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夏至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浙东运河(西兴段)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以鲜明的地域性和丰富的遗产构成闻名。

滨江之“运”—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文化周活动开幕式在西兴古镇举行。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副主席毛小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彦辉、市文联副主席朱荣兴,区领导翟慧清参加。

现场举行了杭州摄影之乡授牌仪式。为更好地宣传推广浙东运河及沿线古镇,滨江区文联牵头组织浙东运河沿线各区县市摄影家协会,共同成立浙东运河古镇影像联盟,未来将以沿线古镇为创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摄影创作与交流活动,用影像讲好浙东运河和沿线古镇故事。

西兴既是浙东运河的起点,也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曾万商云集、士民络绎、市容繁华,无数人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杭州青年说宣讲员、区理论宣讲优秀宣讲员许冰带来了主题分享《西兴“运”·“拾”光说》,讲述了王根生、王利军、Jason Lightfoot、冯克礼等四位西兴“拾”光者如何在西兴复刻时光、守望历史,将这里的河畔风物、人文风采传向世界的故事。

西兴的繁盛除了贸易还有诗歌。它是诗路浙江的“纽结地”“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曾吸引众多文人墨客驻足,留下了数百首瑰丽的诗篇。现场正式发布了纪录片《浙东唐诗之路:从西兴出发》先导片,借千年碧波,讲述了从西兴出发的诗意源头。群舞表演《大运河之舞》描绘了迤逦穿行的千里运河,展现了运河沿岸因水而兴、依水而居的风土人情。

大河无言,水韵绵长,文明的密码和文脉的基因在运河水中回荡。现场正式启动2024“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文化周,这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十周年暨2024京杭对话活动的全省全市配套活动之一。本次文化周将围绕诗韵、光韵、戏韵、雅韵、舞韵、诵韵、墨韵等七大主题开展活动,以各种艺术形式重拾运河记忆,让文化遗产在滨江薪火传承。

据悉,为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本次还同步举办了“滨江之运 ·与河共兴”过塘行非遗市集、空间诗会、“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专题影像展等系列活动,更邀请国风博主陈喜悦化身“卖花姑娘”和广大市民参与漆扇体验、滨之锦鲤等活动,重温“七十二爿半过塘行”的西兴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