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药物紧缺、求助困难等问题成为居民群众当前所急所忧。长河街道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党员、“一长二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一支支“暖心小分队”,活跃在小区、网格、楼道,积极对接居民需求,提供帮助和服务。其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好人好事——
“有药不囤” 力所能及照亮大家
自2022年11月下旬起,全国各地开始实行逐步放开的政策,取消核酸、取消查看健康码行程卡……全民防疫进入了新阶段,也是离抗疫胜利越来越近的时期,许多人感到开心,表示日子有了更大的盼头。
紧接而来的是全国上下掀起一场“囤货”风波——退烧药、黄桃罐头、电解质水、维生素c等等,尤其是药物买卖更似是重现古代“洛阳纸贵”的现象,在这一紧要关头趁机卖高价药的也不在少数。但总有人愿意在困难之时伸出自己的援手,总有人愿意慷慨地将药物无偿送给大家,献出自己的善良。
郭飞收到朋友赠予的大量布洛芬
“这些药量太大了,我一个人用不了这么多,还不如送到更多有需要的人手里。” 江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郭飞在收到朋友赠予其个人的布洛芬后,转身就在“一长二员”的工作群中发布了有需免费领取布洛芬药品的通知。
第一时间在“一长两员”群里发布领取药品信息
次日,郭飞与卫生站的同事将布洛芬分装成小袋按需分发给来领取药品的居民,同时告知一些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这次分药就像一场及时雨,大大缓解了周边居民缺药的情况,给周边大部分没来得及买药或者买不到药的居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周边居民领取药品
谈起这次送药的故事,郭飞觉得自己只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作为医疗服务站都无法第一时间采购到这些急缺药品,普通人应该更加焦急,恰好遇上朋友赠药,给了自己将药品拿出来缓解大家燃眉之急的机会。作为“一长二员”的缩影,我们在郭飞身上看到了他是如何用行动诠释责任与奉献。
“共享箱” 您身边的“移动药箱”
12月21日,中兴社区里多了一个“共享箱”,里面不是工具也不是食物,而是药品和防疫物资。社工自发存入了第一批药品,同时将社区准备的温度计、口罩等物资放入,并通过党员群、业主群等渠道向辖区居民发出“邻里互助、药品共享”的倡议。
倡议发出后,受到居民积极响应,中兴花园的吴先生夫妻二人都在桐庐,仅剩发烧的儿子一人在家,家里没备药,于是向社工求助。不到10分钟,社工从药箱中分出一份药品送到了吴先生家门口。
“我希望爱心传递,帮助更多的人。”中午,同在中兴花园的张先生拿着一盒蒲地兰消炎片放进爱心共享药箱。张先生说,早上他在这边拿了一些急需的退烧药,真是雪中送炭,刚刚在药店买到了一些药,就直接捐出来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急需退烧药的居民免费提供退烧相关类药物
“共享药箱”已经为许多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了“药物”,也激发着更多居民加入到“共享”行动中来,这个冬天因为每一位“共享药箱”的使用者而格外温暖,也让中兴文明之风和美德之风“吹响”着钱江南岸。
“能帮到人 我就感到很开心”
江汉社区有这样一位“热心肠”,义务接送楼道中孤寡老人、身体不方便老人接种疫苗,将家中存量不多的药品分送去小区里急需的邻居,老人行动不便拿着身份证帮忙代排布洛芬药品,邻居感染新冠阳性后主动帮忙买菜买水果……
吕华带老人去接种新冠疫苗
吕华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江汉社区“一长两员”队伍中的一名楼道长,平时就因为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喜爱。疫情防控措施“过山车”式放开后,大家的生活节奏一下乱了套,放开后感染防不胜防,大家都陷入买不到药的窘境。随着小区里身边的邻居纷纷变“羊”,吕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前段时间九洲大药房开放买抗原,她强拉着女儿一起排队买抗原,从上午九点多一直排到下午一点,拿到抗原后她第一时间把抗原试剂送给了小区里的老人、孩子、孕妇。社区发布“余药互助 一起守护”倡议后,吕华又立即在楼道群中进行呼吁,目前累计给15位邻居送去了急需的口罩、消毒水、药品和抗原等物品。
恰逢邻家对门的女孩感染,吕华主动揽过了她家买菜的重任。她买好菜后将物品放在邻居家门口,还耐心嘱咐有哪些菜和水果。邻居妈妈在老家得知后又是焦急又是感动,转发了2000元红包表达感谢,吕华却板起脸说这么见外,没有收下红包。
吕华帮邻居买菜
吕华本来年休10天,准备去社区做核酸检测志愿者的,刚好社区通知核酸检测点取消了,于是便有了她在小区里自发奔走发药、送物资的身影。“虽然短短的10天,我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我感到非常开心,幸福!”这是吕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楼道长”的心声。
来源/江一社区、中兴社区、江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