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法制办:
2024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指示,坚持法治理念、法治思维与法治原则,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学法普法等工作,为高新区(滨江)高质量发展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健康开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与突出成效
(一)坚持依法定策,夯实法治保障
1.强化统筹引领,夯实法治根基。组建起以局党组书记、局长挂帅,各党组成员协同配合,各科室负责人全员参与的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精准锚定职责分工,精细编制法治建设年度蓝图,依循科室专长定制法治建设责任明细,确保各项任务一目了然、责任归属精准到人。落地法治建设推进动态月报机制,各科室于每月局长办公会专项汇报责任清单进展,促成法治建设与日常业务同频共振、协同共进,全方位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崭新格局。
2.精塑决策流程,筑牢法治堤坝。深度践行《局党组议事规则》,严守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与局内管理规范,将涉及人事、财务、物资调配等关键决策事项一概纳入党组集体审议范畴,以民主集中确保决策科学公正。全方位铺开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模式,广泛听取部门谏言、街道呼声、社区民意以及退役军人代表心声,严格依循 “广纳公众建议、引入专家研判、开展风险评测、通过合法性校验、落实集体定夺” 的标准化流程推进重大行政决策落地,让每一项决策经得起法治考量、民意检验。
3.狠抓执行落地,彰显法治效能。聚焦年度任务攻坚,年初谋篇布局、年中核验成效、全程跟踪问效,稳步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试点破冰、双拥主题深度宣传、服务保障实力进阶等重点工程落地见效。深入一线洞察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领导班子带头领题调研,靶向施策解难题,以务实行动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温暖民生底色,让法治之光普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领域。
(二)落实严格管理,统筹法治建设
1.聚力队伍锻造,厚植法治土壤。将法治政府建设置顶全局核心议程,深度融合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宣传与业务实操,一体推进部署、落实、督查各环节,力促领导干部 “述责、述廉、述法” 协同联动。全局上下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指引,定期听取科室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精准擘画后续行动方略。全局在编行政人员 6名、事业人员3名、专聘人员4名、工作人员5名,全员投身法治建设浪潮,凝聚奋进力量。
2.深耕依法执政,筑牢法治防线。全方位优化法律顾问与机关合同审查双轨机制,聘请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精英律师团队入驻,为重大决策精准 “把脉问诊”,深度参与合同签署、租赁争端化解、信访难题破解全流程。本年度法律顾问严谨审查 87件行政合同及专项涉法事务,包括58项合同起草和审查工作;11项撰写其他文件或回复工作;处理11起咨询;还有与张国兴伤残抚恤金行政复议相关的7项事务,确保每份合同合法合规、落地有声,全局至今未现重大违约、纠纷隐患,且行政规范性文件 “零违规”。
3.加强政务公开,点亮法治灯塔。对标《滨江区政务公开工作精要》,多维拓宽政府信息公开路径,推动政务公开迈向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新台阶。主动公开涵盖单位全景、法规条文、关键决策、远景规划、工作进展、人事动态、财务收支、招聘资讯、便民服务等海量信息。全年区政府门户网站累计推送40余条权威资讯,巧用图表解码政策内涵,以公开促公平,用透明赢公信,让法治之光穿透政务全链条。
(三)持续多点发力,稳固法律“五连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普法)
1.系统学法,打造专业法治队伍。高度重视系统学法,着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培训班、研讨班和座谈会等,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学习交流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全面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推动签约律师参与法律事务,并聘请专业律师到我局坐班,为我区退役军人及退役军人事务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提升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2.守法用法,树立依法决策意识。在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我局承担较多的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行政事项,为确保此类事项不出错,我局充分利用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以及局长办公会议等多种形式,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做好日常提醒及风险把控。组织干部职工重点学习《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等多部法律法规,确保各项行政事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3.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我局多管齐下扎实做好普法宣传工作。一是认真研究工作要点,制定普法宣传方案。明确普法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等,将普法宣传教育贯穿退役军人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二是始终坚持把推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基础工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政策学习培训和宣传普及。结合“国家宪法日”,发动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作用,通过线上学法普法宣传、开展专题普法活动、“党员结对帮扶”“宪法宣传周” 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退役军人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力量,进一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培训效果,向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退役军人事务员及社区群众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并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为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坚实群众基础。
