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基层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质量,营造法治宣传氛围,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现将杭普法办〔2023〕6号文件《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在社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中遵照执行。
杭州市滨江区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办公室
2023年5月16日
杭州市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
各区、县(市)普法办:
为进一步提高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质量,向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法治产品,夯实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基础,根据省普法办在每个村(社区)均建设法治宣传教育阵地的要求,市普法办制订了《进一步加强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工作指引》,现予以印发,供各地参考。
杭州市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办公室
2023年5月10日
进一步加强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工作指引
近年来,我市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建设了广布城乡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在依法治理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大批村(社区)成功创建为各级民主法治村(社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效增强。但在工作调研中发现,村(社区)在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中仍存在主题不够突出、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阵地布局够不合理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建设质量,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制订本工作指引。
一、牢牢把握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主线。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等内容在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中占比不少于30%。
二、贴近群众法治需求。其他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应贴近村(居)民日常法治需求,如党内法规、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交通出行、安全生产、反诈防骗、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全民健身等内容。
三、布局合理方便。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布局要临近村(居)民生产、生活区域。如该村(社区)有多个点位的,阵地建设应有主有副,实现多点分布,方便群众学习感知。
四、相关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应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内有布局体现,进一步营造法治宣传教育氛围。
五、法治图书角、法治学习栏(架)等书籍资料类内容可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群众经常活动的处所配置,方便取阅。
六、室外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应选择坚固、耐久的材质,便于维护保养。要与当地环境、景观、传统等协调统一,做到美观大方、添景增色。
七、室外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内容应根据法律法规修订完善情况进行调整更新,确保普法及时准确。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内容也可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作相应调整。
八、充分利用村(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电子显示屏、移动终端、微信群等载体,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发挥现代传播工具和方式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效能。
杭州市滨江区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办公室
2023年5月1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