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徐丽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现已转交我局承办,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充分理解科学普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作为骨子里饱含创新基因、全国排名靠前的高新区,我们深知科技创新是第一要义,“打造天堂硅谷,建设硅谷天堂”是指引目标,普及科学常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有力保证。近年来,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科协)和区教育局为科学普及做了大量工作,青少年、老年人和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据第三方调查十三五结束时我区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21.6%,由2012年的全市倒数第2上升至全市第四,助推我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翼理论”,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为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习贯彻《意见》关注“一老一小”开展二个提升行动

(一)以科技教育创新试点为抓手,稳步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组建“科技教育大联盟”,强化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围绕青少年需求开展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开展“科技副校长”试点,根据学校师生特点建立“校”“院”、“校”“企”精准对接,为学校导入优质科教资源。在科学教育中重视家校联动,发挥家委会作用,引导、鼓励和滋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资源优势,新建各类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与社区和中小学共建共享科普基地,促进科普资源等向青少年开放。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科普大赛、科普活动,在体验与锻炼中激发科学兴趣,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开展科普专家进校园、进社团、进社区等活动。

(二)以“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专项科普行动为抓手,稳步推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列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扩大老年智能手机知识普及工程的受众范围,结合全市的专项行动,引导老年群体跟上社会科技发展步伐。依托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和第三方等各类资源,帮助老年人解决在出行、就医、消费、文娱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网络技术运用面临的困难。鼓励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科普产品,结合老年人的阅读偏好从事科普创作,最大限度提升老年人的科普体验。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养生保健、卫生护理、食品安全等科普宣传,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积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

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抓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科协组织建设

1.区街社三级科普组织建设更加完善。全区现有3个街道,65个社区,在区科协的指导下,目前形成区科协、街道科协、社区科普工作站三级科普组织工作格局,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科普工作体系完备。加强6个新建社区的工作指导,使区科协的工作指令能及时、有效、快速传导到街道、社区层级,并迅速得到落实。

2.充分发挥企业科协作用。截至目前共建有30家企业科协,其中园区科协2家,其中天和高科技产业园科协为独立法人组织。以2021年数据为例,企业科协共有会员9323人;共向公司提出建议689条,采纳399条;课题总数179个,参与会员2519人;学术交流293场,参与会员3402人;发表论文168篇,其中省级以上发表98篇;科技培训122场,受训人员5280人次;科普讲座(报告)122场,受益人数4365人;撰写科普读物8种,发行量2105册;撰写科普文章201篇。我们将继续利用企业优质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服务区内居民。

(二)抓活动开展,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1.组织开展好专项科普活动。协同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好每年5月区科技周、9月科普周系列活动。2023年5月21日,围绕“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合力推进创新深化两翼齐飞浙里先行”主题,开展区科技周活动系列活动,发动全民科学素质领小组成员单位、学校、科普教育基地、企业科协、科研院所共同开展。

2.高端链接导入上级优质科普资源。充分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院士、市科协科普讲师团菜单式讲座、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宣讲团和浙江大学学生科普团等优质资源,组织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普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活动,不断拓展科普受众领域,让科普宣传更广泛、更深入。

3.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专项科普活动。今年在深化同建设银行滨江支行合作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资源参与,切实解决全区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现实困难,帮助广大老年人走进数字时代,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今年预计开展培训260余场,全年培训7000人次,三年累计完成1.8万人次以上的培训目标。

(三)抓示范引领,进一步打造科普特色品牌

1.打造特色建设科普大篷车“三进”品牌。以“普及科学知识  提升公民素质”为主线,借助“科普大篷车”作为我区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有利手段,组织开展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行动,3个街道、65个社区全覆盖。科普大篷车实际上它没有普通意义上的“车”,而是一个综合科普宣传平台,每年根据科普热点设计制作展板、宣传折页,更新科普素质测试卷,以科普惠民吸引居民参与,通过展板展示、测试题小测、科普小游戏等形式开展,逐步整合进反邪教、五水共治、普法、反诈等内容,以地推的形式逐个社区推进开展,深受各年龄层次受众的欢迎。

2.强势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大力开展科普中国APP注册推广,为区内广大居民、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提供权威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资源。截至目前,共有注册科普员4.6万余名,排全市第五;分享文章数361.5万余篇次,排全市第三;月活榜9.3万人,长期霸榜全市第一;今年计划新增注册1万人以上。

(四)抓硬件保障,进一步推进科普设施建设

1.支持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促进基层科普信息化建设,设立专项经费,对科普宣传栏、社区科普基地、校园科普基地和社区太阳能画廊建设给予资金资助,今年预计资助10项科普设施建设项目。

2.挖掘资源加强企业科普馆建设。鼓励企业共同承担社会职责,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开展科普宣传。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在于其技术、产品处于时代前沿,大家能看到一些最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特别注重深挖资源,以每年1-2家左右的速度建设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共建成区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6个,其中8个升级为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占到总数一半,今年预计新建2家。

(五)抓创新驱动,进一步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1.高端引智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建有院士工作站11家(省级2家),合作院士12名;专家工作站27家,合作专家30名;累计兑付院士专家工作站区级资助2320万元。今年力争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专家工作站4家。

2.加强交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学术氛围。设立2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企业开展学术交流,鼓励举办高峰论坛、科技沙龙、科技竞赛等科创活动,今年预计同学会、企业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5场,内容涵盖大数据、智慧医疗和智慧交通等领域,加强区内外同行间的交流互动,帮助企业拓展了视野,及时把握技术潮流、动态。

(七)抓创新试点,进一步助力“双减”

1、组建科技教育大联盟。联盟旨在结合我区高新企业众多、人才众多的区域优势,聚焦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拓宽“五育并举”的育人路径,打破教育边界,全力打造“智慧同城”框架下的家校社美好融合新范式,共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首批联盟基地16家科技类场馆和企业入驻,面向区内中小学生开发设计火星气象站、橡筋动力滑翔机等基地科技研学课程27门,把企业的拓展资源打造成为学生的学习平台。截至目前以学校为单位开展23批次活动,惠及学生1250人。

2、开展科技副校长试点。以“遍撒科技火种,厚植创新基因”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家精神塑造青少年品格,以科学家学术格局指引青少年学习方向,以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提供有力支撑,以科普活动陪伴青少年成长,开展科技副校长的探索,聘任北航创新研究院院长邓元为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科技副校长,为学校导入优质科技资源,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恒心与毅力,力求遍撒科技火种,在每位青少年心中厚植创新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科技工作者力量。2023年4月7日下午试点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正式启动,后续将及时跟踪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在区内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并及时向您反馈工作情况。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滨江区委宣传部

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

杭州市滨江区科学技术局

联系人:李明达            联系电话:8770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