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和区政协的支持下,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以及各级财经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集中财力支持民生事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为我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高科技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实践样板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执行。完成财政总收入433.62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65亿元,为调整预期的100%,比上年增长5.8%,其中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6亿元。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情况

2.支出执行。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7.75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支出35.02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2.7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8.3%,其中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2亿元。

区级民生重点支出为:

教育支出25.51亿元,比上年增长6.8%。主要用于新建振浦、江晖南路小学,扩建浦沿小学、丹枫实验小学及幼儿园,续建北塘河、东冠单元、浦乐单元、中心单元、襄七房单元等中小学及幼儿园,校舍维修、设备采购、民办教育补助、智慧教育建设、优秀教师培育、学校幼儿园正常运转保障等。

科学技术支出3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主要用于科技创新、研发项目资助、科技金融创新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主要用于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图书馆运行、校园足球建设、各类文体活动举办,校园设施对外开放、文化创新、文化社团、文化产品配送服务等项目补助。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51亿元,比上年增长0.1%。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促进就业资助奖励、离退休人员慰问、拆迁户关爱行动、社保补助、低保优抚、应征大学生补助、退伍军人安置和养老机构运行、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

卫生健康支出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3.9%。主要用于疫情防控支出、疾控中心运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益金兑现、全科医生服务补助、计划生育服务、院区合作等。

城乡社区支出2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主要用于市政公用设施养护、市容环卫管理、绿化养护及整治、垃圾分类管理、公交运行补贴等。

农林水支出1.08亿元,比上年增长0.6%,主要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堤塘修缮、农业发展项目资助以及排灌站、水泵站、河闸运行维护等。

3.收支平衡。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65亿元,加上税收返还1.73亿元,省市补助33.88亿元,调入资金328万元,上年专项结转12.66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15亿元,收入合计269.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7.75亿元,上解省市支出88.52亿元,结转下年专项支出8.82亿元,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2亿元,支出合计269.11亿元,实现收支平衡。执行数据有待市财政局决算确认,届时可能会有调整。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执行。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14.01亿元,为调整预期的96.3%,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06.67亿元(主要为土地出让金收入100.27亿元),为调整预期的96%;省市转移支付收入7.34亿元,其中政府专项债券收入6.72亿元。

2.支出执行。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114.29亿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07.07亿元(主要为土地出让金支出100.5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6%,省市转移支付支出7.22亿元,其中政府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6.72亿元。

区级主要支出为:城乡社区支出103.05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村级留用地开发补助、债务化解、征地拆迁及土地管护、失土农民养老保险补助等;其他支出1.76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村级留用地开发项目市政配套费返还等;债务支出2.26亿元,主要用于债务付息及债券发行费用。

3.收支平衡。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政府性基金收入106.67亿元,省市补助收入7.34亿元,上年结余5415万元,收入合计114.55亿元;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07.07亿元,省市补助支出7.2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2624万元(其中省市专项结转2118万元),支出合计114.55亿元,实现收支平衡。执行数据有待市财政局决算确认,届时可能会有调整。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92万元;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支出764万元(用于国有企业补贴),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28万元,均为调整预期(算)的100%,实现收支平衡。

(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8亿元,为调整预期的108.1%;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689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及清算),为调整预算的97.9%;年终累计结余5.32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执行情况

经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2022年年初债务限额124.88亿元,当年新增债务限额8.72亿元(新增一般债务限额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6.72亿元),年底债务限额133.6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8.26亿元、专项债务限额75.34亿元),新增债务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安置房建设及学校建设。另列入市统计口径但应由我区偿还的土储债16亿元。

2022年年初实际债务余额124.81亿元(已还本650万),当年新增债务8.72亿元(新增一般债务2亿元、专项债务6.72亿元),当年还本1350万元(全部为一般债务),年底债务余额133.4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8.06亿元、专项债务余额75.34亿元)。

