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开元委员:
您在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老龄化社会下养老服务问题的建议”已转交我局办理。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加强建设养老设施
1.优化养老机构格局。我区目前养老机构整体布局中,最上层有大型养老机构,如阳光家园等;在大型养老机构之下,各街道也有类似于街道级敬老院的养老机构,如西兴元墅、浦沿敬老院等;社区则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照料服务。当前我区重点推进工作之一为嵌入式养老机构,处于街道级养老机构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之间的一级,即把机构床位放到社区中,目前滨江区已建设缤纷未来社区、滨康未来社区和华悦湾社区3个嵌入式养老机构点位,为老年人入住机构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
2.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老年健康赋能行动。实施老年人“光明、口福、失智关爱、营养改善、智慧助老”五大行动。2023年,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8000余剂次。优化服务,推进医养结合,三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4家养老机构签订医养服务签约协议,支持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规范的血压血糖检测、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和康复指导等医疗卫生服务。
3.数智赋能医疗服务。扎实推进国家卫健委“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工作,三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国家推荐标准。2023年,西兴中心创建浙江省社区医院,长河中心顺利通过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头看”评估。数智赋能成功创建杭州市星级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杭州市慢病一体化门诊3家,提升老年人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
下步,我区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回头看”评估工作。以全市推进城市大脑2.0“智慧医疗”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数据归集融合、就医智管家、检查检验共享互认、放心云煎药、数字医联体等工作。
二、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养老服务
依托照料中心等载体,高效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持续招募党员、青年为主体的志愿者。在阳光家园开展“多代同楼”,日常利用空闲时间陪伴老年人聊天、用餐、娱乐等,推进与老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和品牌建设,并为志愿者提供回馈激励保障,例如:每月达成1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的志愿者可免房租入住阳光家园,赢得广大老年人及家属认可,并被央视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下步,我区考虑整合社工、物业服务人员、家政等更多社会力量,深化养老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持续扩大“多代同楼”志愿品牌影响力。
三、切实服务对象群体
1.老年食堂优惠政策。我区全区老年食堂创新多样化助餐服务,并做到老年食堂点位“全城通”全覆盖,不限制户籍,60周岁至79周岁老年人享受8折优惠,80至89岁老年人享受7折优惠,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5折优惠,本区户籍老年人就高享受。
2.针对性发放养老服务电子津贴。我区户籍60周岁以上经向社区申请能力评估结果为中重度失能的老年人、或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根据不同失能等级/不同年龄,可享受不同额度的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以重阳分形式发放到老年人市民卡中,老年人使用重阳分可以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目前有2张清单,一张包括家庭保洁、生活照料、代办服务、陪医就诊等基础服务清单;另一张清单包括助浴、精神慰藉等特色服务清单。两张清单的服务由老人自主根据需求选择。
3.独居老人“乐居安养”智能守护。对本区60周岁及以上且居住在本区的孤寡、独居、困难家庭老年人以及特需困难老年人,我区推出“乐居安养”数字智能守护服务,为享受该服务的老年人安装智能门磁、人体红外感应器和主动求助器“三件套”智能设备,设备对老年人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实时动态监测,并结合呼叫中心定期主动关怀和设备上门巡检等服务,关怀守护特需老年人的居住安全。
下步,我区会进一步结合本区社会发展实际,探索我区居家养老新途径,完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中共杭州市滨江区委社会工作部
杭州市滨江区民政局
杭州市滨江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