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兴东、陈红华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鼓励大型企业、规模园区开办托儿所解决创业者子女托育问题的建议”已转交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区用心营造更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围绕人才所需所盼,聚焦“关键小事”,优化“一老一小一人才”特色场景,加速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提质扩面,打造更具幸福感的美好家园。

1、全力打造试点示范。我区被列为浙江省首批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地区,已连续2年将托育服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围绕服务体系可获得、服务价格可接受、服务质量有保障,有效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多方位覆盖和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各类备案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含幼儿园办托)52家,可提供托位2296个,每千人拥有托位数达4.33个,2023年一季度指标排名全市第2。

2、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基本配套,托育机构与幼儿园、社区配套用房等共同构成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制定《滨江区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健康发展暂行办法》,规范开展普惠服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申请认定、签署协议、服务提供、资金补助的具体流程。经认定的各类普惠托育机构,收托每人每月可获补助300-900元不等。根据《滨江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等级评估方案(试行)》《滨江区婴幼儿成长驿站管理服务评估标准(试行)》,规范机构运行管理。

3、发展多元服务模式。依托社区和单位两端,均衡发展托幼一体型、社区嵌入型、产业园区嵌入型、社会办营利型等多元化服务模式,加快增加优质服务资源供给。全省首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海康威视托幼一体化幼儿园,缓解了部分高新企业员工养育压力,海创园区、大华等高新企业已在复制推广这一模式。幼儿园办托13家585个,占总托位的25.47%。开展示范性托育机构评选和规范运行婴幼儿成长驿站的评估,给予机构5-15万元综合奖补,并综合运用税费优惠、水电气居民价格、房租补贴、人员培训与保险补助等支持政策,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的实施细则(试行)》文件精神,鼓励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管委会或园区企业等申办嵌入式托育机构,满足企业员工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汇聚高新人才、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竞争能力。

1、加快产业园区教育配套规划建设。鼓励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政务服务集中区、商务楼宇、特色小镇等建设嵌入式托育机构,为职工0-3岁子女提供灵活多样的托育服务,新建的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应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托儿所、幼儿园建设标准、设计规范。推动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参与普惠托育机构运营。对经认定的普惠托育机构,结合收托情况、服务质量和家长满意度给予一定的收托补助。

2、鼓励多样化办园模式和服务内容。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应为公办幼儿园或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鼓励和支持产业园区管委会或园区企业等整合改造利用现有存量建筑,举办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鼓励支持嵌入式幼儿园、托育机构根据园区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拓展与丰富学前教育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适当增设0-3岁托育、早送晚接、暑期托管等其他服务。

3、加大政府全方位保障和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推动普惠托育服务有效扩容,着力在婴幼儿人口多,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引导布局,按需配置托育服务资源,打造15分钟方便可及托育服务圈。针对家长的入托需求,进一步整合、挖掘区域内教育资源,公办幼儿园面向2-3岁婴幼儿开设托班,推进托育与幼儿园协调发展,扩大学龄前婴幼儿保教服务体系,缓解双职工家庭育儿难、入托难问题,助力提升“幼有优育”水平。

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滨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杭州市滨江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

杭州市滨江区卫生健康局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江分局

202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