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十大攀登行动”、区委“两个天堂’建设决策部署,聚焦新质公安战斗力生成,以口岸签证、奥体“滨标”体系、低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化“三大课题”建设,圆满完成了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奋力推进滨江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为滨江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一、捍卫政治安全,风险防控主动靠前。略。

二、强化打击震慑,主责主业不断夯实。略。

三、服务中心大局,护航发展积极有为。严打侵企案件。深化“滨企安”3.0建设。建成全省首个“滨企安”宣防中心,相关做法获评全省“护企优商”、全市“共富警务”典型案例。推进县级公安管辖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试点,打造市、区两级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联动中心。探索构建奥体中心大型综合体安保“滨标”体系,累计投入警力3.74万人次,圆满完成各类大型活动安保186场次,服务观众213万人次。全省率先试点“口岸签证平台”,累计办理190名外籍人员入境,带动促成进出口交易额15亿元,相关做法被央视2次报道,被省公安厅发文全省推广,并获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全市公安机关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打造“助企惠客室”,落实“助企警官联络制”,常态驻点浙里移民服务站,推出夜间专场等多个便民利企举措;增设“人才专窗”“为企服务专窗”,实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盖。

四、深化改革攻坚,警务运行智能高效。深化“滨企共富”集成改革,相关课题入选全省“共富警务”课程体系、全省改革研究课题,被浙警院确定为“共富警务”现场教学点。打造生态警务联勤警务站、行刑共治中心等“生态+”要素,探索建立绿色生态刑事保护矩阵。牵头推进全区低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主导建立低空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打造“空地一体”智慧巡控体系。探索推进无人车、机器狗、一键响应等前沿设备建设,打造具有高新辨识度的智慧警务体系。推动“智慧巡防滨江在线2.0”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勤务部署动态掌握、接处警全程监督、前后端合成作战,一线警力获得感显著提升,相关做法获评市局优秀改革项目三等奖。

五、夯实平安基础,基层治理协同共治。建强“派出所主防”格局,制定构建枫桥式派出所主防体系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警种支援派出所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负面清单,持续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组建企业联合会、产业青年联盟、“常和”青年志愿队,常态开展“敲门走亲宣防”行动;深化警网协同。推进“抓源促治 固本强基”行动,深化警源治理,挂牌运行“五联共调”工作站4个,推进所长示范点建设。建强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落实“日、周、月”监督机制,形成“交办+督办”闭环反馈机制,实行疑难案件集体议案制度,有力提升全局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

六、坚持勤廉并重,队伍活力持续激发。强化党建引领,刚性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六色墙”党建馆建设,开展读书班、知识竞赛、实地参观等学习活动10余场,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走深走实。组建人才工作室(战队)、人才沙龙,入选市局中级教官11人、分局初级教官62人,组织业务培训、技能抽测40余次,全面提升全警综合素质。落实“青蓝工程”建设,为5名新警优配“双师”、助力成长。推动警务辅助人员层级管理,完成652名辅警集训,增强辅警队伍活力。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出台《从严加强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系统部署从严措施,进一步巩固长期从严的基调。强化表彰激励,4个集体、51名同志记功嘉奖,5个集体、147名同志受到表扬。开展先进典型报道,565篇文稿被中央、省市媒体录用,激发榜样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进“活力警营”“书香警营”建设,建立11个警官俱乐部,持续丰富警营文化。

二、2025年工作思路

全区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滨江区委区政府、市公安局和区委政法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区委“双增三提七突破”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实干争先,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着力形成新质战斗力,为奋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高水平谱写“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

202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