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

(1)推进市政道路建设。聚焦“三通一提升”,2024年新建及提升道路开工16条,完工15条,滨康路聚才路人行过街天桥于8月完工并顺利投用。

(2)推进电力设施建设。完成协同变电力隧道,东冠变、江南变土建先行;正式投用220千伏协同变、110千伏文教变;全力推进中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南环路(江南大道-西陵路)综合管廊正有序推进,江陵路跨铁立交等重点项目开工;完成地下空间开发量35.2万平方米;加强北塘河沿线区域、智造供给小镇等重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

(4)持续优化公交建设。全年新增(优化)公交线路5条,按需精准施治;试运营“公交+文旅”出游观光长河历史街区接驳延长线;为加快地铁五号线地铁聚才路站公共交通出行客流疏散,6月增开522M路大站快线,加快地铁公交接驳线路建设。

(5)完善交通配套建设。完成10个停车场建设,新增泊位9684个(其中公共泊位1241个);完成建设18个充电站共计458把充电枪;完成滨江区工业综合体等8个点位公共自行车(小红车)纯无桩化“电子围栏”服务,解决还车难题。

(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发展力”

(1)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成立全面推进城市更新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一办五组”协同机制。全面开展城市更新体检工作,形成我区城市更新“三张底图”,编制完成《滨江区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建设规划》,有序开展城市更新各项工作。

(2)全力攻坚城中村改造。西兴街道陈家弄区块项目已进入签约阶段,累计完成签约59户、腾房59户。浦沿街道浦联区块各类房屋收购政策纲要初稿均已形成。

(3)打好“街区微更新”攻坚战。按照一年打造示范、三年全面完成的目标,顺利完成永久河片区交通优化、道路有机更新、景观提升工作,街区“微更新”全域覆盖圆满收官。

(4)加快留用地统筹项目建设。建成江三统筹项目、感知谷项目、智造谷项目三个项目,完成浦沿五村项目控规调整,并开展前期方案深化工作。推进物联谷、江一江三统筹项目、江二长二统筹项目、南六村统筹项目的建设进度。我区留用地统筹开发模式做法被《杭向共富》专报录用。

(三)推进环境品质优化,提升城市“软实力”

(1)高品质建设公园绿地。完成扩绿28.08公顷,完成智慧新天地沿江公园等5个市民生实事项目,开工月亮湾公园等10个公园。4条道路入选第一批《杭州市城市林荫道名录》,第十届菊花展“滨兴菊盛”小品布置获“环境艺术”金奖。

(2)高标准推进绿道建设。细化完善绿道建设任务,南边山公园绿道、边防主题公园绿道、东冠新农村绿道项目均已完成,申报之江绿道(滨江段)、江南大道绿道典型案例。

(3)高起点推进风貌整治。“千年津渡·诗意西陵”传统风貌区已顺利完成省市评价,共富风貌游线、共富风貌驿、共富超市已打造完成;针对“悠悠长河 创享白马”综合品质区,对照省级综合品质样板区的建设标准跟踪推进。

(4)高水平提升历史街区活力。以《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颁布一周年为契机,研究出台《杭州市滨江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议事规则》。长河老街、西兴老街保护规划通过省建设厅内审。建立《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修缮项目备案流程(试行)》,将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四)系统推进安居宜居,提升城市“宜居度”

(1)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533套房源(滨之舟人才公寓),通过企业存量职工宿舍和品牌长租公寓转化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148套(间);续建公租房项目3个18.1万方、共有产权房项目2个1000套;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璞荟铭庭项目完成摇号选房,368套房源全部售罄,圆满完成人才共有产权房配售工作;完成市区各级租购房补贴发放14.31万人次7.09亿元。

