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铲屎、不用洗澡、不怕掉毛、听话还能卖萌……这样的“梦中情狗”你想不想拥有?今天,记者走进了一家特殊的“宠物店”——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在这里,记者变身“赛博铲屎官”,与大大小小数十条机器“狗狗”亲密互动,从这些“显眼包”的身上,直观体验了一回“科技改变生活”。

01、是萌宠,也是“打工仔”

在宇树科技楼下,两条“机器狗”正趴在大草坪上。这两条“狗狗”是宇树于去年7月上市的四足机器人Go2,在未启动电源时,它就像睡着的狗狗一样保持伏卧。它的体型跟柴犬差不多大,头部的两个摄像头是它的“眼睛”,银色的机身让它看起来科技感十足。拴上牵狗绳,记者带它到街上,当了一回“显眼包”。在街边,它向环卫阿姨伸出了右爪展示“给手手”,还跟走在路上的小姐姐亮出了自己的绝活——坐立比心,模样憨态可掬,逗得小姐姐哈哈大笑。除了卖萌,机器狗在草地上也非常灵活,除了撒欢奔跑,还可以前爪伏地撅起“屁股”来一个“飞扑”,甚至来个前空翻,变身功夫狗狗。“平时,我们还会牵着它去附近的超市买零食。”宇树科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是大瓶的饮料,大串的香蕉等水果零食,机器狗都能轻而易举地驮着。“东西让它背,超省力,它就是我们的‘打工仔’。”工作人员笑着说。小狗蛮“能干”,大狗就更“卷”了。前不久,一年一度的最美跑道“樱花跑”在滨江开跑,宇树科技的B2四足机器狗也成为参赛者,跑完了全程13.14千米的赛程。据悉,B2四足机器狗也是目前工业级四足机器人中速度最快的产品,速度可以达到每秒6米,续航时间为4到6小时,最大站立负载超过可达120公斤,持续行走负载超过40公斤,最大的跳远距离可超过1.6米。据介绍,目前,这些狗狗应用于工业场景下的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工业检测等领域,此外,它们也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科研院所,便于研发团队开发更多领域和场景应用。

02、是技术集成,也是“新引擎”

眼下,机器人和生成式AI(GPT、Sora等)成为全球热点,而人形机器人则是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几乎涵盖人工智能所有技术方向和多个产业门类。此前,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就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这也意味着,机器人有望成为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凭借技术积淀,宇树科技于2023年上半年研发出通用人形机器人H1并在下半年实现小批量量产和发货。经过数次迭代,这款身高约为1.8米的人形机器人,已经从刚刚上市时的“步履蹒跚”,成为能够表演“科目三”的“显眼包”,奔跑速度可达每秒3.3米。足式机器人是融合机械、电子、控制、 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高性能产品。在过去几年中,宇树科技自研高能量密度关节电机、减速器、3D激光雷达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高性能感知及运动控制算法,在足式机器人领域达到全球技术领先。2017年该公司推出了全球最早公开零售的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开创了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技术方案的先河,目前,宇树科技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80余项,授权专利150余项,已经成为目前全球高性能足式机器人领域出货规模和年营收最大的公司之一。

03、“新物种”正在杭州茁壮成长

宇树科技率先抢占人形机器人新赛道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机器人产业“新物种”正在杭州茁壮成长。就拿宇树科技所在的高新区(滨江)来说,已经基本形成“上游芯片和关键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整机制造-下游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的产业体系,尤其在机器人产业链的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应用领域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比如,华睿科技、国自、大立科技、伽智科技等工业机器人企业;宇树、小远机器人、坦鲸科技、南江、阿尔法等服务机器人企业;景业智能等特种机器人企业等。继获批创建“浙江制造”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集群协同区后,滨江区就为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2023年,机器人产业集群规模居全省第一,其中海康智能科技年产值将近40亿元,华睿机器人年产值近8亿元,景业科技、国自机器人年产值超4亿元。去年7月,杭州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也提到了要重点支持智能装备领域中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激活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据中国机器人峰会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中国已经是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和创新发展最为活跃的国家。而杭州,也正以奋斗者的姿态,向着这座产业高峰不断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