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老街在保护修缮老街文保建筑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微改造,对街区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清理区块内堆积物600㎡,巡查处置“飞线”、箱体破损等614处,并开展复绿补植、道路修复、管网清淤等行动。同时,对河道开展清淤、老街标识标牌进行提升、布置绿植等工作,切实提升老街的环境面貌。
2023年3月,西兴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位于老街内)新址揭牌启用,将基层社会治理和“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紧密融合,立足街域基层治理现代化全局,持续探索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同时,强化街区内的安全管理,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60余处,让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对照物业化管理标准,落实街区序化、保洁、市政养护等多位一体的综合管理,确保整治效果长效维持。为浓厚喜迎亚运氛围,街区增加亚运文化宣传标识布置,在核心景观节点摆放时花,吸引游人观赏停留。通过开展“传承非遗·喜迎亚运”“国际友人在西兴”“国际滨•西兴韵”等文化活动,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并组织“我在老街迎亚运”系列群文活动,让亚运元素涌现在老街角角落落,激发全民参与亚运的热潮。
西兴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曾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留下壮丽诗篇。老街重点利用“诗路声音博物馆——西兴馆”举办“浙东唐诗之路——从西兴出发”摄影活动,用影像定格诗意生活。推出“游钱塘精华、逛西兴老街”旅游线路,促进杭甬浙东运河文化对话。新设立“西兴诗路朗读亭”正式对外开放,并制作《千年古渡 运河首埠》动画片,以数字化的形式赋能传承延续诗路文化脉络,让诗路声音走到每位朗读者身边。
西兴拥有千年历史,古称固陵,东起西陵路、西至铁陵关路、南起青年路、北至古塘路,有“浙东第一关隘”之称,是钱塘江上南北四大古渡之一。西兴老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杭州市十大历史保护街区。老街上的过塘行作为古代的一处“物流中心”,货物运输到浙江其他地方,或是从浙江内陆流转到全国各地,都必须上西兴过塘行,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浙东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成为其中一个重要遗产点。目前过塘行码头遗产保护区范围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西兴码头与过塘行建筑群等19处及京杭大运河河道(杭州段)1 处,多处省市级文保点、历史建筑,沿街分布着屋子桥、铁陵关、永兴闸、西兴驿等遗址,以及残存的牌坊、街亭、河埠头等众多文物古迹,较完整地保留了清末民国初两街一河的格局。2022年,西兴老街获评省级“优秀解码项目”、入选浙江省诗路精品旅游线路名单,“西陵津渡”文化成功入选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今年以来,西兴街道借势亚运东风,进一步开展历史老街整治提升工程,打造千年古镇烟火味和历史文化书卷气交相辉映的千年古镇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