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飞白雪,枝袅绿烟斜。”每年4、5月份,杨树、柳树陆续进入盛花期,漫天飘飞的杨柳絮看似唯美,却给不少市民带来了不适与烦恼。
如何应对?近日,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行动,通过喷淋降絮、合理修剪等多种手段向飞絮污染“亮剑”,努力实现“有絮不成灾、不成害”的防治目标。
走访北塘河公园、冠山公园等地,多处公园已现零星飘絮。在北塘河公园一角,园林工作人员正拿着喷淋头为柳树“洗头”。工作人员表示:“在滨江,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每年此时,飘絮就是‘老大难’,我们一般用喷药等方式来减少影响。”
而针对江南大道等重点路段,滨江则在车流低谷期对树冠密集喷淋,利用防止春季病虫害的药品提前将部分未脱落的飞絮冲刷至地面,白天再配合洗扫车进行“吸尘式”清理。此外,滨江还对树龄较大、枝条密集的杨树实施“外科手术式”修剪,剪除内膛枝、病弱枝以减少开花量。
当天下午,在江南大道与江陵路交叉口,一辆园林作业车停至杨树旁,载有工作人员的车斗缓缓升起,逐一修剪交错过密的枝条;另一组人员则操控喷雾设备,将水雾均匀喷洒树冠以减少杨絮飘散。
除常规防治,部分区域尝试为树木注射抑制剂。飞絮源自杨柳雌株,春季雌花序授粉后生成绿色小蒴果,成熟裂开时白色绒毛携种子随风传播,形成“杨柳飞絮”。“每年4月,我们标记江南大道、北塘河等公共绿地内的雌株,在飞絮结束后15-20天为其注射抑制剂,干扰植物激素以抑制花芽形成。”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道,“这相当于给杨树做‘绝育手术’,既保生态又减污染。近年试验显示,柳絮抑制成功率超90%。”目前全区已对1152棵重点区域雌株完成标记,即将开展注射。
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醒市民,每天10时至16时为飞絮高发时段,建议减少外出,尤其避免晴风天气长时间户外活动。如外出需佩戴口罩、护目镜,返回后及时清洁面部及衣物,室内通风时需关好纱窗。
“杨花飞白雪,枝袅绿烟斜。”每年4、5月份,杨树、柳树陆续进入盛花期,漫天飘飞的杨柳絮看似唯美,却给不少市民带来了不适与烦恼。
如何应对?近日,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行动,通过喷淋降絮、合理修剪等多种手段向飞絮污染“亮剑”,努力实现“有絮不成灾、不成害”的防治目标。
走访北塘河公园、冠山公园等地,多处公园已现零星飘絮。在北塘河公园一角,园林工作人员正拿着喷淋头为柳树“洗头”。工作人员表示:“在滨江,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每年此时,飘絮就是‘老大难’,我们一般用喷药等方式来减少影响。”
而针对江南大道等重点路段,滨江则在车流低谷期对树冠密集喷淋,利用防止春季病虫害的药品提前将部分未脱落的飞絮冲刷至地面,白天再配合洗扫车进行“吸尘式”清理。此外,滨江还对树龄较大、枝条密集的杨树实施“外科手术式”修剪,剪除内膛枝、病弱枝以减少开花量。
当天下午,在江南大道与江陵路交叉口,一辆园林作业车停至杨树旁,载有工作人员的车斗缓缓升起,逐一修剪交错过密的枝条;另一组人员则操控喷雾设备,将水雾均匀喷洒树冠以减少杨絮飘散。
除常规防治,部分区域尝试为树木注射抑制剂。飞絮源自杨柳雌株,春季雌花序授粉后生成绿色小蒴果,成熟裂开时白色绒毛携种子随风传播,形成“杨柳飞絮”。“每年4月,我们标记江南大道、北塘河等公共绿地内的雌株,在飞絮结束后15-20天为其注射抑制剂,干扰植物激素以抑制花芽形成。”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道,“这相当于给杨树做‘绝育手术’,既保生态又减污染。近年试验显示,柳絮抑制成功率超90%。”目前全区已对1152棵重点区域雌株完成标记,即将开展注射。
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醒市民,每天10时至16时为飞絮高发时段,建议减少外出,尤其避免晴风天气长时间户外活动。如外出需佩戴口罩、护目镜,返回后及时清洁面部及衣物,室内通风时需关好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