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省高新区

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出炉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位列全省第一

2022年,高新区(滨江)实施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推出创新链产业链“两链”深度融合实施意见,发布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区行动计划,开展“天堂硅谷人才”五大行动,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扛起了全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创新平台质效并进

极弱磁大科学装置建设有序推进,量子实验室主体完工,芯片化原子磁强计项目攻克“卡脖子”。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基地开工建设,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浙江省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浙工大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挂牌成立,“1+2+6+N”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速完善,区委区政府正式提出“零磁科学谷、江南科学城”构想,启动“中国视谷”“中国信息安全谷”建设。

二、科技金融加快聚合

持续完善科技金融环境,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首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12月正式挂牌实体化运转,创新金融产品日趋丰富,全省首个“质量”贷“滨质授信”一期授信1000万元,企业创新积分贷累计授信5.1亿元。

三、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发布“1+5+20”人才新政,新入选国家级、省级特殊支持计划专家19人,新引进各类人才3.8万人,增长5.9%,均列全市第一;新引进“5050”人才项目63个,累计1005个。持续推进人才“一件事”改革,新提供各类人才房8160间,“引育留用”人才生态持续完善。

四、创新成果亮点纷呈

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领域全国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系统、高端医疗器械入选杭州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完成技术交易额370亿元,增长53%。全区新增专利授权量23236件,增长3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369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98.2件,均居全省第一。新获批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17项。

坚持守正创新

2022年,长河街道坚守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为高新区(滨江)高水平建设“天堂硅谷,硅谷天堂”积蓄发展动能。

1、营商环境更优质

街道深入开展“助企开门红”行动,制定重点企业“亲清三访”工作计划,健全班子成员与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的结对机制,精准举办专题企业服务活动,对辖区内上市、国高、瞪羚、人才、文创及规上等重点企业进行全面走访,及时梳理并反馈企业物流保障、政策申报、发展空间需求等问题建议300余条次。

2、创业氛围更浓厚

全年共新设企业5372家,总注册资金260.2亿元,占全区新设数的33%,居全区街道平台首位,累计净迁入企业464家;街道举办财税服务、法律服务、政策宣传等专场企业培训会,举办“新制造业+”产业链服务对接会和节能环保企业专场路演;策划推出13期“共富有我”长河企业观系列专题报道,展示“高新范、长河味”的长河企业发展史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3、发展空间更优化

街道有序推进传统工业园区提升改造,完善制定长河街道工业园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在一期工业园区整体收储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引领,推进转型升级,启动工业园区三期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征迁交地,财经职业学校南区块、江三老村委过渡房、永久河过渡房等顺利拆除;组建山一农居SOHO收整指挥部,分成四个工作组走村入户开展工作,完成68户农户签约收购,504户房屋围墙、辅房全部拆除,山一农居SOHO区域“宜业、宜居、宜创、宜游”秀美新家园初具雏形。

4、统筹开发更有效

2022年新开工江一与中南合作地块、江三统筹项目、江二华洲二期3个留用地项目;新建成投用江一中赢星海、江二潮上中南银座、江三英冠滨悦城、六社区联建火炬创新中心等4个项目;全力推进江一江三、南六村、长一、江二长二、山一统筹等5个前期项目。博风创意大厦等历史遗留问题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来源/滨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