(2)加快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进青荷驿站130套房源筹集运营,为丰富房源多样性,筹措酒店式房源50套,保障更多人才的选择。完成415套人才房指标切块工作,全年共筹措1355套房源。继续开展个人公开摇号活动,进一步扩大人才房保障覆盖面。打破“有指标企业‘捂房惜租’、无指标企业‘入住无门’”的围城现象,提高房源利用率。对人才公寓市场价格进行评估,重塑合理化、差异化、精细化的人才租赁价格体系。加快滨之舟人才公寓的验收备案,推进浦沿人才公寓的投入使用。

(3)未来社区建设持续向好。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专报《高新区(滨江)全域化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运营 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获丁狄刚副市长肯定批示。新申报36个社区全部完成省级第八批方案编制并通过方案评审,我区省级未来社区创建覆盖行政社区率达到86.6%,位列全市第一,全区3个街道中2个街道已率先实现全域覆盖。滨江区2024年上半年、下半年城镇社区专项体检评价指数在全省90个区、县(市)中均保持第一水平。

(4)稳步推进旧改加梯。扎实推进29个已完成改造小区财务决算工作,13个项目已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完成暂不改造项目“回头看”工作。安置房小区加装电梯完工68个单元,历年累计完工1398个单元,加梯覆盖率达到96%,20个安置房小区已实现加梯全覆盖。

(5)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牵头组织成立考评委员会实施安置房小区物业管理考核,累计曝光9期,涉及住宅小区49个,涉及物业企业31家,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优化“和滨江”矛调机制,调解矛盾纠纷121件,调解成功114件,调解率94.2%,协助信访处理4827件。组织开展《业委会(物管委)换届选举流程》等12次业务培训,联合区委组织部、团区委成功举办第五届物业服务企业技能比武大赛。大力推进清廉物业建设及公共收益专项整治,初步形成《清廉物业治理工具书》2.0版,建设“亲清物业之家”,已入驻办公并上线清廉物业“数智”平台。积极开展电动车充停场所建设、电梯以旧换新、装配化“厨卫换新”及旧房装修等各项专项行动。

(五)克难攻坚抓投资,跳起摸高“促经济”

(1)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1-12月已完成房地产投资194亿元,增速16%,全市排名第二。

(2)持续推进建筑业产值。2024年新增3家建筑业企业升规入统,规上建筑业达73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预估650亿元,同比下降10.8%,降幅缩小。

(3)加强工程招投标市场。全年共完成招投标项目153个,总中标价约137.3180亿元。累计39个项目开展评定分离工作,招标控制价共约41.2946亿元。

(六)创新精进提升,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

(1)深化施工许可证核发审批效能。深化落实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为企业提供“承诺+容缺”审批模式核发施工许可。实行缓缴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政策,加快助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2)高效规范建设项目消防审验。完成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121件,完成验收和备案抽查面积315.3万方,开展消防行政检查,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5份,严格督促建设主体落实安全责任。

(3)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和利用。积极开展城建档案业务指导,会同产业平台为企业送上门指导服务,加快接收效率,提高档案进馆质量。做好数字化建设,提高查档效能,妥善应对房地产项目查档利用。

(七)守牢安全底线,绷紧行业领域“安全弦”

(1)筑牢工地安全防范根基。推动建筑施工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落地见效。制定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的通知》及《杭州市滨江区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局班子多次带队开展建设工地专项检查,深入一线紧抓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召开4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大会,对全区130个在建受监项目进行全覆盖网格化管控,开展重机械、深基坑专项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深化星期天互查互比活动,周末监管不松懈,进一步压实建设主体责任,全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2)加大巡查保障房屋安全。持续推进重点房屋“网格化巡查+专业技术”体检机制,常态化网格巡查率达到100%,老旧房屋、经营性自建房、有安全隐患房屋等重点房屋已经全部纳入技术性巡查体检,实现危房全域清零。对直管公房加强巡查维修,确保公房消防和使用安全。

(3)提升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水平。强化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应对防汛防台、防雪防冻等各类突发状况,全局全面落实城市运行值班值守,确保形势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