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 | 内容及要求 | 截至3月底完成情况 |
1 | 主要经济指标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力争7%以上。 | 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 |
2 | 聚焦固优强基、高端智能,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为主路径,不断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 | 全力打造“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大力实施“链长制”,加强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生态圈补链强链延链,重点发展视觉智能、网络通信、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智能计算、网络安全、机器人、数字内容等数字产业,建设“中国视谷”、中国信息安全谷产业新地标。 | 上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行动方案和财政激励申报方案,并完成现场答辩,目前已入选财政专项激励公示名单。 |
3 | 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力争新落点产业项目不少于20个、新开工不少于18个,工业、高新产业投资力争分别增长10%以上。 | 1、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个,新开工3个产业项目; 2、1-2月,全区完成制造业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33.7%。 | |
4 | 深入推进“雄鹰行动”“鲲鹏计划”“瞪羚计划”,制定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瞪羚企业200家。 | 1、研究确定新一轮瞪羚企业名单,259家瞪羚企业认定方案已报区领导审阅,下一步拟提交会议研究。 2、制定《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提交会议审议。会同街道平台开展5场专精特新申报辅导交流会,参会企业超230家。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累计审核创新型中小企业17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家。 | |
5 | 持续培育产业大脑、未来工厂,鼓励建立领军企业带动的专业化配套集群,推动建立联合培训、标准共享的协同管理体系,加速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能力的有效对接,提高产业协同和全链条生产效率。 | 推荐7家企业预申报市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推荐10家企业预申报市未来工厂项目。 | |
6 | 完善街道工业园提升改造“腾笼换鸟”计划实施方案,有序实施老旧工业园区“腾笼换鸟”,推动产业业态和配套设施提质升级。 | 长河工业园一期已入住一家企业,长河工业园三期已经开工。 | |
7 | 加快推进工业综合体建设。 | 综合体一期正在进行室外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