(四)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融于实践
1.日常工作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精准关怀退役军人。与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合作,成立“钱潮老兵”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为退役军人筑牢公益性法律服务保障防线;积极开展律师团队进军营送法活动,让法治观念在军营扎根;组织退役军人及退役军人事务员开展“‘法’暖退伍老兵 ‘典’燃红色军心” 学法培训,切实提升法律素养;严格依据《滨江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五星评定办法》发放活动经费,确保法治规范贯穿服务全程。
2.拓宽法律知识覆盖面,面向多元群体开展普法行动。本年度局本级与各级服务站共开展62次普法活动。持续强化退役军人事务员的学法培训,培育“普法先锋”;利用国家宪法日和其他重要节日,积极组织社区“钱潮老兵”志愿者上门为商户、居民普法,将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以点带面,逐步提升滨江法治氛围。
3.规范服务站评选工作,出台退役军人服务站评定办法。出台《滨江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五星评定办法》,进一步规范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明确标准、规范流程,对服务站评选工作予以严格规范,确保各服务站都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全方位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退役军人服务实践的各个环节,打造坚实的基层法治阵地。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不足:我局已组建六年,但依法行政培训开展依然较少,今年来虽然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也开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学、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普法共学等活动,但在日常工作部分干部职工仍然存在重结果轻程序现象,还需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对依法行政的重视程度,加强行政事务法律风险的防控。
原因:一是培训体系不完善,六年未构建长效机制,计划缺连贯性与针对性,内容零散、时间难保障,无法让职工系统学法规知识。二是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法治指标宽泛、权重低,日常谈心谈话、平时考核时涉及此块内容较少,职工不重视;内部监督日常巡查对违规纠正力度不足,缺乏震慑。三是工作氛围与文化导向偏差,未将法律学习、依法行政放在足够高的高度,局内法治文化未深入人心,致职工忽视程序规范。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强化依法行政统筹布局。局主要领导持续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全程把关,紧紧围绕法治建设开展重大决策部署。全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法治建设融入局发展总体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听取专题汇报,并将有关难点堵点在局办公会议上提出,力求集思广益、全局共商。
2.有效发挥局党组领导作用。党组内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学;局党组面向全局严格履行职责,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积极支持各机构依法依章程履职尽责,为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率先垂范开展学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计划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研读共学活动,不断提升全体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同时,督促全体领导干部务必严格践行法治要求,务必做到积极学法、工作依法,务必做到严肃执法、依法行政。
4.强化监督考核力度。持续把法治职责落实情况作为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及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加大领导干部履职监督力度,将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确保法治建设责任落到实处。
四、2025年推进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加强局内学习与交流,积极动员领导干部学习交流,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不断提升干部队伍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工作的能力,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有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依法依规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学法
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计划,局主要负责人将于本年度9月领学《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并将于局内率先开展全体学习。利用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邀请签约律师为局内工作人员及退役军人事务员授法,增强全局工作人员及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员宪法意识。
(二)工作依法
不断强化法律至上、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的基本法治理念,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在日常工作及每月两次的局办公会议中,全体领导干部要反复强调、互相提醒,避免法律意识缺失造成执法不当或工作有缺。利用局公众号及门户网站,持续加大退役军人最新法规政策的信息发布及政务公开力度,做到“信息早一点、工作快一点”。
(三)深化普法
完善普法工作机制,加强与全区70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联系及沟通,以街道、社区为单位开展普法工作,并将优秀的普法工作作为案例宣传,供其他服务站借鉴学习。进一步规范落实多管齐下的普法学法机制,定期、 定点开展志愿者上门普法、律师定期开展法律教育、局内共学法律等活动,有效深化社会性普法。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