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第十八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为期五天的时间里,白马湖成了文创爱好者们的狂欢舞台,大家一同享受文化盛宴,也一同为文博会庆生——第十八届,意味着杭州文博会迎来“成人礼”。
主会场面积从1万平方米到6.5万平方米,参展国家和地区从10余个到60余个,参会人数从3万人次到超28万人次……从2007年首届开始,杭州文博会不断提升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已跃升为全国重点综合性文化展会之一。
18岁的杭州文博会,走向“成年”,将向“新”出发。让我们在这里,看滨江、看中国、看世界。
看滨江
“数”实精彩 触摸未来
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数创·新场景”滨江展区,各种真实又虚幻的沉浸式体验,让人应接不暇,好似看到了未来的模样。
“帮我戴上墨镜”“背景换成海边”“从白天变成晚上”……在网易伏羲工作人员引导下,13岁男孩刘寅哲感受了把智能体助手的“周到服务”。随着一条条指令下达,AI当即理解意图并直接生成结果,而通过网易伏羲自研的“易生诸相”多模态大模型,刘寅哲还看到了自己2048年的模样。“很好玩!从小我就对科技感兴趣,这次体验后,更有兴趣了。”
有效社交是当今年轻人普遍的需求,滨江企业谦贞数科则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谦贞数科开发的社交软件中,用户通过简单的步骤,即可生成一个代表自己的智能体,智能体拥有专属人格和外形装扮。用户不必操控,这些智能体可以自动交友,自动寻找对象聊天,一旦匹配到心仪的对象,用户可以立即将这种虚拟交流切换为真人交流。
“简单地说,就是让AI帮你社交破冰,替你交朋友。”工作人员说,“文博会上,我们已经新增了一千多个用户,这项技术很受年轻人欢迎。”
2024年对于杭州文博会来说,是特殊的一届,迎来了18岁“成人礼”。同样对于高新区(滨江)来说,2024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20年前,杭州高新区获评成为国家广电总局认定的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高科技园区命名的动画产业基地。
“为此,展位上,除网易、谦贞数科、宇树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及新生力量外,我们还结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设20年,展示滨江数字内容产业成果。”区文创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住白马湖小区李女士是一名文博会的“老粉”,她跟随工作人员的解说,细致地了解了一圈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0年的历程、成就,并笑着向记者展示现场派发的滨江文创形象代言人“滨创创”香片。“感觉滨江展位科技含量非常高,展现了很多数字文化产品,每一年来都有新体验,作为滨江人我很自豪。”
看中国
国风国潮 遍地花开
这几年,国风国潮热度不减。文博会上,国风国潮元素亦是遍地开花。
10月17日开幕当天,A馆一楼推出的“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之城文创精品联展,就成为了“热门打卡点”,不少游客在该馆的文创地图前驻足、流连。展位内齐聚了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西湖博物馆总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10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汇聚了近300个品类的热销博物馆文创产品。
“入口即‘画’,味道也不错。”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展位,市民沈杰花了30元买了一杯德寿宫文创“宋画”咖啡,“这个馆还有互动,真的是很有意思。”
再往前走,来自甘孜州民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宋岚,更是将非遗衍生产品“穿在了身上”。“我身上是叫‘女王嫁衣’的丹巴服饰。这一次,我们将从四川甘孜文化和文物衍生出来的一些元素制作成产品,带来做交流、展览和售卖。”她重点介绍了根据甘孜州民族博物馆镇馆之宝“虎皮帐篷”衍生制作的虎皮袋,和格萨尔大将冰箱贴,意象来源于藏民族的英雄格萨尔王和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格萨尔彩绘石刻。
遇光变色的扇子、遇水开花的雨伞、矿石盲盒、春夏秋冬主题茶叶……在这,观众驻足欣赏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手工艺术品,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博会也是展现中国品牌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舞台和窗口。在A馆二楼的2024杭州国际工艺周,以“幸会·过程之美”为主题,聚合自然造物、王的手创、纸加、瓷房子、晚峰等国潮品牌,设置“老榕树的梦”互动场景,推出30余场现场手工体验课,打造中国本土手工艺美学体验空间。
“每一个品牌推出的作品都很精致,背后的文化也很深厚。这次展会让我开阔了眼界,更了解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俄罗斯女孩梅丽莎说,她对方回春堂很感兴趣,买了不少他们家的养生产品,还入手了隔壁摊位的一个手工螃蟹灯笼。
中医、剪纸、手工灯、瓷器、水墨、雕塑、书法篆刻……展区内一系列国风创意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从竹编福袋、“国潮”盲盒到古风主题集市,这些富有创意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计师的无限创意和品牌的创新力量。
看世界
“滨”朋满座 精彩尽握
