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中学少先队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年会在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召开。浙江省杭州竺可桢学校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受邀学校,在年会上分享少先队经验。校学生成长部祝青老师作为主讲人,以《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初中少先队红色文化教育路径探索》为题,从五方面详细展开介绍竺可桢学校教育集团的少先队工作经验,受到了与会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
杭州竺可桢学校依托高新区(滨江)科技教育大联盟,结合学生需求、兴趣来进行点单选课,选企(馆)走学,开展红领巾研学活动,如北航航天白马湖院区的火星气象站、四维生态基地的节气小百科、启明医疗的心脏瓣膜课等。队员们在感受祖国的科技力量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萌生奋斗拼搏、努力创造的意愿。
此外,学校集团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如聘请社会人士作为校外辅导员;联合公检法司等开展“以法之名,守护少年的你”浸润式“两法”校园红领巾课程;联合滨江区劳动教育基地,组织队员们走进麦田,体验劳动和丰收;联合高新区(滨江)党群服务中心,以密室逃脱、VR体验等方式开展“闯关+合作”的离队入团仪式。
统整学校、社会资源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家校协同育人的作用,联合家长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亲子红色活动等,如“传承非遗文化”“到田野中去劳动”“忆峥嵘岁月、传红色根脉”等活动。
竺可桢学校教育集团突破学科、时间、空间、形式等原有的定式界限,让校内外、线上线下都成为少先队员的“实践场”。
滨江区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设置滨文中学,让校园本身就成为红色“展览馆”,真正做到少先队员“不出校门”也能沉浸式“学党史”。该基地占地约300平方,以“回首过去的道路•远眺未来的征程”为主题,展示中国共产党史、杭州党史、滨江党史缩影。场馆配有500座的报告厅,可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少先队员们党史学习教育有了可观可听、再现场景式的实地沉浸式体验。此外,全体队员从筹划布展、征集展品、招募讲解等方面全程、全方位参与基地建设。队员们在参与过程中浸润红色文化,培养对党的认同感。同时,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在该基地搭建党性教育大课堂和相关教育活动,如发动队员共绘百年党史、秀出红色传家宝、讲述红色家风故事、收集百个党史故事等。
借助该基地,学校还开辟了线上VR营地,打破校际边界,随时随地都能参观。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借助该VR营地开设了20余次线上活动,让队员在家也能有可观可听、再现场景式的实地模拟体验。
此外,学校集团还开设了每日电台、每周讲坛、每月节庆、每季庆典四大展台,让每一个队员都有亮出自己的实践场和大舞台。通过每月的红色节日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比如五月开展“红五月·唱红歌”比赛,六月开展“童心向党·红色传承”爱心贸易活动,七月开展“红领巾讲党的故事”比赛等,来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使队员在参与中感受党的光辉,真正愿做有责任有担当的红色基因传承人。
竺可桢是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中重要的人物榜样。他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他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他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他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道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与内涵,值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追崇、传承和发扬。为让队员深刻领悟、践行竺可桢精神,在活动体验中成为学习者、探索者、担当者,学校开创一年一度的“求是魂·坚毅心·公忠志·诚勤行”文化月系列活动,组织队员们一起追崇红色“大明星”。
“竺”里共读活动,队员每日在6:00-6:30阅读《竺可桢日记》等相关书籍,进行阅读沙龙活动。
“竺”林长青植树活动,队员在操场上宣读环保宣言、郑重签名承诺,在草场挖坑、放苗、填土、起名、挂牌,合作种植小盆栽和专属小树苗。
“竺”风视界研学活动,队员借助研学手册的填写深入学习气象知识;通过电子元件探索火星气象站的建立;根据实验操作探究物候知识。而在研学后,队员则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气象模型,模拟气象,向同伴讲述科普知识。
此外,学校正在打造竺可桢藕舫纪念馆、现代测候所等特色场域,让队员们时刻向红色明星人物——竺可桢先生看齐。
根据队员情况和学校特色,集团开设了小导游、宣讲员等角色,队员们可通过自荐、他荐等方式竞选担任,成为学校红色“传承者”,用自己的声音和行动,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如红领巾小导游,带领来宾参观党史基地、讲解中国共产党史、杭州党史、滨江党史;党史宣讲员,讲述党的故事;红色家风小使者,展出家里的“老物件儿”,例如毛泽东徽章,毛主席语录,民国时期的雕画,退伍军人说明书等红色老物件,并讲述老物件里承载着的故事。
此外,每次红领巾研学中,每个队员都会扮演一个角色,有设计师、工程师、采编者、实验员、观测员、气象家等。比如,在心脏瓣膜课上,观测员们穿上白大褂,观测猪心包的疲劳情况;在节气小百科中,实验员们拿起烧杯试管,探究如何利用番茄发电的实验;在火星气象站,工程师们拿起单片机和导线,研发能观测湿度、温度、光强度的传感器;在每次研学中,小记者们都会采访记录同学们的感受,采编者们则用公众号推送研学瞬间,设计师们则动手创造叹为观止的各类作品。队员们在真正沉浸式的情境体验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和共产党的强大,在角色扮演中,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打造了以智慧农业与劳动等特色课程相结合的沉浸式观赏和教学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农场空间,开设了“开心农场”课程;建造了以AI 人工智能观测系统及人工智能识别原理为基础的校园气象科普基地,创设了探索气候环境的动态平衡装置艺术《风之形》,开设了“气象观测”课程。此外,学校还引入了网易有道作业机、智慧体育、校园食安守护等智慧教育终端,让队员们在智慧生活和智慧学习中思考、感悟科技力量,弘扬践行科学家精神,在先进的智慧空间中,在多样化、项目化的课程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
今后集团少先队将继续高举队旗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让红色文化在少先队员们的心中熠熠发光,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