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芳兰委员:
您在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滨江区农贸市场深化‘五化’升级改造 打造农贸综合体的建议”已转交我局承办,区民政局、市场监管局、文广旅体局和各街道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农贸市场建设是民生实事之一,依托农贸市场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商铺资源,引入多样化的、符合当下居民需求的业态,与打造未来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场景有机结合,可以让传统农贸市场焕发活力。目前,我区就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多业态、多元化发展已着手开展了一系列措施。
一、依托市场布点规划,做好市场布点及试点工作
根据《杭州市滨江区农贸市场布点规划》,我区的农贸市场布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划:一是满足现有居住人口的需求,要便捷;二是要满足未来社区建设的需求;三是要应对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的变化;四是要满足打造“国际滨”的需求,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五是要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有创新。
目前我区已在部分农贸市场尤其是近几年新建、提升改造的农贸市场做“农贸+”试点创新,效果较好。例如新生农贸市场的“农贸+餐饮”、“农贸+休闲娱乐”,此外还设立文化长廊与党建联谊宣传专区;江一农贸市场的“农贸+新零售”,让传统农贸市场产生“蝶变”,转型升级实现“新农贸·新生活·新发展”;彩虹农贸市场的“农贸+餐饮”,新增早餐业态,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下一步,我区将根据农贸市场布点规划,借鉴已试点项目的经验,积极引导市场经营者转变传统观念,将“农贸+”板块内容融入新建、改造农贸市场提升方案中,提前做好相关业态布局规划。
二、结合市场创建工作,建立常态化巡查检查机制
“五化”市场建设是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部署,市、区联动推进商品市场智慧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商品市场在硬件设施环境、软件管理能力方面的进一步改造提升,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大程度的幸福感。目前我区及全省范围内“五化”市场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我区共建设“五化”市场13家,“五化”市场在全区商品市场中占比72.2%,“五化”覆盖率在全市居于前列。自2024年起,省市场监管局将不再组织“五化”市场创建,相关工作要求结合省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展开。目前区市场监管局已建立农贸市场常态化巡查检查机制,对“五化”市场进行定时定期回访和“双随机”动态检查,督促市场保持创建姿态。
三、部门街道协同配合,探索农贸市场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各部门、街道结合日常工作推进,在社区、小区等公共用房陆续布局书房、老年食堂、“浦师傅”小修小补等点位,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城市书房30家(其中杭州书房11家)、“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5个、文化驿站2个、智慧借阅点20个,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硅谷书房品牌不断打响,网易蜗牛图书馆和电魂自在里先后获评长三角和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老年食堂设置布点稳步推进,目前全区共有老年食堂(助餐点)47家,其中:自建型老年食堂12家、社会化合作型助餐点18家、社区助餐点17家。下一步,我区各部门将继续做好业务指导,结合文化阵地建设、未来社区“一老一小”场景建设等工作,充分考虑区域人口梳理、人群特征、发展现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将相关业态引入农贸市场,融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同时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推动农贸市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高新区(滨江) 商务局
杭州高新区(滨江)民政局
杭州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
杭州市滨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西兴街道办事处
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长河街道办事处
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浦沿街道办事处
2024年6月17日
联系人:朱华萍 联系电话:895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