(六)2022年落实区人大财政预算决议及财政主要工作

1.重统筹,千方百计拓展财源。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及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财政部门按照“大财政”思维,努力统筹各方资源,确保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力抓好收入组织。加强重点税源监测,抓好财政收入挖潜,尽力做大财政蛋糕,2022年度我区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全市领先。加强非税征管,跟踪出让地块挂牌进程和结算进度,确保土地出让金及时入库,全年土地出让金收入100.27亿元。努力向上争取资金。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对接上级财政部门,及时跟进专项债项目筛选、申报情况,全年争取专项债券20.32亿元(其中:2021年提前发行13.60亿元、2022年新增发行6.72亿元)。尽力拓展融资渠道。健全国企市场化融资体系,加强融资统筹谋划,通过公司债券、保险债券、银行贷款、企业债和银行非标产品等多元化融资手段,全面提升国企融资“造血”功能,全年完成国企融资提款额99.62亿元。

2.优服务,政策落实快速高效。依托“亲清在线”平台和大数据共享,精简申报材料,简化审批流程,最快速度实现政策惠企。足额兑付惠企政策。全年我区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36.20亿元,同比增加11.13亿元;区财政共拨付惠企产业扶持资金63.03亿元,其中区本级46.92亿元,上级16.11亿元,惠及企业1.1万户次;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兑付资金41.21亿元,规模位居全市第三。全面落实房租减免。采用直接减免、清退已交租金、抵缴下期租金、延长租期等方式,对承租区内国有物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优惠政策。全年区属国有企业减免租金1.54亿元,惠及承租户1506户。用足用好政府债券资金。运用专项债政策工具,攻坚实施一批安置房建设、学前教育工程、停车场建设等项目,每周跟踪项目实际支出进度,督促资金使用部门加快原始凭据收集与财务初审,提升支付环节审核效率,加快支出进度,实际支出进度居全省第一。

3.强保障,重点工作推进顺利。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保障,圆满保障区委区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将有限资金优先用于民生领域,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146.76亿元,增长18.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5%。投入50.95亿元推进安置房建设、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安居工程。投入8.73亿元支持疫苗接种、人员隔离、核酸检测、防疫物资采购以及方舱医院、消杀中心建设等疫情防控事项。城市环境显著提升。投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17.74亿元,支持沿江景观、江南大道、江陵路、滨盛路等提升改造及亚运场馆周边道路建设。投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5.33亿元,持续完善亚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农居SOHO提升改造等。投入4.32亿元推进迎春片区、冠山片区微更新工程、城市管道建设改造和城市内涝、积水点治理。发展空间进一步保障。投入29.16亿元,支持智造谷、感知谷等村级留用地建设以及工业综合体建设。投入15.43亿元,支持北航杭州研究生院、白马湖单元中学、西兴中学改扩建项目等40所学校建设。

4.敢担当,持续推进财政改革。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能,聚焦国企发展、财政管理、数字化建设等重点任务,科学谋划,大胆创新,推动各项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造“一体两翼”国企业务新格局,构建“1+2+3+X”管理新体系,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性调整。优化干部人事机制,扩充国企班子力量,强化国企党组织建设,完善国企三定方案,打通机关与国企双向交流通道,激活国企选人用人机制。优化国企业绩考核机制,实施分类考核和差异化考核,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完善国企薪酬体系,出台国企年金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指导意见,提升国企待遇保障,提高企业人才吸引力和获得感。深化绩效财政管理改革。重塑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体系,将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管理周期延伸至整个项目期,首次实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管理线上全覆盖,完善绩效评价机制,落实重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复核整改,相关做法获常务副市长批示肯定。创新单个政府采购项目绩效评价的固有模式,以采购人为被评价对象,将部门单位年度整体采购管理情况更综合全面地纳入考察,典型做法获省财政厅发文推广。深化财政数字化改革。全面贯通使用一批重大应用场景,预算管理一体化编制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浙里报账”应用场景实现全区预算单位全覆盖,非税和票据管理一体化改革被列入省级试点。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持续优化“社区财e通”应用场景,该应用获得杭州财政系统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改革创新优胜奖;迭代升级“政府投资项目智慧财政管理平台”,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国有企业数字化监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对国有房产、财务资金、人事薪资等领域全过程监管。

