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丽滨江”建设环境大整治领导小组对2022年环境整治工作成绩显著的街道、社区进行表彰,长河街道及辖区内的竹山社区、观潮社区、闻涛社区、白马湖社区(原汤家桥社区)榜上有名!

长河街道荣获“洁美杯”优胜街道,竹山、观潮、闻涛、白马湖(原汤家桥)社区荣获“洁美杯”优胜社区,这个成绩的由来,离不开辖区各个部门的努力,也正是这些努力,扮靓了“最美长河”,让我们一起看看城管工作的‍亮点做法。

长河街道

长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美丽杭州”、“洁美杯”创建工作,坚持打造“最强街道、最美长河”,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以“动真碰硬”的政治担当、“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的工作成果,全面提升街道“五化”(洁化、序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水平。为高质量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台阶,长河街道乘势而上、持续发力,“翻篇归零”再出发,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奋发有为的激情、履职尽责的担当、务实重行的作风,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展示“杭州亚运风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1、聚焦环境治理,城市面貌焕新蝶变

美丽杭州长效推进。累计处理数字城管案卷42375件,综合整治三江片区安置小区沿街商铺,整治沿街商铺玻璃内张贴广告,排查街属区域绿化和小区内外红线范围内绿化,更换市政养护区域井盖,清理社区宣传设施,并加强“退红”区域管理。

亚运整治精准发力。整治提升亚运会官方接待酒店周边环境,整治时代高架、彩虹快速路沿线绿化、立面等问题,整治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滨兴区块周边环境卫生、外立面整治、商铺店招拆除、道路修复等工作,推进亚运场馆周边智慧管网项目。

垃圾分类全域铺开。成功创建1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5个省级示范预备小区及24个区级高标准示范点。新建垃圾房,推广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收集和清运工作,打造低碳场景,提升改造投放点及垃圾分类科普宣教基地。组织垃圾分类培训活动,与辖区企业签订垃圾分类告知书,向辖区商铺发放宣传资料,发布垃圾分类相关报道,厚植垃圾分类理念。

五水共治加压加码。进一步压紧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积极宣传“绿水币”,探索小微水体的治理模式,打通冠山河与天官老街五个池塘,增强水体流动,督促企业及小区自行整改污染问题,多个小区完成雨污管网提质增效、二次供水。

防汛防台隐患整改。积极应对第12号台风“梅花”,转移人员,实现人员零伤亡。清除隐患点,开展地下管网应急抢险工程,开展行业安全检查工作,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演练,对省、市防指强化隐患排查两轮防汛督查所发现的问题100%完成整改,对重点区域落实“回头看”。

拆违控违攻坚克难。超额完成区“三改一拆”办下达任务指标。拆除“美丽杭州”交办件、区移交街道立案查处件,即查即拆,拆除两路两侧违建、工棚、小区违建以及山一社区农居SOHO区域收整、长河老街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违建。

2、聚焦民生福祉,用心用力办好实事

老街环境提档升级。通过“三微三清”工作,着力推进老街提档升级,全方位提升综合环境,推进污水、电力、通讯等管线改造、房屋修缮、动态路面修复、整治绿化完成。

民生实事民呼我为。对口袋公园进行微改造、微提升,新建扮靓城市“微空间”,对多处公厕进行提升改造,对公共空间进行科学优化,完成多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和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打造垃圾分类智慧治理平台。

3、聚焦队伍建设,城管铁军硬核担当

队伍整合凝聚共识。推动各项城管业务和考核工作的有效衔接、磨合提升,加强干部培养,增强干部队伍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攻坚能力。

执法改革质效双升。加快构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完善人员力量,对照“监管一件事”,梳理出街道高频、易发场景。加快推动执法数字化改革,融合“小脑+手脚”系统,用改革成果破解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队伍正规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综合行政执法与部门日常监管的衔接机制,巩固成效,推动“综合查一次”成果创新。

应急保障冲锋“疫”线。为有效应对今年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全体成员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城管铁军精神,全情投入战“疫”一线,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快速搭建核酸检测,保障医疗、生活物资,收集清运核酸点位医废垃圾,消杀辖区内所有核酸点位和公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