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报,2月6日后半夜起,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省。受其影响,6日下午到夜里浙北南部和浙中南地区部分有小雨,高山区局部有雨夹雪;8—10日,部分地区有冰冻或严重冰冻,其中8日、9日早晨最低气温全省大部-3~-5℃,有冰冻或严重冰冻,山区-6~-9℃,有严重冰冻;11—12日,全省阴有雨。7日上午起,我省海域将出现一次大风浪过程,过程将持续36—48小时,最大过程将出现在7日傍晚到8日早晨,近海海域将出现3.5~4.5米的大到巨浪。为做好防御应对工作,现提示如下:
一、加强统筹调度。各级防减救灾办要高效运转“1833”联合指挥体系,加强联合会商研判,高效运行“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警提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应消站“小防减救灾办”作用,针对性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各地要按照“1618”救援指挥体系要求,强化县级应急指挥部运行和多部门联勤联战,严格落实救援队伍备勤,确保快速有序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
二、做好抗雪防冻和海上防风浪。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关注6日和11—12日期间雨雪天气,强化交通管制特别是高山区结冰道路的管控,加强公路长大桥梁、特长隧道、易积雪结冰背阴路段等重点部位和事故多发路段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督促旅游景区加强设施设备、景区道路、游步道等风险隐患点巡查力度,特别是涉山、涉水、涉海的旅游景区或高风险旅游项目要考虑暂时关停。要提前落实城乡供水水管水表防冻保温措施,保障城乡生活用水供应。要按照海洋经济部门指令要求,中小型渔船、双桁杆拖虾渔船于7日12时前到港避风;大型渔船于7日14时前撤离至东经124度以西海域。
三、深入隐患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聚焦“五保”,重点排查检查工棚、危旧房、设施农业、农贸市场、体育场馆、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四类建筑”重点场所,特别是要组织开展复工复产专项“帮扶”行动,针对节后企业人员流动性大、设施设备停用时间长、高危作业多等情况,指导企业落实防范应对措施。
四、强化应急准备。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坚决避免瞒报、漏报、迟报。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热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要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确保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同时,杭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地要立足抗长旱、抗大旱,科学制订水源调配方案、供水计划,落实送水装备和队伍,切实保障城乡生产生活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