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来新夏书院(来新夏方志馆)正式开馆,书院依托来新夏先生“纵横三学,自成一家”的学术盛名,由原址江寺的来新夏方志馆(吴越方志馆)改造提升而成。书院拥有近千平方米阅读空间和数万册藏书,是全国首家以名人命名的方志馆。来新夏书院(来新夏方志馆)坐落于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二期越王路2077号湘湖越界X-LIVIN,回形庭院,两层仿古建筑。内设来榭、来廳、来轩、邃谷、弢盦、来新夏方志馆、湘湖驿等。去年7月,来新夏书院(来新夏方志馆)试开馆,以“读书是福”为理念,集藏书、读书、讲学、交流、展览等于一体,弘扬读书文化、地方文化、史志文化、名人文化等。

来新夏(1923—2014),长河人,教授。在南开大学从教60余年,毕生勤学苦研,“纵横三学”,是全国著名的历史学、方志学、图书文献学专家。

民国12年(1923)7月21日,来新夏出生于杭州市中城三元坊,祖籍今滨江区长河街道。他自幼生活在来氏望族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来裕恂是清末经学大师俞樾的弟子,曾留学日本获文学学士学位。来新夏从5岁开始即受祖父的启蒙教育,朝夕诵读,聪慧知礼,博得长辈厚爱。然而,却因时局动荡和父亲工作频繁调动,来新夏的小学、中学的求知学习或在天津,或在西兴,或在昆山,或在南京,可谓颠沛流离。民国31年(1942)8月,来新夏以扎实的文科功底和优异的考试成绩,进入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在历时4年的大学期间,又每年以全班第一名连获“勤”字奖章和奖学金。民国35年(1946)大学毕业。1951年被南开大聘任为历史系教师。1984年,任职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来新夏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相继担任过“中国历史文选”“历史文写作”“档案学概论”“鸦片战争史专题”“北洋军阀史专题”和“古典目录学”“文献整理”等课程教学。在承担繁重的教研任务之余,又曾担任教育管理工作多年。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来新夏创立了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并同时任校图书馆馆长、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图书馆学情报学系主任等职,为南开大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来新夏曾为《长河镇志》《长河小学校史》作序。来新夏终生从事历史学、方志学和图书文献学诸领域的探索与研究,笔耕不辍,治学严谨,造诣颇深,成果宏富,著作丰硕,为中国文库留存了《清人笔记随录》《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古典目录学》《林则徐年谱新编》《北洋军阀史》《结网录》《中国近代史述丛》《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等30余种鸿篇巨著,堪称经典。他还主持过国家清史编委会项目——《清代经世文编》的选编点校,参与《史记选注》《阅世编》《清嘉录》多种古籍整理工作。还留下《冷眼热心》《路与书》《依然集》《枫林唱晚》《邃谷谈往》《一苇争流》《出枥集》《学不厌集》《且去填词》《来新夏书话》等诸多随笔集。终以“纵横三学,自成一家”而享誉中国史学界,赢得诸多殊荣。他自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美国图书馆员协会年度“杰出贡献奖”;2003年以《北洋军阀史》一书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历史学二等奖;2004年以《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一书获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著作一等奖。

1994年,来新夏先生在查阅古籍资料。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右一)回故里长河,听取长河镇领导关于编写《长河镇志》的情况介绍。来新夏作为“纵横三学”的学界大家,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任务自是相当繁重,但他仍时刻惦念和关注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始终不忘厚报故里。作为长河人,来新夏曾为《长河镇志》《长河小学校史》作序。2006年,来新夏以84岁高龄,两次莅临滨江区,指导《杭州市滨江区历史文化丛书(全7册)》的编撰工作。2014年3月31日,来新夏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2岁。亲属们遵照来新夏遗愿,将他的骨灰护送返乡,魂归故里。

2024年3月30日,坐落于湘湖的来新夏书院正式开馆。

来源/滨江档案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