5.兜底线,努力防范财政风险。统筹财政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同时,依法合规举借政府债务,确保法定债务率和综合债务率稳定在合理区间。兜牢“三保”支出底线。统筹安排财政资金,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公用经费、一般性支出等10.35亿元,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三保”风险管控和应急预案,及时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强化政府采购监督。宣传推广政府采购各项政策,严格规范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使用条件。编制区级部门政府采购预算,制定政府采购绩效考核标准。开展采购代理机构双随机抽查。推进政府采购在线监控系统项目,提高政采云采购项目透明度。

过去一年,我区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管理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经济形势严峻,税收收入增速下降,叠加防疫性增支、政策性增支、保障性增支等因素,财政减收增支矛盾突出;二是国企改革速度力度需进一步提升,作用需进一步发挥;三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力度较弱,过“紧日子”的意识不强,部分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编制不够全面完整。对此,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23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当家”思维履行“管家”责任,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作用,着力统筹财政收支平衡,精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强化重大任务财力保障,深化财政国资改革,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不断提升塑造变革能力,在亚运现代都市建设、共富实践样板打造等重点工作中展现财政担当,为我区以“两个天堂”生动实践奋力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财政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27.44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3.74亿元。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情况

2.支出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170.50亿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144亿元,比上年增长8.5%;省市转移支付支出26.50亿元;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8亿元。

3.收支平衡预计。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44亿元,加税收返还1.73亿元,省市补助30.53亿元,上年专项结转8.82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2亿元,收入合计272.5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0.50亿元,上解省市支出93.97亿元,专项结转4.82亿元,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5亿元,支出合计272.54亿元。预计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收入预期。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111.02亿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0.82亿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105.42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000万元。

2.支出预算。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11.28亿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10.87亿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支出105.42亿元)。

区级主要支出项目为:城乡社区支出105.22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村级留用地开发补助、债务化解、征地拆迁及土地管护等;其他支出2.61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村级留用地开发项目市政配套费返还等;债务支出3.04亿元,主要用于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

3.收支平衡预计。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年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0.82亿元,加省市补助2000万元,上年结余2624万元,收入合计111.28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11.28亿元,预计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86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605万元(用于国有企业补贴),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59万元,预计收支平衡。

(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期2.01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05亿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预计年终累计结余6.27亿元。

(五)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本年拟向省财政厅争取再融资债券3.10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计划新增债券15亿元具体以省市财政部门批准下达为准,并依法编制调整预算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2023年预算草案在区人代会批准前安排的支出,主要是必须支出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用于疫情防治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

(六)2023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上述预算收支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开源节流,做好收支平衡。进一步强化“主动理财”意识,锚定收支目标,想方设法破解问题,全力以赴做好收支平衡。集思广益多开源。通过加强分析研判、强化财税协作、深化部门协调,抓好税源培育挖掘、土地出让金管理等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收入节点任务,切实稳住收入盘子。提前谋划一批符合专项债券申报条件的重点项目,加大与省市财政部门沟通力度,力争获批更多政府债券额度。凝心聚力抓节流。进一步落实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过紧日子”要求,坚持“保重点、减开支、稳运行”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按照从严从紧、能压则压的原则审核安排重点项目和政策性补贴,把压减节省出的财政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稳进提质、疫情防治及亚运筹办等重点领域。加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重点支出监控,确保在总额只减不增的基础上,每个单项都做到“只减不增”。全力以赴保平衡。严格总量控制,强化支出统筹,合理确定预算规模,实行预算总量控制,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因工作任务调整、新出台政策等确需增加支出的,通过调剂部门现有预算、盘活存量资金、争取上级资金和市场化等方式统筹解决。

