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6月28日上午,杭州高新区(滨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召开。区委书记章登峰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部署,保持领跑发展的气势、先行先试的气魄、勇立潮头的气概,合力推动高新区(滨江)营商环境迈向世界领先。

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郑迪,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应敏扬,区政协主席张玮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区领导陈宇主持。

2.jpg

会上,章登峰、郑迪、应敏扬、张玮为区营商环境体验官代表颁发聘书。郑迪发布《杭州高新区(滨江)关于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若干意见》。陈宇发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九大专项行动。区审管办、市场监管局、检察院、人力社保局、工商联分别作交流发言。

章登峰指出,回望“来时的路”,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新区(滨江)坚持走“创新路”、吃“改革饭”、念“人才经”,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筑牢创新发展“硬支撑。我们的营商环境,起于体制之变、成于改革之为,优在商事制度、赢在产业生态,既求服务认可、更求文化认同,让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享受到改革红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扎根滨江,形成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产业链,集聚了69家上市公司和超22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每天都在高新区(滨江)孵化诞生,构建起迈向世界领先的经济发展生态。

章登峰强调,落实“一号工程”,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大有可为。围绕省委打造最优政务环境、最优法治环境、最优市场环境、最优经济生态环境、最优人文环境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探索实践,切实把营商环境的优势转化为胜势,为“两个天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营商环境改革要想企业之所想,“走新”更要“走心”,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进阶,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增强赋能效应,让“看得见”的流程更简便,让“看不见”的服务更有感;从有求必应向“不求自应”进阶,推进街道工业园区盘活、工业综合体和标准厂房建设等改革举措,落实3C免办、“三同”试点等工作,布局算力、区块链等数字新基建,推动产业治理数据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单项突破向系统集成进阶,完善落地“1+3”经济工作机制,探索“实体化产业平台+产业社区+园区服务中心”治理新模式,加快建立“园长+园区指导员+园区专员”等基层工作队伍,持续提升园区治理服务能力。营商环境改革要补市场之不足,“有力”更要“有利”,突出法治的“公平专业”,加大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优化完善合规机制,让企业和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突出监管的“审慎包容”,建立重点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快速响应机制,审慎包容对待新业态新模式,把握好价值判断和技术判断的关系,做到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突出服务的“亲清合一”,办好各类产业对接活动,加大国有投资建设项目与民营企业的开放合作,构建“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的政商关系。营商环境改革要让价值都发光,“缘梦”更要“圆梦”,推动形成“一园区一基金、一园区一产业、一园区一政策、大园区共标识”,加快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支持企业的数字化场景、首台套首批次产品等率先在滨江落地应用,营造“热带雨林”的产业生态;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街区“微更新”等,构建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社会,不断探索推广具有滨江辨识度的改革举措,打造“此心安处”的人居环境;打响“滨滨学堂”企业家教育培育品牌,进一步激发企业向上向善力量和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实现“面向未来”的价值追求。

章登峰强调,迈向“世界领先”,营商环境的先行先成至关重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永远在路上,既要有永不满足、奋勇争先的雄心豪情,也要有求真务实、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全方位构筑“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良性机制,以营商环境的先行先成支撑保障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更有志气,和最优秀的比拼,以国际化的视野,全面对标新版世界银行评价指标体系,做强高新金投,探索建设“一小镇一基金”;以集大成的智慧,理顺重塑助企服务工作体系,推进全区“1+X”产业政策新一轮修订,构建起更成体系、更加精准、更具效益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套产业政策体系;以更高新的气质,全面梳理各个公共技术平台、检测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科技服务机构“一张清单”。要更具胆气,接最烫手的山芋,改革攻坚要直面真问题,推动产业平台党群服务中心升级为企业服务中心,每一个产业平台推出对外公开的一个“解题专线”,建立一支“解题专员”队伍;数字赋能要走向深层次,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造全区一体的整合更多资源和服务的一个数字“助企平台”,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容错纠错要落到最实处,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营商环境领域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要更接地气,听最真实的声音,加强调查研究,开展好“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一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破“部门遇事绕圈圈”的怪象,破解企业“有困难找不到部门”的问题,改变“产业政策企业感受度不高”的现状;完善评价机制,支持营商环境体验官、企业家为我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诊断把脉、建言献策;拓展沟通渠道,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促进作用,用好“企业家见面日”“董秘圆桌会”“企业同心荟”等工作载体,合力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