“创意杭州·联通世界”——这是本届文博会的主题,来到文博会,自然要把目光放眼全球,本届文博会共吸引了68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数量为历届之最。“像葡萄牙、爱尔兰、埃及等6个国家是首次来到文博会,另外现场550多个海外品牌中,有70%以上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杭州文化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畅介绍道。
走进文博会A馆,直达“互鉴·新世界”区域,这里最大的特色便是“国际化”。2个4.5米高的玩具气模率先映入眼帘,不少市民驻足拍照打卡——这是来自法国巴黎、风靡全球的经典儿童绘本沉浸式展览《卡斯波和丽莎·巴黎巡游记》中的两只“小萌狗”。“还记得去年的文博会法国带来了‘粉红先生’,没想到今年又有新惊喜,文博果然永远有活力。”市民李雨婷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几年都来逛文博,感受最前沿的文博魅力。
这两天,来自埃及的69岁艺术家莫森相当忙碌,临近傍晚闭馆时间,他依旧在埋头绘制纸莎草画,“这是我首次到中国参展,杭州市民真的太热情了,为了满足大家的心愿,我一直在画画。”言语间莫森有些兴奋。埃及纸莎草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最早可以追溯至千年以前,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埃及经营着一家手工艺品店,也很受中国游客欢迎。“这项古老的艺术很有魅力,我也希望能够和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们有更多交流。”
逛展累了,可以在“克什米尔·手工臻品”展区门口的小沙发上体验式坐一坐,感受克什米尔地区的羊绒制品有多么工艺精良。“我们之前也有参加过文博会,像这个枕套,都是纯手工用粗的钩针制作出来的,很精美。”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克什米尔羊绒制品在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广,“有不少人因为羊绒制品,开始了解克什米尔风土人情。”
什么样的奶茶可以拉一米多高?在“不迷印度”客厅里,除了可以看到印度的挂毯、服饰、茶点,一位从印度来的师傅正在现场制作玛莎拉奶茶。“这是用红茶、牛奶和各种香料煮出来的奶茶,味道值得试试。”记者在现场看到,排队想要体验“喝一杯”的市民不少。在另一边,边走边看,就能看遍“格调英伦”“手作葡萄牙”“西班牙超市”等各具特色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展馆,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家门口看遍世界”。
可以说,在“国际滨”开文博会,让市民零距离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魅力,或许这也是“国际滨”展现“国际范”,“国际展”青睐“国际滨”的重要时机。
10月17日上午,第十八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为期五天的时间里,白马湖成了文创爱好者们的狂欢舞台,大家一同享受文化盛宴,也一同为文博会庆生——第十八届,意味着杭州文博会迎来“成人礼”。
主会场面积从1万平方米到6.5万平方米,参展国家和地区从10余个到60余个,参会人数从3万人次到超28万人次……从2007年首届开始,杭州文博会不断提升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已跃升为全国重点综合性文化展会之一。
18岁的杭州文博会,走向“成年”,将向“新”出发。让我们在这里,看滨江、看中国、看世界。
看滨江
“数”实精彩 触摸未来
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数创·新场景”滨江展区,各种真实又虚幻的沉浸式体验,让人应接不暇,好似看到了未来的模样。
“帮我戴上墨镜”“背景换成海边”“从白天变成晚上”……在网易伏羲工作人员引导下,13岁男孩刘寅哲感受了把智能体助手的“周到服务”。随着一条条指令下达,AI当即理解意图并直接生成结果,而通过网易伏羲自研的“易生诸相”多模态大模型,刘寅哲还看到了自己2048年的模样。“很好玩!从小我就对科技感兴趣,这次体验后,更有兴趣了。”
有效社交是当今年轻人普遍的需求,滨江企业谦贞数科则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谦贞数科开发的社交软件中,用户通过简单的步骤,即可生成一个代表自己的智能体,智能体拥有专属人格和外形装扮。用户不必操控,这些智能体可以自动交友,自动寻找对象聊天,一旦匹配到心仪的对象,用户可以立即将这种虚拟交流切换为真人交流。
“简单地说,就是让AI帮你社交破冰,替你交朋友。”工作人员说,“文博会上,我们已经新增了一千多个用户,这项技术很受年轻人欢迎。”
2024年对于杭州文博会来说,是特殊的一届,迎来了18岁“成人礼”。同样对于高新区(滨江)来说,2024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20年前,杭州高新区获评成为国家广电总局认定的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高科技园区命名的动画产业基地。
“为此,展位上,除网易、谦贞数科、宇树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及新生力量外,我们还结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设20年,展示滨江数字内容产业成果。”区文创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住白马湖小区李女士是一名文博会的“老粉”,她跟随工作人员的解说,细致地了解了一圈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0年的历程、成就,并笑着向记者展示现场派发的滨江文创形象代言人“滨创创”香片。“感觉滨江展位科技含量非常高,展现了很多数字文化产品,每一年来都有新体验,作为滨江人我很自豪。”
看中国
国风国潮 遍地花开
