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素有“国际滨”之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吸引外资和海外人才等方面势头迅猛。近年来,依托“滨好办”等法治服务平台、站点,滨江区搭建起集综合性、专业化、集约式于一体,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的全流程服务平台,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出海面临的各种法律困境。

一是线上搭台,为企服务一站式。创设全省首个“一站式涉外法治服务专栏”,汇集76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服务资源,对接全球各地13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依托国内知名大学设立涉外律师人才库,链接公证、财务、翻译等服务机构,为企业解答涉及国际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涉外法律咨询,跟踪研究国际经贸法律动态,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预警服务,全过程覆盖涉外法治业务受理、流转、协调、督办等环节。如今年3月,依托滨江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某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合规尽调、合同审查等前置服务,有效避免潜在跨境法律风险,同时降低欧盟GDPR、美国FCPA等域外法适用风险。

二是线下布局,服务框架全链条。以滨江区司法局为中心,引入律所、公证、仲裁等专业机构,构建“一中心+若干分中心(工作站)”线下涉外法律服务实体架构,承接线上服务落地,评估市场主体涉外法律风险,研究梳理典型企业涉外法治案例,汇编发布法律服务指引,以案释法指导企业提高涉外风控能力。同时,在区内3家头部跨境电商企业分别设立涉外法务专区,选取优质涉外法治服务团队链接上下游200余家企业,有效拓展涉外法治服务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引导律所在泰国、柬埔寨等国家设立境外服务点,协调解决在劳动用工、国际化经营合规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今年以来,累计为5家企业化解境外投资难题。

三是招才引智,构建人才蓄水池。以“打造省内涉外法治人才高地”全省涉外法治“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出8项举措加快应用型、实务型、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推动将法律服务业纳入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参与制定全市高层次法律服务人才自主评定标准,将人才培育、租金减免、业务奖励等纳入政策体系。推动全区12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人才库,2家律所入选省涉外法律服务联盟。建立全区涉外法治人才库,吸收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理论研究等领域共102名人才入库。实施“青燕归滨”实践计划,进一步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今年以来,累计为100余位境内外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