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滨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围绕“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建设目标,强化思政引领,推进政策落实,赓续双拥传统,擦亮崇军品牌,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实干担当、勇立潮头,积极推进“崇军杭州”金名片的打造,助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今年以来,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建立退役军人市场主体台账省级试点工作,承办全省退役军人网上选岗工作培训班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承办杭州市“钱潮老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赛并获金奖,创建全市首家产业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体系建设崇军优待就业创业、信访稳定数字化改革科技拥军、赋能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

一、2024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知行合一

一是紧跟学习任务。集中开展党纪专题党课学习,举办全区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以理论学习实效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思想教育。组织各级服务站开展各类国防教育、红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开展“兵书记”研学活动,加强对“兵书记”“兵委员”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三是引领作用发挥。“红色讲师团”、“钱潮老兵”志愿服务队伍、“兵支书”讲师团,今年以来开展到校园、进企业、下基层宣讲红色故事、基层治理事迹等宣讲活动12场开展安全巡防、平安宣传、防台防汛等志愿服务活动670余次,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优势作用

)创新双拥举措汇聚拥军力量

    一是凝聚全区双拥合力。严格落实军地合署办公、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军地座谈会、常态走访慰问等机制,扎实开展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活动,今年投入25.5万元,为武警浙江总队医院篮球场提升改造,为武警杭州船艇大队荣誉室氛围改造,为人武部解决课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拥军优属办实事活动,积极协调蔡永祥烈士纪念场所修缮。开展律师团队进军营送法、双拥志愿服务队进军营联欢等活动,将尊崇工作落在实处。二是精准落实优抚政策截至目前,我局通过民生直达共发放各类优抚金648.84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共发放267.99万元健全完善配套设施,解决部队官兵特别是任务一线官兵反映的困难需求,为驻区部队与滨和学校、江南实验学校、钱塘实验学校牵线搭桥结成共建对子,开展学军拥军活动今年以来解决军人子女教育优待9余名三是创新双拥宣传工作机制。调动和引导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双拥热情服务,重点打造世茂缤谷双拥示范街,打造双拥医院双拥示范街等品牌,积极开展“双拥模范示范点”“双拥示范社区”等培树活动,不断扩大崇军商家“朋友圈”,推动拥军服务高质高效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服务保障

一是构建服务网络。现已建成浙江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7家,在打造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等特色站点和10家五星服务站基础上,今年又建成两家特色服务站点,全市首家产业服务站火炬产业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和全区第一个融合站点西兴街道滨“兵”e站揭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二是服务提质增效。年初,下发《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思想政治工作实用手册部重点任务清单》,街道、社区对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扶持、表彰奖励、关爱帮扶、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高标准迎接部暗访、市抽查,圆满完成任务。做到八一、春节重大节日慰问、活动全覆盖,90%社区服务站实现月月有活动,开展老兵生日会、崇军观影活动、打卡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进一步丰富退役军人文化活动,提升退役军人满意度。三是创新激励机制。结合减负要求,修订《滨江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五星评定办法》,对区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配套相应工作经费奖励支持,以新的标准对服务站场所建设、机制制度建设、运行成效、自身建设和特色工作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持续推进我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高质量建设。

(四)对标先进标准,优化就创环境

是保质保量完成移交安置。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安置工作,滨江区共安置17名军转干部,实现行政、参公岗位100%。推出2名2024年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官岗位,接收1名退役士官。推进退役军人社工招聘完成5名退役军人社工单考单招完成2024年度3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返乡接待工作,提供报到登记、信息采集、职业技能培训申请等一站式服务,其中27名为复学大学生,3名已实现就业(2名考取社工),就业率100%。是高标准参与双创大赛。发动区内军创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在杭州市第三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中堂建设荣获市赛传统产业一等奖,兵峰科技、甄才科技分别获新兴产业二等奖、三等奖。兵峰科技参加长三角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并入选滨江第一批“中国数谷”数据要素“改革沙盒”。三是多方发力满足就创需求。授牌第3家金绣科技园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组建区导师团,由创新创业领域经验丰富的院校老师、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企业家等,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对接等支持服务,助推军创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与杭州农商银行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提供增值服务,拓宽就业渠道;联合人社、街道举办3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推荐企业参与省、市招聘会,未就业人员一对一联系解决就业问题。

(五)培树优秀项目,发挥服务效能

一是积极结对共建。继续发挥后亚运时代“钱潮老兵”服务亚运志愿者作用,转化“钱潮老兵”亚运医疗携转员队伍,与区卫健局结对参与赛事和其他大型活动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9月参与杭州奇妙夜保障服务;与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成立“钱潮老兵”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加强退役军人公益性法律服务保障二是宣传崇军文化成立以退役军人和军属为成员的滨江区“钱潮老兵”交响乐团,组织开展慰问老兵、军烈属等的崇军文艺演出20多场。与区文广旅体局签订《滨江区“钱潮老兵”文化体育服务结对协议》,丰富退役军人及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构建服务网格。依托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打造“1+3+67”志愿服务网格,一社区一品牌建设基层“钱潮老兵”志愿服务队伍。火炬产业社区“炬军号”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行动排除产业社区安全隐患,滨文社区“钱潮老兵”红色宣讲团开展“精神的力量”宣讲活动,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水上救援队梅雨季节24小时防汛备勤,构筑防汛“安全堤”。