这几年,国风国潮热度不减。文博会上,国风国潮元素亦是遍地开花。
10月17日开幕当天,A馆一楼推出的“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之城文创精品联展,就成为了“热门打卡点”,不少游客在该馆的文创地图前驻足、流连。展位内齐聚了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西湖博物馆总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10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汇聚了近300个品类的热销博物馆文创产品。
“入口即‘画’,味道也不错。”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展位,市民沈杰花了30元买了一杯德寿宫文创“宋画”咖啡,“这个馆还有互动,真的是很有意思。”
再往前走,来自甘孜州民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宋岚,更是将非遗衍生产品“穿在了身上”。“我身上是叫‘女王嫁衣’的丹巴服饰。这一次,我们将从四川甘孜文化和文物衍生出来的一些元素制作成产品,带来做交流、展览和售卖。”她重点介绍了根据甘孜州民族博物馆镇馆之宝“虎皮帐篷”衍生制作的虎皮袋,和格萨尔大将冰箱贴,意象来源于藏民族的英雄格萨尔王和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格萨尔彩绘石刻。
遇光变色的扇子、遇水开花的雨伞、矿石盲盒、春夏秋冬主题茶叶……在这,观众驻足欣赏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手工艺术品,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博会也是展现中国品牌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舞台和窗口。在A馆二楼的2024杭州国际工艺周,以“幸会·过程之美”为主题,聚合自然造物、王的手创、纸加、瓷房子、晚峰等国潮品牌,设置“老榕树的梦”互动场景,推出30余场现场手工体验课,打造中国本土手工艺美学体验空间。
“每一个品牌推出的作品都很精致,背后的文化也很深厚。这次展会让我开阔了眼界,更了解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俄罗斯女孩梅丽莎说,她对方回春堂很感兴趣,买了不少他们家的养生产品,还入手了隔壁摊位的一个手工螃蟹灯笼。
中医、剪纸、手工灯、瓷器、水墨、雕塑、书法篆刻……展区内一系列国风创意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从竹编福袋、“国潮”盲盒到古风主题集市,这些富有创意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计师的无限创意和品牌的创新力量。
看世界
“滨”朋满座 精彩尽握
“创意杭州·联通世界”——这是本届文博会的主题,来到文博会,自然要把目光放眼全球,本届文博会共吸引了68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数量为历届之最。“像葡萄牙、爱尔兰、埃及等6个国家是首次来到文博会,另外现场550多个海外品牌中,有70%以上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杭州文化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畅介绍道。
走进文博会A馆,直达“互鉴·新世界”区域,这里最大的特色便是“国际化”。2个4.5米高的玩具气模率先映入眼帘,不少市民驻足拍照打卡——这是来自法国巴黎、风靡全球的经典儿童绘本沉浸式展览《卡斯波和丽莎·巴黎巡游记》中的两只“小萌狗”。“还记得去年的文博会法国带来了‘粉红先生’,没想到今年又有新惊喜,文博果然永远有活力。”市民李雨婷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几年都来逛文博,感受最前沿的文博魅力。
这两天,来自埃及的69岁艺术家莫森相当忙碌,临近傍晚闭馆时间,他依旧在埋头绘制纸莎草画,“这是我首次到中国参展,杭州市民真的太热情了,为了满足大家的心愿,我一直在画画。”言语间莫森有些兴奋。埃及纸莎草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最早可以追溯至千年以前,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埃及经营着一家手工艺品店,也很受中国游客欢迎。“这项古老的艺术很有魅力,我也希望能够和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们有更多交流。”
逛展累了,可以在“克什米尔·手工臻品”展区门口的小沙发上体验式坐一坐,感受克什米尔地区的羊绒制品有多么工艺精良。“我们之前也有参加过文博会,像这个枕套,都是纯手工用粗的钩针制作出来的,很精美。”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克什米尔羊绒制品在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广,“有不少人因为羊绒制品,开始了解克什米尔风土人情。”
什么样的奶茶可以拉一米多高?在“不迷印度”客厅里,除了可以看到印度的挂毯、服饰、茶点,一位从印度来的师傅正在现场制作玛莎拉奶茶。“这是用红茶、牛奶和各种香料煮出来的奶茶,味道值得试试。”记者在现场看到,排队想要体验“喝一杯”的市民不少。在另一边,边走边看,就能看遍“格调英伦”“手作葡萄牙”“西班牙超市”等各具特色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展馆,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家门口看遍世界”。
可以说,在“国际滨”开文博会,让市民零距离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魅力,或许这也是“国际滨”展现“国际范”,“国际展”青睐“国际滨”的重要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