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小盘怡性”,盘串能起到一定稳定情绪、缓解压力的作用。但如果长时间、高强度盘串,就容易诱发腱鞘炎。

01什么是腱鞘炎?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是包裹在肌腱外的组织,这样的结构可以起到固定、保护肌腱的作用,使其避免受到摩擦及压迫,并能在腱鞘内做自由的滑动。

不恰当的长期、过度、重复的活动,比如:做家务劳动、玩手机等,会导致腱鞘损伤,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这就是我们说的腱鞘炎,医学上被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02腱鞘炎有哪些表现?

腱鞘炎除了会有局部疼痛、压痛,还有其他三种症状比较典型:

1.弹响。

手腕活动时会有咔咔的弹响声。

2.包块。

手腕大拇指根部有鼓包,按压有痛感。

3.活动疼痛。

手腕或拇指活动用力时出现疼痛。

出现以上情况都在提示:你可能存在腱鞘炎!

一个动作自测有无腱鞘炎

将拇指握于掌心,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如果最后手腕弯折的时候感觉很疼,就说明手部过度劳累,有腱鞘炎的风险。

当测试症状不典型时,可以到医院借助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进行准确的诊断。

03腱鞘炎的病因有哪些?

1.手部长期保持固定单一姿势

像是办公室电脑打字员等职业,关节部位的血液还有肌肉组织得不到放松,容易引起腱鞘炎。

2.积累劳损

腱鞘炎患者的手指劳作过度,频繁伸屈,积劳伤筋,屈指肌腱在骨性纤维管内受到反复摩擦挤压;或长期用力握持硬物,骨性纤维管受硬物与掌骨头的挤压,致使骨性纤维管发生局部充血、水肿。

3.过度疲劳所致

由于疲劳导致的拉伤等情况,也会引起腱鞘炎。 

4.神经疾病所引起

痛风、风湿病等疾病,也可能引发腱鞘炎。

手腕痛就是手腕腱鞘炎吗?

不一定!

比如骨关节炎、腱鞘囊肿、自身免疫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周围神经炎的早期也可能出现关节酸痛、压痛的表现。

当出现手指或者手腕邻近部位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04得了腱鞘炎怎么办?

腱鞘炎的治疗应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

1.早期症状轻者

首先给你的手放个假,即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度,让手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还可以做做热敷、按摩等。

2.症状较明显、疼痛较重者

可以先用些消炎止痛类药,如果无效果,且疼痛局限在一个点,可以打封闭。

注意:少量、局部地注射激素并没有很大的副作用,不必过于排斥。

3.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

上述疗法都失去作用时,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基本可以达到根治且复发率低。

*提示:如果是小孩子,天生就有手指无法灵活屈伸,这是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应该及时到医院手术治疗。

05如何远离腱鞘炎?

其实想要少受点痛苦,还是应该学会预防。

1.注意保暖

当手部受到寒冷刺激时,容易导致手部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筋,进而诱发腱鞘炎。

因此,建议在生活中尽量不要让手部受凉、受寒,洗手、洗衣等最好用温水。

2.外伤影响

当腱鞘受到损伤,并且使细菌入侵到鞘内,就极易引发炎症出现,进而形成腱鞘炎。

因此,平时要注意腱鞘的保护,一旦受伤不能强撑,及时就诊。

3.减小劳损

在做一些家务时,手指、手腕用力不要过大;连续工作的时间、玩手机时间都不宜过长,每隔一小时就活动活动手指和手腕;工作时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尽量让双手平衡,手腕能触及实物,不要悬空。

建议频繁使用手机打字、玩游戏,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群,手工裁缝、流水线工作人员,长期繁重家务、照料宝宝的中老年人,能经常用温水浸泡手、手腕,有助于缓解疲累,疏通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