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技委员会:

你们在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助力高新区(滨江)加速发展成为创新发展策源地的建议”已转交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围绕“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的总体要求,紧盯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业生态,全区科技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关于“推动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变”的建议

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蓄创新动力源。全力支持北航“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建设,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浙江省唯一。建立产研会商协调推进机制,不断提升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滨江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能级,加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滨江创新中心、浙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院等平台落地。通过密集布局高端创新平台持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带动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赢。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成产业创新组织开展联合攻关。支持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各方面力量深度融合创新形成项目群向未来产业布局。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以产业链整体提升带动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建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机制。深化迭代“企业创新积分”,聚焦企业主体,开展科技创新画像评价,打造企业创新画像、评价模型与服务模式全面升级的新模式。

后续我区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融合”,建设一批企业创新载体,加快推进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等高能级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充分释放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滨江研究院等产学研创新平台效能。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算力服务水平,为企业及高校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普惠算力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着力建设具有标杆性和引领力的区域创新发展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二、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的建议

汇聚创新载体效能,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我区推动孵化载体集群化专业化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各街道、产业平台布局建设孵化器集群。搭建政企交流新平台,推动孵化集群迭代升级。互联网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分别创新开展“周四下午茶”、“e谷早餐会”、“楼宇能级提升‘一楼一品’圆桌会”等活动,推动上市领军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专业化孵化载体。支持浙大滨江研究院建设“医工信协同创新孵化器”。助力杭州中科孵化器成功认定市级孵化器,杭州中科孵化器成立以来共引进落地企业41家。优化财政资金,实现灵活奖励机制。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鼓励企业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引导支持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充分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政策杠杆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导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足额配套各级各类项目资助。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创新。激发创新链雁阵梯队源头供给能力。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择优推荐“双尖双领”定向领域需求征集,遴选推荐上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重大技术攻关需求,推荐杭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需求。

后续我区将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关注高成长新主体企业,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鼓励独角兽企业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等领域建设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一批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企业群落。推进《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政策修订,通过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高企认定等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发挥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有效提升民营企业强创新动力,高成长潜力和硬科技实力,助推杭州高新区加速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迈进。

三、关于“持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打造高新人才雁阵”的建议

我区持续拓展引才渠道,优化良好人才生态。积极开展博士后建站聚集专项行动。鼓励高能级科创平台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白马湖实验室、浙工大网安院、浙二经血管研究院相继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全区共有博士后工作站90家,居全省区(县)第一。2024年已新增国家博士后工作站9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全领域全链条优化人才生态。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滨好办”人才·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1+6+X”服务矩阵。深化“滨江国际人才大会”“硅谷精英沙龙”等人才品牌。全方位多角度建强引育体系。紧跟内外环境变化、精准匹配人才需求,近期牵头完成了新一轮“5050”计划与“1+5+20”人才政策的修订迭代,以更大力度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我区创新创业。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鼓励产学研平台引进和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国际顶尖人才。深入推进“5050”计划,开展区级人才分类认定,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引育力度,积极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和制度环境,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浙江自贸试验区“双自联动”优势,打造兼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制度环境,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聚一批领军人才团队,提升我区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高新区(滨江)科学技术局

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人才办

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和改革局

杭州高新区(滨江)经济和信息化局

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