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天华委员:

您在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助力高新区(滨江)新能源产业数字经济和智造供给发展的意见建议”已转交我局承办、区发改局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区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多年来积极引进和培育光伏、储能等领域的装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平台服务商,鼓励氢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新技术创新研发和示范应用,集聚了正泰新能源、吉利远程集团、中恒电气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2023年,全区新能源产业实现营收457.1亿元,同比增长46.8%,已发展成为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创新高地。

一、广泛开展数字化水平和改造需求调研

今年以来,根据全省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工作安排,我区以提高企业数字化应用深度为重点,以分层分级推动企业数字化水平逐步提升为目的,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数字化改造需求调研,在2023年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0覆盖率91.8%的基础上,目标在今年率先实现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此次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积极对接省市发改、经信部门,争取掌握全省新能源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数字化改造需求清单,谋划组织专场数字化改造供需对接会和产业链对接活动,推动区内优质设备供给和平台服务商赋能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本地企业通过先试先用、首购首用中提升产品和技术竞争力。

二、大力培育优质产业数字化服务商

近年来,我区依托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智库力量,通过专家指导、专题培训、市场对接等形式引导信息工程服务企业向系统解决问题供应商转型,35家企业入选浙江省产业数字化服务商,27家企业入选杭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服务商,在能源、建材、医药、纺织、汽配等10余个细分行业形成了一批行业解决方案。同时实施智造供给产业专项政策,在省市应用侧项目数改投入补助的基础上,加大对智能制造服务商的支持力度,对纳入培育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鼓励区内服务商赋能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下一步,我们围绕新能源领域的节能改造、分析检测、环境监测、废水废气治理等环节,梳理形成一批区内优质设备供应企业和集成服务商清单,通过发改、生态等部门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在政府侧、企业侧供需对接和应用推广。

三、加大对产业人才团队的引育力度

2023年,我区积极打造高新人才品牌,制定实施新一轮“5050 计划”、区级人才分类认定等政策,新引进各类人才4.1万人,入选国家级海外领军人才计划17人、创历史新高,落实机场快通、就医快检等24项人才特色福利,提前完成人才房三年倍增计划,推出人才共有产权房,不断提升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服务保障能力。今年,我们将迭代推出更具高新特色的“1+5+20”人才新政,深入实施“才链全球”计划,优化“5050人才项目体系,加大海外人才引育力度。持续提升“滨朋远至·江成大业”高新人才品牌影响力,扩大“Hi TECH”“硅谷精英沙龙”等活动知名度,让更多好创意、好技术、好项目落地滨江、茁壮成长。

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滨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杭州市滨江区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