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司法局积极回应辖区企业及个人“走出去”的需求,不断优化涉外公证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2024年以来,辖区公证机构办理涉外公证(含港澳台)5800余件,同比提升45%,服务覆盖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
一是着眼惠企便民,持续推进“简办”。针对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科技企业等涉外公证业务需求旺盛的特点,积极推动公证机构定制公证方案,提供上门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2024年以来,辖区公证机构为企业上门办理涉外公证400余件。健全容缺受理机制,对企业在申请中非关键材料不齐备的,可以先受理后补交。完善应急服务机制,设立7×24小时应急服务专线,公证事项办理实现全球覆盖。2024年以来,辖区公证机构为突发海外并购、国际仲裁等紧急事项提供加急服务16次,最短当天出具公证书。
二是践行数字赋能,创新探索“智办”。推动公证机构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拓宽办证服务渠道。推行“互联网+公证”服务模式,开通“浙里办”“浙江法网12348”“之江远程通”微信小程序等多条线网办路径,实现90%涉外公证事项通过线上预约、线上申请。开通远程视频公证平台,实现在线身份核验、文件传输、视频连线、视频录制等功能,解决异地办证难题,做到涉外公证“非接触”办事。2024年以来,辖区公证机构远程公证的办理量占总业务量30%,服务满意度达99%,办理“非接触”涉外公证300余件。推动公证机构与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减少证明材料提交,办理时限平均缩短40%。
三是秉持效率至上,积极实行“快办”。根据省厅、市局统一部署,推出“一件事”联办服务,开通“公证+认证”“公证+附件证明书”等“一件事”联办业务,引导公证机构为办事人提供认证代办服务,以“部门跑”“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实现公证、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在《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生效当日,为当事人办理全省第一份加贴附加证明书的公证书。自《海牙公约》生效以来,辖区公证机构已代办附加证明书500余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2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