2.加力财政政策,助推稳进提质。优化财政政策实施方式,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持续深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优化用好财政工具。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工具,确保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工程建设。着重发挥专项债在稳投资中的作用,精准把握上级政策导向与资金投向,按照“储备入库一批、发行使用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要求,提前谋划,分轻重缓急把控好政府投资项目的数量、质量、增量,全力保障“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项目资金需求。完善财政政策体系。主动参与政策研究制定,着眼于财政政策执行的绩效考虑,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梳理、复盘已出台的稳经济政策措施,用好绩效评价手段,加大清理低绩效扶持政策力度,推动惠企政策“优胜劣汰”。提升政策兑现速度。充分依托“亲清在线”平台,不断优化资金政策兑现流程,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资金方便兑现、及时兑现,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

3.强化资源统筹,保障重点支出。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为落实重点任务提供财力保障。支持打造天堂硅谷。坚持高新导向和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推动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和高端人才引育,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全力保障极弱磁大设施、白马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强资产资金资源要素供给,支持白马湖、物联网、互联网等平台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5镇3谷产业新地标。保障推动共富示范。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财政保障推动“先富带动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支持深入实施“扩中提低”、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一老一小”等共富实践项目。持续加大对社会民生的投入和保障,坚持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加大资金投向卫生、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服务保障亚运攻坚。聚焦亚运筹办、城市治理等重点任务,强化财政资源资金统筹调度,支持打造“国际滨江·亚运核心”城市金名片。把好“预算审核、进度款审核、结算决算审核”等核心环节,全力做好亚运场馆建设、重点道路改造、城市“微更新”等项目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所有亚运项目如期收官。

4.坚持深化改革,实现创新驱动。积极探索推进财政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在国企改革、街道财政体制改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上力争取得新成效。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继续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1+2+3+X”新国资国企架构体系,打造“现代国企”。加大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力度,推动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区委中心工作任务,做深做细业务板块,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打造“高新国企”。加快推进房产确权、经营性资产资源集中统一运营、工业综合体项目改造建设等工作,不断壮大国企资产规模。优化街道财政体制。全面推进落实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在合理划分区街事权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构建权责清晰的财政体制关系,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原则,以激励为导向,形成合理的财力分配格局,促进街道更好履职尽责。提升绩效管理实效。全面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重大政策事前论证评估机制,扩大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试点,依托部门分类整体绩效指标体系,加快推进部门整体绩效评价,2023年实现部门全覆盖。强化结果运用,将绩效结果应用于资源配置和预算调整,推进绩效抽评、绩效监控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在收支压力空前的形势下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聚焦除险保安,强化风险防控。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绷紧安全之弦,全力以赴防范和处置各类财政风险。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专项债券资金监督管理,杜绝以拨代支和资金闲置等问题。按照“三个不得立项”的要求,从源头防范新增债务风险。加大财政监管力度。紧盯“一企一策”涉企资金补助、单一来源政府采购、“三公”经费管理、公款竞争性存放等高风险领域,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参谋、监督及管理等责任,推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制度,严格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确保依法行政。强化财政内控建设。严格落实“1+9”内控制度和操作规范,将内控管理嵌入业务操作流程。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严格规范岗位人员管理、印鉴凭证管理、资金拨付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全面防范财务风险,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杭州市滨江区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汇总情况

根据关于推进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经区财政局汇总,滨江区区级部门,包括区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以及辖区三街道办事处使用当年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情况是:2023年区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总额1900.50万元,较2022年下降0.2%,下降原因主要是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249万元,比2022年预算数减少1万元,下降原因是根据厉行节约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公务接待费预算679.50万元,比2022年预算数减少1.50万元,主要是根据压减一般性支出要求及上年实际支出数,减少公务接待费预算;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474万元,比2022年预算数减少1万元,下降原因是根据厉行节约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499万元,比2022年预算数减少1万元,下降原因是按照标准安排并根据厉行节约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


附件:滨江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及2023年财政预算.pdf

2023年滨江区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