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滨政办〔2024〕4号《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由区公安分局牵头试点3个重点区域实施街面技防物防设施建设,在路面及高空增设前端感知设备、重点商铺加强技防物防设备投入、重点部位投入智能辅助设备,将不同类型的感知设备获取到的感知数据进行联网汇聚,并研发主动预警模型,从而提升沿街商铺智能防控能力和水平。

一、全量分析,选定区域。根据建设需要,我局对近3年来全区沿街商铺侵财案件开展全量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作案对象主要为售卖烟酒、数码、药店、便利店、首饰等类型商铺,盗窃物品易于变现;二是未成年人作案比例逐年增加,往往从外省窜至我区,仅通过网上搜索即选定作案商铺;三是作案手段简单粗暴,撬开玻璃门进入商铺实施盗窃。基于上述分析,选定在星光大道一期、春晓路、滨盛路3个区域开展项目建设,以上区域重点类型商铺较多,易被上网搜索发现,且区域内监控存在盲区,店铺自身防盗建设欠佳。

二、全量走访,明确重点。经统计,3个试点区域内共有商铺537间,通过第一轮走访,涉及烟酒、数码、药店、便利店、首饰等类型的商铺共有119间,为确保项目建设的实效,围绕商铺自身防盗措施建设、商铺主对感知设备建设的接受度,开展第二轮走访,并听取商铺主意见建议,明确纳入建设的重点商铺59间,同时选用最便捷、不占用商铺资源的感知建设,即在门窗安装红外传感器、出入口配置监控,一旦触发报警,公安实时联动响应。

三、全量覆盖,织密网络。以“扎麻袋”形式对重点区域补盲一批人脸相机,在区域内出入口全覆盖,通过高点相机,以视频图像作为全景地图展现,并以画中画方式显示具体场景视频、人像布控、人员统计等信息,引入1/14亿数据,完善人员全息档案,便于预警发现潜在可疑对象。同时,投入警用无人巡逻车,24小时在区域内不间断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