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守护有“温情”,基层医疗见“深度”。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资源,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就医体验和幸福指数。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杭州高新区(滨江)长河街道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体系。如今,长河街道的医疗保障“生活圈”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还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扎根于此。
中心站点紧密连,
打造15分钟医疗保障“生活圈”
长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效果图)
“长河街道的卫生服务中心离我家很远,每次我过去做康复都要差不多坐30分钟的公交,还是有点不太方便的。”家住江南大道附近的王阿姨说。自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成以来,始终关注辖区内居民的健康需求,积极开展社区医疗、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康复治疗、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等多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据统计,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门诊量约有1600人次,年住院达346人次,有效解决辖区内居民的就医问题,深受居民的信赖与赞誉。然而,由于建成时间较早,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显露出了设备陈旧、服务覆盖范围有限等诸多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化医疗服务的需求。
2023年底,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迁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为解决距离远,覆盖居民受限的问题,新中心将新址迁至长河街道的核心地带,四周交通便利,充分考虑到了辖区内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时,新中心还扩展了服务面积,其中用地面积达1.3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5200平方米。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打造出集基础医疗、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体检服务、慢性病管理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等多元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了健康、便利的就诊环境。
此外,由于长河街道北部聚居人口较多,受地域、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了该区域基础医疗不便。为此,长河街道还筹备建设了卫生服务分中心,实现“一南一北”的全面覆盖。
“我们预计分中心将惠及到30万左右的常住居民。分中心的建立不仅有助于缓解主中心的压力,还让周边的居民更快捷地获得紧急医疗服务,进一步缩短居民就医的时间成本。”长河街道负责人表示。
长河街道卫生服务站站点分布
为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长河街道还依据社区的特点,科学规划了各卫生站的布局。以长河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将分中心作为承接,散状分布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合理分配了医疗服务资源。在三年的时间里,长河街道成功完成了长一、冠山和钱潮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迁移与重建,并对江三、白马湖、闻涛和中兴四家服务站进行了升级改造。此外,还新建了云狐科技园和杭州华业高科技产业园的园区卫生服务站点,实现了对企业员工的健康守护。长河街道通过科学化的站点布局,完善了卫生健康服务网络,确保了健康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基础站点服务全,专家坐诊“家门口”
具备完善“医”力的同时,更要享优质的“医”护。长河街道针对辖区内的目标人群,以医疗服务需求为核心,推动站点服务向“1+X”模式的标准化和功能化升级。同时,街道牵引各层级的优质资源,构建了高质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让居民不仅能够轻松获得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能够体验到专业化的辅助与治疗。“我们将基本医疗和慢性病管理、围产期监护、妇幼保障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1’,各站点都要满足‘1’的基本服务。除此之外我们要打造‘X’,一站一特色一品牌,各有所长,各有所向。”长河街道卫生服务负责人介绍,“1+X”要求各站点在提供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还要根据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增设特色医疗服务项目。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品质,更加深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赖与满意度。住在长一社区的张奶奶说:“我的腰不好,需要定期做针灸推拿。以前还需要坐车到中医院去看诊,现在直接在家门口就能治疗,太方便了。”
此外,为提升卫生站点的服务质量,长河街道还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发展,吸引各级优质资源,构建高效专业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我们依托浙医二院滨江院区、浙江省儿童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肿瘤医院等医联体单位,经常性的在长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指导。同时,他们专家团队还会定期深入基层站点,通过一线业务指导、全-专联合门诊、专科共建以及特色门诊建设,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长河街道负责人表示,推进医联体建设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还能有效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与大医院相媲美的医疗服务,就医过程更便捷、更专业。
产业园区有处医,智慧医疗“效率增”
杭州高新区(滨江)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放区,在长河街道辖区内汇聚了诸多企业园区及员工群体。为保障新长河人的健康福祉,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赋能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长河街道还特别关注到园区内的医疗资源配置。街道通过与专业医疗机构携手合作,成功设立了多个医疗站点,为园区员工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相较于社区居民的多样性,长河街道园区健康驿站则考虑到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以及久坐带来的脊椎、腰椎不适等问题,将针灸推拿、正骨疗法、心理咨询、艾灸治疗和中医诊疗等服务作为重点,帮助员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减轻身体疲劳。“这段时间工作比较繁忙,午休的时候我们几个同事经常会到园区的卫生服务站做做推拿,既放松了身心,又缓解了工作带来的疲劳。”华业产业园的员工小吴如是说。
此外,园区内还引进了先进的智慧医疗系统,利用智能设备与互联网技术构建起了“组建模式”,园区内员工可利用在线预约、云诊断、云药房以及电子病历管理等多项服务进行线上看诊,显著提升了就医的便捷性。园区的站点内还配备了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员工可以随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通过平台与医生进行互动,实现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不仅如此,这些站点会定期安排专业医生驻守,以保障员工在工作时段能够迅速获得所需的医疗援助,为产业园区员工的健康保障水平保驾护航。在过去的三年中,长河街道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成功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这不仅让居民享受到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让他们体验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后续,长河街道还将继续落实医疗惠民、便捷为民的发展宗旨,以长河卫生服务中心新建设为契机,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全力推进优质医疗均衡可及、普惠高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布局,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功能化、标准化建设,牵引需求导向的各级各类医疗资源,构建不同功能层级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打造15分钟医疗保障生活圈,着力构建现代化医疗共富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