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决策部署,抢抓产业发展战略机遇,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推动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高地,为建设“两个天堂”,冲锋“两个先行”培育新动能。

二、制定依据

1、《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若干政策》(杭政函〔2019〕114号)

2、《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

3、《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杭高新〔2021〕2号)

4、《关于促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杭高新〔2019〕25号)

三、适用对象

本意见适用于杭州高新区(滨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经认定的机构。

四、主要内容

《政策》聚焦算力、算法和数据三大要素,从研发创新到应用落地,提供人工智能产业供给侧到需求侧的全方位政策支持,构建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政策》由六个部分组成,细化17条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一)大力支持研发创新

第1至3条分别从研发实体、关键技术研发、前沿科学研究三个维度,鼓励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研发创新。

(二)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第4至5条分别从企业招引培育、支持研发投入两个维度,参考市、区现行政策,给予精准服务与补贴支持。

(三)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

第6至7条通过奖励补贴方式,鼓励数据集、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数据资源的交易与共享。

亮点:第6条“支持高质量数据集公开交易”

“鼓励企业将用于人工智能相关研发的高质量数据集接入数据公开交易平台,数据集被超过3家区内非关联企业调用的,经认定,按该数据集单次流通收益的10%给予奖励,单家企业年度补贴不超过100万元。”鼓励企业将高质量数据集交易给区内人工智能企业,增加人工智能相关研发的“源头活水”。

亮点:第7条“支持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交易平台发展”

“鼓励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交易平台服务区内企业,经认定,给予平台年交易额(非关联企业)1%的补贴,单家平台企业年度补贴不超过100万元。”旨在加强数交所的集聚效应,间接降低数据用户成本。

(四)大力支持使用自主创新算力

第8至第10条均为新政策,依托“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提供免费适用适配服务、发放算力补贴、给予基础模型开发算力奖励等方式,降低国产化算力的使用成本,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让廉价的自主创新算力惠及更多区内企业。

亮点:第8条“鼓励算力服务机构提供免费试用和适配服务”

使用“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平台算力服务的用户,需要进行试用和迁移适配的,鼓励算力服务机构提供免费的试用期和迁移适配服务。

亮点:第9条“降低算力服务成本”

鼓励使用高新区(滨江)“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按照服务合同金额的50%给予算力补贴,单个主体年度补贴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亮点:第10条“鼓励基础模型开发”

鼓励开发具有较强功能泛化能力,满足多场景识别要求,可为下游应用开发提供预训练的基础模型,对于实现一定规模商用的,经认定,给予一年内不超过10P的专属算力资源奖励。

(五)大力支持应用示范

第11条至第13条分别面向人工智能场景化开放服务平台建设、场景应用及“首台套”应用,支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

(六)大力培育产业生态

第14条至第17条从产业组织、人才生态、金融支持等维度,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其中,第14条政策主要从支持建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协会等行业组织,支持建立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鼓励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等角度给予支持。第15、16条是人才和金融方面的支持政策,是我区现有政策的集成,从要素资源保障的角度对产业发展形成全方位的支撑。

五、附则

明确了人工智能产品含义、资助(奖励)原则以及实施时间和解释单位。

六、征求意见情况

2022年6月,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进行修改完善。8月,书面征求了区人才办、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意见。之后进行多次修改和细节完善,2022年12月5日—2022年12月13日在区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意见。同步再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七、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和改革局

解读人:田树军(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联系电话:0571-8952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