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围绕“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总体要求,紧盯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业生态,全力做好助企纾困,全区科技发展再上新台阶。108家企业入选科技部首批创新积分500强榜单,列全国高新区首位;新增国家级孵化器4家,占全省三分之一;高新区(滨江)再获全省“科技创新鼎”和“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我局获评全国科技系统先进集体。
一、2022年亮点工作
(一)支持国之重器建设。北航“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建设,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全省唯一新建项目。该设施将面向医疗装备和芯片传感器等经济主战场,瞄准脑科学等世界科技前沿,建成全球面积最大、剩磁最小的超大型“零磁空间”。截至目前,累计引进人才207人,其中专职114人,建有量子传感与智能传感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二)推进“两链”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承接省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创新联合体建设要求,扎实抓好创新链相关工作,加快构建创新生态。积极支持海康威视、新华三等创新型领军企业,整合资源,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2022年备案中控研究院等4家市级创新联合体、获批3家省级项目型创新联合体。
(三)创新服务举措。率先启动“企业创新积分”试点,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我国《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国家高新区创新积分500企业名单》,杭州高新区以24%的占比位居第一,改革经验已成为全国推广学习样板。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探索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学院,实践深度孵化新模式。全力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招聘工作,超额完成工作目标,科技部寄来工作感谢信。
(四)承办重大活动。承办科技部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领域全国赛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省总决赛,通过科技创新的“赛马场”,互鉴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举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浙江)暨2022年浙江省技术需求“揭榜挂帅”大赛行业现场赛。承办科技部及省厅的重大活动不仅是科技部及省科技厅对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和肯定,也是我区在创新创业发展持续发力并取得良好成果的展示。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按照上级科技部门决策部署,以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主线,以加快创新能力提升和加速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着力建设具有标杆性和引领力的区域创新发展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具体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1+2+6+N”创新平台体系发展。把握“加快成果转化”和“加强绩效管理”两大原则,实施平台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建立促进目标和绩效实现的统一评估监管机制。加快建设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白马湖省实验室、省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持续推动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滨江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效能释放。通过政策支持、精准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建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争取R&D占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
(二)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命周期孵化链条。深度实施“创业陪跑计划”,鼓励各级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市场化、链条化发展,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硬科技、前沿科技等高水平创业。持续开展区级孵化器备案认定工作,推广孵化器服务标准,做好出孵企业留区发展,力争新认定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5家,在孵企业突破4000家。
(三)壮大“市雏鹰—省科小—国高企”科技企业梯队。全面落实“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机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投入效能,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发挥“企业创新积分”数据赋能,形成部门街道平台大合力,发现一批、服务一批、认定一批,力争新认定杭州市雏鹰企业200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0家。
(四)探索“概念验证、协同攻关”等两链融合试点。全面落实创新链产业链两链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探索概念验证试验中心建设。支持德诺生物医疗、北航智能物联共性平台建设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大力引育研究开发、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咨询、标准服务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优化科技成果概念验证服务生态。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支持采用目录引导、揭榜挂帅等方式,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项目群”攻关,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力争在智能物联、生命健康等领域遴选一批新型产业创新组织优质科技攻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