地建设,2020年4月我区成立产业建设项目前期协调办公室。由区政府各职能部门明确专人组成,各司其职,并做好沟通协调和联合审批等工作,同时由区经信局牵头各产业平台对供地企业做好项目供地前、供地后、开工前的咨询和指导工作。为了帮助企业理清办理流程、找准办事部门,我局项目项推科已梳理项目前期事项办理节点和涉及部门,制作项目供地、开工办理的流程图。

(二)搭建项目智慧督系统实现审批业务协同。为实现拿地到开工全流程审批,形成事项进度有计划、实施可监测、现场可查看、问题可预警、整改有反馈的监督闭环工作机制。我区搭建了整合区发改局、经信局、规资分局、住建局和做地单位等项目审批单位相关业务数据平台—项目智慧督系统。纵向实现省市区上下贯通、项目数据共建共享,横向实现项目相关部门业务协同、数据互通,有力推进了项目供地、开工。

三、下一步工作

(一)形成企业良性互动机制,升级前期办服务体系。体系升级的核心是学习反馈机制,最终形成服务体系优化新动能。我局将保持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的态度,积极听取企业反馈的宝贵意见,正确分析问题,认真优化完善事项办理节点、压缩办理时间,切实解决企业建设项目难点、堵点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不断完善全流程审批。按照前期办工作分工,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自身审批程序中具体要求、前置条件、材料清单、注意事项等,及时向外界同步最新用地项目建设相关政策。各单位协同配合各司其职,推进产业项目落点供地开工整体提速。

该建议落实情况为A1。

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1051号提案内容:提1051 关于非建筑类总部企业拿地建设专项服务的建议.doc


杭州市滨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