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卫健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和区委“136”主题攻坚行动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将法治建设与卫生健康工作相结合,为健康滨江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在强化法治思维中筑牢责任墙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集中学与个人学相结合,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4次,组织机关及局属单位干部职工通过线下培训、线上考试,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二是压实法治责任。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业务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三是规范工作程序。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落实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二)在规范行政行为上打好组合拳
一是依法推进政务公开。精准发力提升公开效能,定期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全年在政务公开平台发布信息331条,受理依申请公开2条,均按时办结。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做好近三年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案卷整理自查,科学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流程,结合工作实际,废止区级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三是规范依法行政流程。聘请法律顾问为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及其他法律事务进行法律论证,提出法律意见,全年出具法律意见230次。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协作机制建设。
(三)在落实执法责任上守住警戒线
一是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以传染病防治依法执业、生活美容场所卫生等专项整治为抓手,对公共场所、学校、医疗机构等300余家单位开展双随机检查。二是精准提升执法效能。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全年办结案件128件,其中大要案5件、取缔非法行医4家,罚没款120.87万元,年度执法质效监测结果位列A档。试点全省放射卫生在线数字化监管。三是加强行政执法案卷管理。规范案卷归档流程,完善长效自查机制。做实做细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近4年办结的行政处罚案卷8卷、行政许可案卷4卷顺利通过市级审查。
(四)在赋能营商环境上擦亮服务窗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现审批更简、时效更短、服务更优,全年受理、办结审批事项14832件,办结率达100%。二是全面推进信用监管。加强依法诚信执业宣传,为企业提供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服务,实现一次申请、多跨协同、全程网办,全年开展涉企信用修复24家次。三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加强对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全年共完成公平竞争审查2件。
(五)在普法宣传教育上织密传播网
一是落实年度普法计划。制定区卫健局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重点,以局本级为核心带动局属事业单位全面铺开法治宣传工作,积极报送“以案释法”典型案例。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12·4宪法日”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在“滨江卫健”公众号开设“滨小卫说法”专栏,“线上+线下”双驱动,提升普法实效。三是加强普法队伍建设。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认真履行部门普法责任。组织25名工作人员参加执法证考试培训,不断提升干部法治素养。
二、存在问题
一是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不足。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执法人员面临对象多、难度大的问题,目前的执法人员配置难以满足实际监督执法需要,不利于执法效率的提升。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开展常态化、精细化的执法行动。
二是跨部门协作监管机制薄弱。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涉及多领域、多部门,有时涉及监管盲区,导致部分环节出现无人监管或重复监管的情况。例如医疗机构的虚假宣传、消费欺诈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介入,针对此类违法违规行为需展开全方位监管,部门协作有待提升。
三是普法宣传效果亟待加强。普法宣传覆盖面和创新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存在宣传方式单一、普法宣传载体形式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群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学法需求。宣传的频率和持续性不够,普法力度不足,未能形成长效机制。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对法治政府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推进举措有力,取得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工作,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落实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全面规范依法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循“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四、2025年度工作安排
(一)夯实依法行政基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结合工作实际查漏补缺,强化制度建设。着力发挥法治服务保障作用,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法治建设,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执业、依法运营能力。
(二)优化政务服务举措,提升执法监管效能。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实现政务服务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力度,有力整治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和行业乱象,有效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秩序。
(三)创新普法宣传模式,提速法治社会进程。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结合“国家宪法日”等各类宣传活动,利用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协同普法。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自身管理,将监督执法与普法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卫生健康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