举办崇军活动浓厚尊崇氛围

一是大力开展褒扬纪念活动。在清明、9.30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引导公众有序开展祭英烈系列活动,清明期间联合区教育局组织中小学师生、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等95人赴萧山革命烈士陵园祭扫,37800名师生在线祭扫9.30”烈士纪念日联合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部分退役军人代表在区双拥主题公园共同缅怀革命先烈。二是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组织优秀退役军人进中小学校园,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创新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作品创作,拍摄《热血铸军魂》《潮起潮“声”》英雄故事片制作《岁月长征》宣传册致敬英勇无畏老兵。三是广泛开展多彩崇军活动。举办“盛世荣光 ‘戎’耀滨江”杭州市滨江区“八一”双拥汇演。结合省级双拥模范区创建成果,完成两条双拥公交风景线、点亮双拥主题灯光秀、开展双拥视频进商场等系列推介活动,巩固双拥宣传阵地。开展“十个一”服务活动,“创新”“坚持”“联动”为关键词,通过军地联合,让崇军拥军愈发成为全民风尚、社会自觉。

 (七)有效化解矛盾,争创和谐环境

一是掌握重点群体。深入分析排查退役军人重点人员,对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补助信访、带病回乡退役军人医疗信访事项、退役军人煽动上访等事项进行逐一分析研判与妥善处置,密切关注重点人员新动向。二是做好信访接待。及时掌握退役军人信访突出问题,目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接待来访来电883人次,网访24件,其中来访70批次70人,来电813件,办结率100%三是做好源头化解。抓早抓小,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第一时间灭火,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统筹解决自谋职业士官伙食补助问题,召集区社工部、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统计局和三街道相关负责人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自谋职业帮扶士官待遇相关问题,不使信访问题扩大化,力求信访不过江、化解在滨江。

二、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成果,全面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上展现更大作为。

(一)做好双拥和支前工作

1.支持备战打仗。建立健全高效顺畅军地协调机制,聚焦服务部队练兵备战,高质量开展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切实帮助解决驻杭部队改革急需、官兵急盼的问题,打造一批本地特色足、覆盖范围广、反响效果好的拥军优属实事项目,提升部队官兵满意度、获得感。加强拥军支前队伍建设,完善拥军支前工作方案,强化拥军支前保障能力。

2.深化军民共建。贯彻落实《新时代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意见》文件精神,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目标,以“弘扬双拥传统,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积极开展党建联盟结对共建活动,丰富活动载体,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具有本地特色亮点的双拥社区。

3.创新双拥品牌。深化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广度,积极开展城连结对共建援建活动,常态开展城连结对共建及“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高质量持续推进新时代基层双拥共建示范点建设,在2024年基础上至少培育1家及以上独具本地区域特色、品牌亮点的基层双拥共建示范点,至少打造1家优质优惠服务、拥军惠军社会化拥军企业或社会组织。规范崇军商家服务管理,制定《崇军商家服务指南》,明确商家相关标准和行为准则,探索建立“双向服务”“动态管理”机制,调动崇军商家积极性。

4.营造双拥氛围。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双拥文化宣传常态教育,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双拥新地标,塑造城市新形象。在主要媒体开辟专栏,运用新兴媒体持续加大双拥创建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活动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区创建命名营造浓厚双拥社会氛围。深入挖掘退役军人、双拥人物故事,鼓励围绕双拥主体进行创作宣传,评选宣推滨江区优秀退役军人、双拥人物故事作品,做好优秀双拥事迹宣传氛围营造

5.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大优抚政策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如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电视广播等,广泛宣传政策内容和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作用,组织政策宣讲活动,深入社区、企业和学校,提高公众对拥军优抚工作的认识,加强优抚服务机制建设,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抚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拥军优抚社会氛围。

(二)开展安置就业创业帮扶工作

1.高质量做好移交安置工作。做好2025年度军转干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官、秋季退役士兵安置。有效发挥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先锋作业,继续做好自谋职业士官调标、待遇诉求相关工作,多方面多方式做好适应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

2.多渠道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继续完善区内退役军人经营主体工作,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匹配共享机制和定期更新制度,联动发力,为军创企业提供增效服务。坚持就业、创业与品牌塑造相结合,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联合发改、科技、产业平台,挖掘引进、培育壮大有新技术背景的军创企业来我区落地生长,探索培育特色的高新技术军创企业生长路径。充分发挥3家军创基地作用,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良好服务,搭好桥梁、对接项目。持续为区内待就业人员一对一推荐合适岗位。创新引进高新尖退役军人人才进高新企业,突出滨江特点。

(三)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1.持续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员工作。建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延续“退役军人事务员”技能大比武以赛代训思路,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帮助熟练掌握退役军人政策咨询、思想政治、移交安置、崇军优抚、关爱帮扶、就业创业服务、信访接待、权益维护等岗位专业知识,选拔岗位优秀人才;进一步探索建立退役军人事务员考证培训评价机制、管理考核机制、待遇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培养体系优化升级,积极参加国家级、省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

2.高位推进“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重点实现从设点建站“全覆盖”到服务保障“提质效”的转变,用好《滨江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年度五星评定办法》,对辖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场所建设、制度规范、运行成效、自身建设和特色工作等方面进行五星评定,以五星标准建立示范标杆。通过评选年度10家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激励各站争先创优,争进创新。

3.继续做好“钱潮老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培育优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加强对滨江区钱潮老兵交响乐团等特色队伍的支持指导,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推动项目与特色队伍体系化、品牌化、规范化运作,积极参加国家级、省市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持续擦亮滨江区“钱潮老兵”志愿服务品牌

4.持续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巩固信访积案化解成果,健全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推广信访代办制,为退役军人提供全覆盖、零距离代办服务。建立定期下访走访制度,对重点事、重点人盯住不放,适时做好化解工作,努力实现零进京”“零赴省确保信访不过江、化解在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